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少关注高考状元 多关心落榜生
时间:2013-06-14 20:00:26  来源:中国青年网  作者:刘纯银 

    日前,西安市长安北路的一美容医院门前的电子显示屏上滚动显示着“暑期大变身,开学当校花,陕西省高考状元可免费整形”,引得很多路过的市民纷纷侧目。(6月11日《人民网》)。

  高考成绩还没有出来,这家美容院就是开始炒作高考状元了。正如网友所说:即便高考状元不屑于接受这样的整形手术,但商家还是把广告打出去了,且也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其实,近些年来,受利益的驱动,不仅一些学校和商家喜欢炒作高考状元,就连引导社会舆论的众多媒体也喜欢炒作高考状元。这不,每年到6月底,高考成绩揭晓时,不少媒体记者采取多种形式纷纷报道高考状元,一些高校也不惜开出重金等优惠条件,将高考状元收入门下。

  殊不知,高考状元毕竟是少数,且有偶然性。更何况从《解放日报》披露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1977年至2008年32年间,1000余高考“状元”中,没一位是做学问、经商、从政等方面的顶尖人才。这也充分证明:高考状元不等于就业状元。然而,当前无论学校、家长、还是社会,更多关注的是高考状元以及升入重点大学的考生,却很少关注高考落榜生。

  但相比较而言,落榜生更需要学校、家长和社会关心。尤其是面对家长的期盼,亲友的谈论,邻里的指点,落榜考生将承受更大的心理压力和痛苦。如果他们没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教育引导,极容易产生无助感、挫败感、负疚感、自责感和羞耻感,从而自我否定、自我封闭、自怨自艾、自暴自弃,甚至出现打架酗酒、离家出走、放弃生命等极端行为。

  当商家受利益驱动,习惯把鲜花、掌声送给那些高考状元和被名牌大学录取的学生时,笔者呼吁,学校、家长、社会更应关心那些高考落榜生,给他们煲上一份“心灵鸡汤”。要知道,高考虽然是人生的转折点,但绝非终点,一次高考的失败,不代表一辈子的失败。更何况现代社会是多元的,成才的道路也是多元化的。正如一位专家所说,以前人们通常用职称与学历来判断人才,而现在对人才的界定更注重能力和贡献。因此,学校、家庭和社会应各司其职,多关心落榜生。

  作为学校,平时除了要教授文化知识,还应注重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考试观和人生价值观,开阔视野,提高认识,放松心情,轻松面对高考。

  作为家长应该引导孩子保持一颗平常心。这就需要家长在高考期间不仅不要说些给孩子施压的话,也不要老板着面孔,不要制造紧张气氛。同时,考生在这段时间心态难免失衡,偶尔会出现乱发脾气的情况,这时家长要尽量克制,要多和孩子沟通,把孩子的压力疏导出去。并明确地告诉孩子不管考得怎么样,父母都跟以前一样爱他,不管是什么结果,父母都会与他一交承担,增强孩子战胜困难的勇气和面对生活的自信心。

  作为社会,特别是媒体和高校不要过分渲染高考,尤其不能带头“炒作高考状元”。相反,要多宣扬一些自学成才者,让高考落榜者不落志,相信成功的路就在脚下,更何况高考失败并不意味着人生就走投无路。条条道路通罗马。只要自信、勤奋,落榜生同样可以演绎精彩的人生。总之,我们应该转变观念,摆正心态,多关心那些高考落榜生,关心那些暂时迷惘和失落的青春,为他们点亮一盏明灯,去寻找属于自己的光荣和梦想。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