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此,6月12日,延安被踩头商户刘国峰接受《城市信报》记者采访时称:“信不是我写的,不代表我的意思。”城市信报记者了解到,目前刘国锋仍在医院住院,并称身旁有延安市城管局安排的专人陪护,“不方便多说”。(6月13日新华网)
“快”、“狠”、“准”,这是笔者对延安城管局处理这起暴力执法事件的评价,所谓“快”,就是指反应快,一经媒体披露,便立即找出“替罪羊”——临时工来顶缸;所谓“狠”,就是对自己“狠”,只要能将事态平息,拆办公楼招牌、澄清超标车、向受害人道歉,甚至流两滴“鳄鱼的眼泪”也都在所不惜;所谓“准”,就是摸准了全国人民群众期待圆满解决此事的心理,亲自“操刀”,伪造道歉信,试图封住悠悠众生之口。
延安城管局每做出一个“艰难”的决定,都引来众多网友的“围观”,但是每次都是乘兴而来,败兴而归,因为与我们的要求和期望相去甚远。但是,延安城管局非但没有反思原因,反而变本加厉,一次又一次地挥霍着政府的公信力,时到今日,你的公信力还剩几何?
政府的公信力是人民群众对政府的评价,反映了人民群众对政府的满意度和信任度,因此,公信力不仅是政府的影响力与号召力,更是生命力,没有人民群众的支持和信任,公信力也就没有了生存的土壤。
近些年,挥霍公信力而自取灭亡的列子还少吗?“三聚氰胺事件”导致国内众多乳制品企业“一夜之间”土崩瓦解,即使侥幸留下的几家企业,也是苟延残喘,风光不再,潜力巨大的乳制品市场被外国品牌瓜分殆尽;还有中国红十字会,因为当年对“郭美美事件”的模糊处理,直接导致其公信力丧失殆尽,名誉扫地,虽然民间几次呼吁重启对“郭美美”的调查,以重塑公信力,但红十字会仍岿然不动,这也直接将它推入了将要“无米下锅”的“囧”境。难道这些前车之鉴都不足以让延安城管局和当地政府警醒吗?
随着国民民主法制意识的提高,以及社会监督机制的完善,再想靠以往的“哄”、“吓”、“诈”、“骗”来敷衍了事,蒙混过关显然是不行的。因此,处理这起事件,当地政府要秉承公开、公正的原则,尽快给人民群众一个满意的答复,以重塑政府的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