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蠢,再蠢。”一位建筑专家面对济南老火车站重建,发出了这样的感叹。1992年,济南铁路局为了扩大站场,不顾专家和学者的反对,将德国人于1904年修建的济南火车站拆除。21年过去了,济南市旧城开发投资集团又宣布,将投资15亿元修建济南火车站北广场,其中包括复建老火车站以及行包房,此举真的能“亡羊补牢”吗?
济南老火车站,指原来的津浦铁路济南站,它曾是亚洲最大的火车站,被誉为“远东第一站”。就是这样一座地标性的历史建筑,却于1992年被拆掉。围绕老火车站的去留,当时曾有激烈争论,但最终还是没有保留下来。对于此次复建计划,一些当年曾极力反对拆除济南老火车站的专家,这一次又站在了反对复建的这边。对此济南市政府回复称,对于济南老火车站复建的方案一定会认真考虑。
济南老火车站的拆除与提出重建,为何会“一蠢再蠢”?其实都是因为决策者对待城市风貌保护、优秀历史建筑保护缺乏敬畏、缺乏常识。
建筑的灵魂最核心的因素是历史的载体,济南老火车站本身就是一段可触摸的“立体历史”。历史建筑是不可能再生的,若是拆了,即使重建,能恢复的无非是个“外壳”。有专家曾说,“古代建筑者用最简单的工艺做出来一个复杂的建筑,而现代人是用复杂的工艺做出来一个简单的建筑,‘魂’是不一样的。”一座城市的魅力源于历史并超越历史,而建筑所承载的历史便是城市魅力的重要体现。建筑是一座城市价值观的集中反映,今天建成的建筑只能留给未来,却不能重建过去,文化沉淀越厚重,创新能力才会越强,这种沉淀又决定了建筑的灵魂深度。
20世纪90年代,国内的许多城市进入了城市化进程的高速发展时期,在风起云涌的“旧城改造”浪潮中,一些优秀历史建筑消失在轰隆的推土机声中。在国际化口号下,许多地方盲目地舍弃了自身特色,城市建筑趋同,呈现了“千城一面”的城市景观。这些年,一些机构打着“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功利算盘,通过对于历史建筑的复建,将其打造成地方的文化名片,最终成为一棵“摇钱树”。“重修缮、少拆建”已经成为对待历史建筑的共识,除了对损毁严重的部分进行必要的工艺处理防止建筑被进一步破坏外,应尽力保护与维持历史建筑的原貌和文化内涵,不让其被钢筋水泥冲散。对待承载城市历史记忆的重要历史建筑,一定要慎之又慎,能不拆的尽可能不拆。拆了再复建,那真的是“一蠢再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