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6月21日
星期五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讨论大城市生活贵不贵是“归谬反证”
时间:2013-08-17 21:57:59  来源:中国网  作者:知风 

    在北京养孩子至少要276万元?没有1000万元别想过体面的退休生活?月薪万元在一线城市过不下去?这些流传甚广的说法,让很多人压力陡增又疑惑重重。实际情况究竟如何?让我们一起算算账。(8月16日《人民日报》)

    不知有多少人会把“在北京养孩子至少要276万元?没有1000万元别想过体面的退休生活?月薪万元在一线城市过不下去”当真,但主流媒体还是一本正经地展开了讨论:大城市生活真这么“贵”吗?这是不是把某些高不成低不就的人士的“风凉话”,当成了引起公众不安的“低温警报”了?

    其实,讨论“大城市生活真这么‘贵’吗”是注定没有什么结果的。就如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张苏说的:“生育成本的下限是比较容易算出来的,就是考虑一些基本的需要,而生育成本的上限是无止境的,可以无穷大,不宜做此类比较。”那么,养老和生活的成本也一样,都“不宜做此类比较”。没有比较,如何鉴别贵不贵?

    然而,当这种令绝大多数人望尘莫及的“生活标准”,引发主流媒体关注时,一定是在某个层次的“主流阶层”中形成了共识。这在贫富二级分化的社会背景下也不足为奇。或许,有些家庭在为买鱼翅还是海参举棋不定,而有些家庭还在为粉丝里加不加肉丸考虑再三。但是,拿“买鱼翅还是海参”当做“吃饭问题”,至少是脱离了生活现实的,更没有顾及“还在为粉丝里加不加肉丸考虑再三”的家庭的感受。

    但不能否定讨论这种“生活标准”的意义。因为,即使撇开这种令绝大多数人望尘莫及的“生活标准”,人们的生活压力确实很大。虽然大多数人还不至于“过不下去”,但“想过体面的生活”还是有很大距离的。如果想缓释这种生活压力,干脆把人们对生活标准的要求进行“归谬”,也许在这种离谱的“生活标准”里,找到不少精神安慰。至少276万元的生育和养育成本;1000万元的退休生活费;万元以上的月生活支出,不就是对不满足于生活现状,提出的生活预期的“归谬”么?

    “归谬反证法”的特点就是:不是直接对对方的论点、论据及论证方式进行正面驳斥,而是按照对方的逻辑和思路推导出一个明显荒谬的结论,使其论点不攻自破。同样道理,用离谱的根本不可能的所谓“生活标准”,比照收入跟不上物价上涨引起的社会焦虑,把其中要求和目标的距离,一下子夸大到无法实现的高度,可能让大多数人反而安于现状——为什么?在至少276万元的生育和养育成本下,计生委还是很忙;在1000万元退休生活费的标准下,农村的“五保户”还坚强地活着;在万元以上的月生活支出可能还不够的窘迫下,1000多元一个月工资的活,还有人抢着干。这说明了什么?看来并不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而是“理想”好高骛远了。这起码可以暂时推翻人们质疑生活条件和质量下降的种种“不实之词”。

    如果说所谓的“生活标准”提出的“吓人”数字,传递出人们的生活焦虑,那么,否定这些数字的真实性,也算是对这种焦虑的抚慰。您看,所谓的生活质量下降,无非是三餐吃不上鱼翅,这让还能买得起粉丝的家庭,还有什么话可说?但这毕竟是“归谬”下的结论,问题是,抱怨天天吃粉丝的家庭,谁在说因为吃不起鱼翅呢?因此,讨论大城市生活贵不贵,只是一种“归谬反证”。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