人社部正在抓紧研究养老保险顶层设计方案,来自社科院、人大、清华、武大等院校的多个专家团队参与制定了多套改革备选方案。清华大学方案率先公开,“延迟到65岁领取养老金”的提法,被许多媒体解读为“延迟到65岁退休”,引起一片轩然大波。一项有25311人参加的调查显示,94.5%受访者明确表示反对延迟退休,仅3.2%的受访者表示支持。(8月29日《中国青年报》)
重新编制养老保险制度体系,就是因为旧有体系无法支撑下去,决定了新的政策方案将不仅涉及到退休年龄,也必然包括缴费数额、缴费年限、领取数额及相关限制等内容,否则将因为无法解决问题而显得毫无意义。人社部及国家更高层面不管最终敲定何种政策方案版本,方案本身都必然无法回避触动部分人乃至大部分人利益的条款,或迟或早会迎来舆论争议。
一种负责任的政策方案编制和决策方式是,较早公开政策背景信息,允许民间根据这些信息提交政策方案,完整披露政策方案各种版本并由编制者通过媒体和网络,向公众解读方案条款、测算依据并解答疑问。这种方式不仅有利于疏导民意,推动民意趋于理性和建设性,避免政策方案正式成形或颁布后招致巨大的社会情绪反弹;而且还将通过决策过程中的互动,让最终实施的方案版本变得更具可操作性,从根本上防止以充满硬伤的新政策去取代硬伤相对较少的旧版本。
清华大学方案提出“延迟到65岁领取养老金”引起强烈争议后,清华大学方案起草者之一、清华大学就业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杨燕绥教授解释,延迟领养老金非延迟退休,也可提前退休再领养老金。这种解释被评价为要让退休者在退休之后先喝五年西北风,荒诞至极。
更需提出批评的是,清华大学方案起草者回应解释方案的草率态度——如前述,“拯救”养老保险制度体系,单有延迟领取的条款设计,并不能起到什么实质性的作用;“管用”的政策方案必须包含更多能够发挥实际效力的条款。这些条款引发争议、批评,正体现民众对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公共政策的关注和参与,回避态度只会激化矛盾、加重误解和抵制。在“延迟领取”、“延迟退休”的字眼上做文章,以忽悠的态度来平息民意批评,涉事专家的这种做法只会起到增大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推进难度的反作用。
要让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获得实质性的推进,早日制定出公正、有效的改革政策方案,不仅需要实现政策方案制定和决策环节的透明公开,确保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并创设机制使之对关键条款进行表决;而且也必须触及养老金双轨制问题。公务员群体不缴纳养老金却事实上享受远高于普通退休居民的退休保障,严重有碍社会公平,且对国家财政形成了沉重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