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著名的海珠广场,经历了漫长七年的围蔽之后,最近终于解封了。海珠广场在老城区里,算是重要的交通枢纽,打从围蔽之后,这一片地区的交通,真是像被“结扎”了似的,总也不顺。附近周遭的商户,更是对这“临时举措”,一忍再忍。漫长的七年,可真是不仅等得“黄花菜都凉了”,而且不知都等得“黄花菜”烂多少茬了。
城市中类似长期围蔽的工地不少。而以“公共”名义画地为牢竖起蓝色金属挡板,更是城市中的常态景观。大家都理解,城市要改造,要发展,短期的阵痛和不方便,是人人都需克服的,所以,很多围蔽的周期,都有所告知,以便市民有个心理准备,有个安排的预期。然而,像海珠广场这样“重大”工程的长期围蔽,不免令人心里发憷,按现在的人群代际关系来区分,7年就是几乎“两代”人。用互联网时代的“另次元”时间去考察,7年前那就更是“远古”了。
必需的“围蔽”需不需要给个时间限制,或者在限定时间之内如没按时完工,是不是要给与一定的补偿或者承担一定的罚款,这都是小老百姓心目中所盘算的。扪着良心说,店门前家门前的施工围蔽,不影响生活生计,那是在喷瞎话,特别是某些围蔽,随便把地一圈,就开始泥水横流了。围圈以外的公众感受,似乎不在围蔽者心中考虑之列;更有一些大的项目承建者,在城市中标了几个区块,干脆就拿这些地块的围蔽之地用作仓储材料的中转。其实,作为市民,我们没法知道这些围蔽之地的面积、时长和用途是不是合理。而出现了不合理使用或者滥用,则有什么补救措施?有没有人要承担责任?早几年,就是这个海珠广场围蔽工地,被媒体曝光,竟被用作内部篮球场。这显然是把围蔽当做一种特权,让工地利益在围蔽期内最大化;而相反,公众的利益和感受,便被围在围蔽墙之外,从此不需要纳入自己的“法眼”。以公众利益的名义侵害公众利益,在围蔽游戏当中,有时成了一种附带注脚。
全面的信息公开和建立一定的惩罚规则,是对围蔽的一种督促,也是城市对公众利益管理水平的体现。我们没法计算七年的海珠广场围蔽,牵涉到多大的人群,也估不出其对商家带来多大负面影响,但是,在这之前,应该有人告诉我们,这一片土地,除了建地铁六号线的站台之外,还做了些什么?公共事务管理当中,事必公开透明是一种必然,事无不能对人说,也是一个基本原则。倘若一件公共事务有所掩盖,内中的不透明部分,就有可能有利益输送的成分存在,其公共性,就要打上折扣。在城市中有很多在公共需要名义下的举措,往往都有一层围蔽的金属墙,这层围蔽之墙,什么时候会彻底打开或者真正透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