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第六届全国民工子女教育研讨会在上海师范大学召开,本次会议主题为“城镇化和民工子女教育”。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中国大地上催生了农民进城务工的“民工潮”,由此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也就成了一个时代性的话题。
纵观整个发展历程,上海市政府积极应对,出台了一系列关于民工子女教育的政策和措施,投入巨额资金支持来沪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使上海民工子女教育逐步经历了由排斥到接纳、由歧视到公平、由无序到规范的发展过程。
短短数年,上海不仅成功解决了民工子女全面接受义务教育的难题,而且积极探索民工子女初中后在沪接受职业教育的新途径,取得了明显成效。
但不可否认,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全国各地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上海转移的人数在相当长时期内仍将有增无减,上海在民工子女教育领域仍有诸多接踵而来的难题亟待解决。
本次研讨会针对“城镇化进程中的民工子女教育问题”,与会专家各抒己见。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民办教育研究所所长唐晓杰从上海基础教育资源配置的现状出发分析了来沪人员随迁子女就学政策。
他认为,从发展趋势来看,当前和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内,上海人口总量仍将继续增长,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城市运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方面将经受更大考验。因此,一方面要调控人口数量的增长,另一方面要界定公共服务覆盖的范围,优化人口的结构。
唐晓杰提出向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提供梯度教育服务的就学政策设计思路:学前教育阶段有选择地提供教育服务,义务教育阶段实现义务教育全覆盖,高中教育阶段可根据基于居住证的积分提供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服务,最终实现科学合理布局、配置教育资源。
研讨会上,上海市奉贤区教育局局长陆建国谈了实现教育公平梦的区域责任与使命,分别从我们身处何方、我们是怎么做的、我们面临的挑战和问题、我们该走向何处四个角度谈了区域民工子女教育状况。在他看来,随迁子女教育问题不仅仅是教育问题,成为涉及人口管理的综合性社会问题;随迁子女流入地政府和流出地政府管理脱节;大量随迁子女涌入使流入地面临教育资源尤其是优质教育资源不足成为矛盾频发区;大量新建学校带来教育内涵发展存在问题;师资结构性矛盾突出;融合教育任重道远,并进而期望完善随迁子女教育制度和法规、尽快建立和推行全国统一的电子学籍制度、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大力推进民办学校发展、提高随迁子女教育质量。
如何让外来务工随迁子女融入现代城市这个话题成了研讨会的热点。广西大学教育学院教授李露谈了广西少数民族民工子女城市社会融入问题的研究状况,他认为教育融入的基础是家庭主导下的个体流动与定居的选择,教育融入的关键是民族性影响下的民族融合与心理行动模式,教育融入的宏观要素是教育组织参与的社会资本、政策结构与位置摆放环节。
杭州市天成教育集团的王迪从基于公民意识教育培养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社会归属感的角度,帮助外来务工随迁子女这些“蒲公英”融入城市家园。具体培养策略有:让其参与校园生活,培养对小环境的认同;让其体验城市人文,培养对大环境的认同;让其爱家乡之民俗共享,做传播文化的小使者,尽量让公民权利意识教育成为培养安全感的舞台。
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副会长姚文忠说,城镇化进程中的民工子女教育,需关注民工子女的学习状态、学习进程和学习体验。
中陶会民工子女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冷锁金为与会人员介绍了城市化背景下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初中后教育研究状况。调查研究表明,初中毕业后在上海继续就读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及其父母的主要期望,以白领和灰领为特点的职业是大多数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初中后教育的学习意愿和职业取向。
冷锁金表示,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初中后教育问题对上海发展有重要意义,不仅有利于培养上海未来的建设者,提高新上海人的素质,更有利于社会稳定。
“所以,要以开放的胸襟,着眼于未来城市发展的需要,开放上海职业教育。有条件地向外来务工人员子女逐步敞开高中教育大门。探索建立与城市化相匹配的能容纳外来学生流入的教育模式和机制。重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家庭教育,营造融合外来群体的和谐城市文化,造就新一代城市移民。”冷锁金说。
据了解,本届研讨会由中国陶行知研究会主办,上海师范大学协办,中国陶行知研究会民工子女教育专业委员会和上海师范大学陶行知研究中心承办。来自北京、浙江、江苏、广西等省市的大学教授、中小学校长和教育行政人员等近百位嘉宾与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