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被道歉”难提升延安城管形象
时间:2013-06-14 20:04:49  来源:京华时报  作者:华池阁 

    与其在事件发生后去搞什么危机公关,去迅速转移舆论视线,不如老老实实认错,踏踏实实干事,用真诚的态度与务实的作风,赢得当事人和社会公众的谅解。

    就在大家以为延安城管临时工跳踩商户事件告一段落之时,又生出一段新曲,商户的公开信骤起波澜。个中因由与跳踩事件相比,同样值得深思。

    “希望广大网友不要听信谣言,客观公正地看待这个事件,更不要因为这样一个特殊事件否定延安革命圣地的形象”。不管这样的公开信为何人所使,在主观意愿上讲都是冀望此举能平息舆论、平衡意见。然而网友却从中读出了“官腔”,这或许出乎一些人的意料。不过,此举乃至由此引起的后续连锁反应,比如商户本人的“出尔反尔”,同样从一开始就注定了这样的结局,分明又在情理之中,岂非令人哂然?

    据报道,被踩商户刘国峰本人证实,该公开信确实是受他委托向社会发布的。然而,他在接受《城市信报》记者采访时又称:“信不是我写的,不代表我的意思。”并称身旁有延安市城管局安排的专人陪护,“不方便多说”。

    公开信当然不必由本人所写,重要的是有没有他本人委托授权。因此,商户出尔反尔的本身值得玩味,有多重因素可以解读。但这至少说明,公开信事件的成因,必定有政府部门的危机公关成分,至少也是有人在说服商户力行此举,而非其本人百分百的心甘情愿、心悦诚服。否则,又怎么会有如此缺乏人味、缺乏个体视角、缺乏真情实感的公开信?商户又怎么会一说是自己委托一说又不代表其意?

    由此看来,当地政府部门从一开始就把心思用错。踩人事件出来之后,城管既是错了,倘若就认错到底,把纠错的功夫做到公众的心坎上,做到商户的心里,如此以情感人,以事动心,或真能激发出商户的内心,无须你去劝说,他必真心实意写此一信,其言也必真,其心也必诚。则事件岂不会完美收官?

    在某种意义上说,正是从一开始只想尽快平息舆论、平衡意见,并未看到自己错误的本质,也无诚意彻底纠正错误,也便一厢情愿地以为,可以行如此策略,必致事件迅速了结。想来不禁令人哑然。在世事纷繁、任人评说的今天,这种一厢情愿的“付出”,又怎么可能有如意的结果?

    是以,与其在事件发生后去搞什么危机公关,去迅速转移舆论视线,不如老老实实认错,踏踏实实干事,用真诚的态度与务实的作风,赢得当事人和社会公众的谅解。要说危机公关,这种态度与作风才是。那种妄图投机取巧、以四两拨千斤的伎俩,往往是弄巧成拙,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