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伴自小残疾,一个儿子智障,让红谷滩生米镇文青村七房自然村70来岁的黄老太饱尝人世艰辛。步入晚年后,留守在家的10岁孙子罗志琨、8岁孙女罗丹妮和5岁小孙子罗志默,给了她快乐与寄托。但6月26日上午11时许,黄老太的3个宝贝疙瘩永远离开了她——在离村庄不到百米的池塘内溺水身亡了。(6月27日《江西日报》)
发生在留守儿童身上的悲剧,再哀怨的词儿都无法完全形容他们的痛楚。但是,我们可以回望一下这些事件:苏北某地一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死亡一个多月才被邻居发现;贵州一留守儿童生病,爷爷背着他到县城去看病,孩子却死在了老人的背上;云南某地几名留守儿童下河洗澡的时候一起溺亡;还有有关部门的统计显示,留守儿童性侵害案件近年来多发.......
留守儿童的出现,是社会发展转型期不可避免的现象。人们纷纷外出打工,用勤劳的双手成就了自己的生活,也呼应了发展的需要。当这些外出人员,用汗水成就了城市的美好,经济的发展的时候,谁来做他们的大后方?
社会前行需要有人南跑北奔,需要有人游走四方,需要有人背井离乡,这都是现实需要。但是,这种现实需要的背后,不仅有着成功的收获,更有着酸涩的无奈。其实,谁都不愿意离开家乡,离开爹娘,离开孩子,但是,谁也不能生活在想象出来的世界里,成就幸福,就注定要有一批人去迎接异地他乡的阳光。留守儿童、留守老人这样的群体,实际上就是社会发展、经济发展还不平衡的产物。有关部门不能只送上同情的泪水,更应该为这样的群体做些事情。
一者,城市不仅要能给民工铺上一张双人床,还要能留下容纳一家人生活的屋檐。目前,中小城市户籍制度正在进行,取消落户门槛,这或许会是一个出口,一家人在一起是最幸福的事儿。有关部门要在这种制度推行的时候,做更细致的工作。
二者,有关部门应该为留守儿童做些事情。不能盼望着每年的六一,送个书包还要叫上电视台的去“留影”,过了六一就悄无声息了。团委、妇联等组织都有义务把各类公益活动开展好,真开展。
三者,镇村领导要有更落地的服务意识。对于留守儿童家庭,尤其是仅有老人照看的留守儿童家庭,不仅要常上门,更要关注他们的安全,要传授安全知识、生活知识,还要定期回访。
四者,有关部门要在留守儿童较多的村庄建立留守儿童乐园,尤其是在节假日里,为留守的老人看好孩子们,还可以邀请心理专家排解他们心中的疑惑。
3名留守儿童的溺死,是一个悲剧,有关部门在陪着抹眼泪的时候,也需要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我们怎样给留守儿童的安全、幸福留下最后的一手。别让悲剧和经典的《西游记》一样一到暑期就重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