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6月24日
星期一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导盲犬可上公交彰显人文关怀
时间:2013-08-27 12:31:35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雷泓霈 

    北京市法制办日前公布《北京市动物防疫条例(草案送审稿)》征集到的意见内容,其中要求导盲犬可以上公共交通的呼声非常高。而此前的征求意见稿提出,各种犬类不能上公共交通。

  残疾人能否享受到社会无微不至的人文关怀,体现着社会文明程度。具体到导盲犬能否上公交的问题上,即使导盲犬可能有疾病传染性、攻击性,可能会对公共安全造成威胁,仍有各种改进方法弥补这类漏洞和不足,比如给导盲犬注射狂犬疫苗,给导盲犬套上笼头、嘴套等,避免危险发生。如果社会系统没有具备公共效应最大化、残疾人权益保障最大化的意识,对导盲犬上公交车可能存在的隐患不主动采取措施,就直接明令限制导盲犬上车,显然有些武断和“一刀切”。这样的武断,说明我们对于残疾人关怀的耐心和真诚,还存在一定不足,或者说心不在焉。

  导盲犬并非一般犬类,按照国际惯例,无论从习性还是从工作能力上,导盲犬都是习性温顺的犬种,除非主人遭到伤害,否则它们不会对人发起任何攻击行为。成为导盲犬的先决条件就是7代内没有攻击同类和人类的记录,一条合格的导盲犬需要花费训导师很大的精力,才能够“毕业”成为盲人的眼睛。据相关调查报告,截至目前,全球还没有一起导盲犬伤人事件。

  导盲犬是“盲人的手杖”、“指路的工具”,是残疾人生命和安全的组成部分。接受导盲犬,就是在积极播撒关怀残疾人的理念。有些人不作了解,仅仅将导盲犬当做一般的犬,禁止其上公交,这种误解不能成为一种社会共识。

  尽管《残疾人保障法》已经深入人心,但令人遗憾的是,不少人口头上关心残疾人,一旦落实到具体行动,则变得非常粗心,变得同情心不足。比如,很多城市都铺设了盲道,但真正能被利用好的却很少。经济越发展,文明程度越高,对残疾人的关心也应该越细微、真诚。西方一些国家很重视这一点,比如在美国迪斯尼乐园,残疾人在所有的地方都能得到方方面面的帮助,游乐场设备也尽量满足残疾人自助需求;德国一著名球星有一次将汽车停在了盲道上,即刻遭到媒体和大众的批评。如果我们对残疾人的关怀,也到了这种细化和温馨的程度,导盲犬能否上公交就不会成为讨论的话题了。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