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民建中央副主席、经济学家辜胜阻在河北省人大和省政府有关负责同志陪同下,赴河北廊坊、邯郸、邢台等地,就推进城镇化及县域经济发展进行考察调研。辜胜阻表示,河北城镇化最大的潜力在县城。城镇化要依托县城,做大县城,实现均衡发展,通过发展县域经济和特色产业奠定城镇化的产业基础,实现农村转移人口职业的非农化、生活方式的市民化和思想观念的现代化,降低城镇化过程中的“候鸟型”、“钟摆式”人口转移带来的巨大社会代价。河北城镇化最大的优势在于环京津和环渤海,最大的挑战是工业结构偏重,高污染产能过大。城镇化要在推进京津冀城市群发展的同时,高度重视产业结构调整,强力淘汰高污染的落后产能,实现城镇化的绿色发展。
辜胜阻认为,河北城镇化发展的最大潜力在县城。河北推进新型城镇化要高度重视县城的作用,通过发展县域经济来支撑农村城镇化,促进更多的人就地城镇化。县城是中国农村行政、生产、流通、交通、服务中心,他们是城市之“尾”,但却是农村城镇之“首”。我国县城经过第一次城镇化已经有较好的产业和基础设施基础,依托县城发展城镇化可以突破城市建设、安排就业所需的资金限制以及城镇化所需的交通和通讯条件限制,且与周边农村地区联系更为紧密,可以解决农业劳动力进城的适应性问题,还可以减轻农民工大规模异地流动所带来的社会代价。把县城建设成有吸引力的中小城市,既有利于避免过分分散的城镇化造成的土地浪费、污染难以治理的“农村病”,也能避免过度发展大城市造成的“城市病”。河北省县城问题的核心是县多、县小。截至2011年,全省有135个县(市),城区平均人口规模10.9万人,20万人口以上的县城只有12个,不到总数的10%,尚有近60%的县城人口不足10万人,70%的县一般性地方财政收入不足5亿元。据调查,河北省有62.6%的农民工把设区城市作为落户首选城市,41.3%的农民工选择在本市落户,这反映了这类城市功能比较健全,生活比较方便,生活成本相对较低,又与乡土观念、生活体验比较契合的实际。河北省城镇化应推动以县城为中心的极化发展,引导产业、资本、人口等要素向县城聚集,实现以“产”兴“城”、以“城”促“产”的良性循环,促进产城融合。固安县在城镇化建设上依托市场化力量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县域企业都能在城镇化建设中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在满足务工人员就业的基础上,让他们能在此定居、安居,做到了产城融合,为转移人口创造了既宜业又宜居的环境。要按照突出县域特色、提升产业层次、促进聚集发展的原则,选择具有比较优势和潜力的特色产业,加快形成特色产业集群。邢台市县域经济中,有多个特色产业在全国乃至世界上享有盛名。清河县有世界最大的羊绒及制品集散地,被誉为“世界羊绒之都”,宁晋县是世界最大的绿色能源太阳能单晶硅生产基地,隆尧县有“今麦郎”为代表的世界最大的方便面生产基地,平乡县是中国最大的自行车及零件生产加工基地,临西县是中国最大的轴承生产销售集散地,沙河市是中国玻璃产业最集中的县级市,玻璃产量占全国总产量18%。依托县城推进就地城镇化,一要进一步完善创业扶持政策,鼓励农民工以创业带动就业,引导新的创业浪潮;二要通过培训提高农民工创业能力,并着力保障农民工创业资本供给,要降低创业门槛和创业成本,创建各类返乡农民工创业园区,使更多的打工者成为创业者;三要推进城镇安居工程建设,完善多层次城镇住房市场体系,让转移人口住有所居;四要根据当地具体条件合理承接产业转移,培育新兴产业,形成有当地特色的产业基础。
目前,全国有几千个县市,做大县城,推进县域城镇化大有可为。县城是农村城镇中的“龙头”,我国大部分县城在县域范围内具有绝对的主导性优势。县城在大中小城市等级体系中可发挥“分洪”和“蓄水”的功能,在农村和大中城市之间实现功能互补、互相促进。依托县城推进农村城镇化,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建设不同规模的城市:在100万人口以上的大县把县城发展为30-50万人的中等城市;在50-100万人的中等县以城关镇为依托建立20-30万人的中小城市;在50万以下人口的小县要把县城做大。通过构建多层次的城镇体系,充分发挥城镇间的集聚与扩散效应,实现资源在城镇间的合理有效配置,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城乡一体化进程。
辜胜阻强调,依托县城推进城镇化有利于以城带乡,实现城乡一体化。农村社区是我国城镇体系的末端,是就地城镇化的重要载体。河北城镇化要有选择性地将产业基础较好的农村地区建成新型社区,使当地居民拥有与城市社区“等值”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在邯郸市杜刘固村社区调研发现,该社区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已与城市社区基本等同:一是全村二千多人在最大民企永洋钢铁就业,村民实现稳定非农化;二是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与城市一体化,完全的垃圾无害化处理;三是实现住宅楼房化,许多家庭有房有车;四是该社区在邯郸和县城之中,能享受充分城市文明。河北省通过加强农村社区建设推进就地城镇化,要积极稳妥推进转移人口市民化,使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实现全覆盖,促进农业转移人口个人融入企业、子女融入学校、家庭融入社区,探索建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加快提高农户家庭经营的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水平,使专业化、集约化生产的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成为现代农业的经营主体,让依托农村社区的就地城镇化有坚实的产业基础。
辜胜阻表示,河北省具有环首都、环渤海的区位优势,要积极整合环首都地区各种资源,充分利用中心城市的辐射和带动作用,着力构筑环首都经济圈和京津冀城市群。城市群是国家和地区的经济中枢,城市群的建设将是新一轮城镇化的重要走向。城市群不仅可以发挥中心城市的规模效应和辐射作用,缓解其人口和资源承载压力,而且还能增强周边中小城市的区位优势,提高中小城市吸引力,实现大城市和中小城市的协同共赢发展。据统计,发达国家首都经济圈的经济总量一般占到全国总量的1/3,如东京首都经济圈经济总量大概占日本的1/3,韩国的首尔经济圈约占2/3,但京津冀经济圈的经济总量只有全国的11%。环首都经济圈和京津冀城市群的建设是河北城镇化发展的一大契机。建设“大北京”城市群需要进一步加强北京与周边地区的合作,充分发挥核心城市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为此,不仅需要有卫星城镇来缓解北京巨大的人口压力,而且还需要无污染的知识经济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撑新型城镇化。在美国,由美国首都华盛顿特区和紧靠华盛顿的马里兰南部和弗吉尼亚北部地区组成的大华府地区,高技术企业数目已经超过硅谷,成为美国头号高技术中心。特别是马里兰地区的生物公司有300多家,而其生物产业的繁荣正得益于华盛顿的生物技术研发与创新资源。作为首都北京的重要邻省,河北省要全面承接首都产业和功能转移,按照“主体产业配套、新兴产业共建、一般产业互补”的思路,利用首都先进的技术条件,发展低能耗低污染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环首都高端产业圈,促进产业升级和产城融合。要推进基础设施与北京全面对接,协调京涿(涿州)、京廊(廊坊)、京燕(燕郊)、京固(固安)城市轻轨项目,加快进京、环京高速公路网建设,打造10分钟到半小时交通圈。
推进河北城镇化,要高度重视绿色发展。河北城镇化面临最大的挑战是工业结构偏重,高污染产能过大。河北要用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勇气,调整产业结构,淘汰高污染的落后产能,走绿色城镇化之路。要根据区域生态安全及首都对周边地区的生态要求,构建“绿屏+绿环+绿廊+绿道”的区域生态安全格局,有效提升环首都经济圈和京津冀城市群的空间环境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