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6月25日
星期二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别让16万“蚁族”沦为“封闭的底层”
时间:2013-06-11 20:42:50  来源:红网  作者:吴江 

    昨天,社科文献出版社出版的《中国青年发展报告?2013》指出,经粗略估计,北京约有16万“蚁族”,生活在高校周边或人口流动聚集区。这些人月平均工资为4133元,近七成人居住面积在10平方米以下。(6月9日《京华时报》)

  16万人基本快赶上一座小县城的人口了,但放在人口多达2000万的超级城市中,16万的“蚁族”,的确也不过是沧海一粟,即便不能被忽略不计,也仍然相当渺小。事实上,一座城市,就好比一个生态系统,这个系统要运作良好,其实离不开各种角色的人员,那么“蚁族”的存在,未尝不是一种正常的分工。尤其是对于初来乍到的城市新鲜人而言,从“蚁族”做起,也未尝不是个相对公平的起点。只要城市的上升通道畅通,大可不必担心起点过低。

  不过,从“蚁族”多为青年,且大多分布在高校周边来看,“天之骄子”恐怕已不幸成了“蚁族”。当“大学毕业”,“低收入”,“聚居”这几个原本不该扯上太多干系的词却“同居”一处时,“蚁族”的出现的确多少有些意外并令人尴尬。的确,香港首富李嘉诚最初也是从打零工、干推销员起家的,比起李嘉诚当年每天工作16小时的辛苦来,如今的“蚁族”们,恐怕要幸福很多。既然连曾经更“蚁族”的李嘉诚都能通过努力而成为首富,今日的“蚁族”,其实完全有望获得明日的成功。

  “蚁族”们固然不必对当前的境遇过于纠结,更不必因为一日为“蚁”,便整日为前途哀叹。某种程度上,放下架子,一切从零做起,其实恰恰应该是这一群体的应该摆正的心态,“蚁族”式生存未尝不是当代青年磨炼自我并成长的契机。

  不过,16万“蚁族”扎堆城市,大学毕业旋即成为“蚁族”,恐怕也绝非一个正常现象,尤其是当“蚁族”们的聚居村不仅住宿条件简陋,连基本的生存空间都过于逼仄,甚至逐渐形成了自给自足、自我封闭的低层级衍生经济圈时,“蚁族”们究竟还有没有足够的机会跳出这个圈子?“蚁族”的上升通道是否通畅?会不会真的就此成为又一个城市“底层”,恐怕并非杞人忧天。近日发生的厦门公交车爆炸案,尽管并非蚁族所为,但城市底层的生存境遇以及由此而引发的城市危机,显然已不容忽略。

  基于上述视点,“蚁族”的形成,其实不能因为是自发就视为合理,“蚁族”的基本生存空间是否一定只能如此逼仄,这一现象的背后是否存在社会资源配置的不均衡,是否存在机遇和机会的不公正,恐怕更值得反思。无论如何,“蚁族”的存在,虽然并不可怕,但是,一个稳定和谐的社会,必然要有社会公平与机遇公正来保障,更需要有稳定健康的社会结构来支撑,让“蚁族”的圈子不再封闭,让“蚁族”们看得到更多上升的通道,真正把“蚁族”当作人才,无疑不可或缺。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