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2日
星期五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探索:描绘理想城市(下)
时间:2013-05-30 13:38:28  来源:城市化杂志  作者:刘世能 张修霞 

一、理想城市追溯

    自人类从乡村时代逐步迈入城市时代之后,人们对于“理想城市”的探索就一直没有停止过。虽然古今中外不少先驱对此有过各种颇具启发性的设想和论述,但总体而言,对于“理想城市”一直表现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我国古代的城市建设,经过长期的实践,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对城市的规划思想也日趋成熟,最有代表性的是《周礼·考工记·匠人营国》一书的记载,它表达了当时的人们(统治者)对高雅的情趣、严明的等级秩序的向往,《考工记》的城市理想在中国一直被继承了两三千年。唐长安城也是继承《考工记》城市规划思想的杰作,从唐长安城复原图就可以明显看出方正轮廓、棋盘式格局等外在特征。同时期出现的《管子》一书,则表达了“因天材,就地利”的顺应自然的城市建设思想,尤其是在城市选址方面,阐述得更为透彻,如 “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水而沟防省”等。这些思想对我国后来的城市建设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新中国成立后,面对百废待兴、亟需工业化的旧城市,一些领导人也表达了自己对理想城市的认识,如北京被定都为首都后,毛泽东对北京的要求就是“要把北京这个过去的消费城市改变为生产城市”,这说明当时的北京旧城在领导人眼中并不是理想城市,而工业城市、生产型城市才是他们所希望的。
    西方对理想城市的设想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希波克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等一些哲学家都提出过他们对理想城市的一些看法。关于理想城市的图形最早见于维特鲁威的《建筑十书》,由于中世纪战争频繁,城市的设防要求提到较高的地位,因此当时的理想城市多侧重于防御功能和政治需要。16 世纪初,莫尔在《乌托邦》一书中,不但构想了理想国度的社会制度,也对城市的空间形态给予了关注。此后在一些关于“乌托邦”的作品中,许多思想家总是设想出一个“理想城市”来容纳他们的理想社会,像康帕内拉的《太阳城》,就对“理想城市”的规划和建筑作了很多描写。

    19 世纪早期,一些空想社会主义者还把自己关于“理想城市”的天才设想付诸实践,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曾经在美国印第安纳州建设“新和谐村”。20 世纪初至50 年代,是一个城市理想“百家争鸣“的年代。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城市、社会、经济结构的复杂化,城市环境的日益恶化使人们一方面在寻求社会改良药方的同时,亦日益关注城市功能空间结构的重组与更新。霍华德( E. Howard) 的田园城市,马塔( Y. Mata) 的带型城市,戛涅( T. Garnier) 的工业城市等城市布局方案都可以被称为对不同空间布局模式和形体规划的理想的产物。美国赖特(F.L.Wright)的“广亩城市”(broadacre city)、芬兰伊利尔·沙里宁(E.Saarinen)的“有机疏散理论”、法国柯布西耶(Le Corbusier)的“明日城市”、佩里(L.A.Perry)的邻里单位等将理论研究与规划设计实践引向新的境界。以柯布西耶主导的《雅典宪章》代表了工业社会人们的现代主义城市理想,城市的职能明确而具体,并严格按区域分工,由分等级的道路交通体系加以连接,整个城市就像一部机器一样高速运转。而后来的以加拿大女作家简·雅各布斯为代表的“后现代主义”的城市理想,反对城市过度的功能分区和过度依赖小汽车,主张城市要关注人本身的需求,以人本身的需要设计城市和建筑尺度,城市应当适合大多数人的生活。
    1977年,国际建协在继承和反思《雅典宪章》的基础上,总结了近半个世纪以来的城市发展和城市规划思想、理论和方法的演变,发表了《马丘比丘宪章》。《马丘比丘宪章》认为城市是一个动态系统,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对于城市和城市规划的重要性,并将理解和贯彻这一关系视为城市规划的基本任务。之后的时间里,随着人们越来越关心人居环境及自身的生存状态。“新城市主义”、“精明增长”、“生态城”、“宜居城市”等新的理想城市的模式应运而生。这些理念都是希望通过协调自然物质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关系,共同创造出健康、优美、和谐的城市人居环境。

小结:
    通过以上总结和分析,我们发现人类对理想城市的追求从未停止过,但理想城市的模式是针对不同国家所面临的社会经济问题而提出的,因地、因时不同而有所差异。因此,其他国家对于理想城市的探索,可以借鉴但不能照搬。例如:对于崇尚自由的美国人所追求的“拥有一辆小汽车和一栋位于郊区并带有花园草地的独立住宅”的理想人居环境,在人口众多资源匮乏的中国就不太现实;而“精明增长”理念所强调的集约型发展就与我国建立“两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相契合。
    因此,中国的理想城市、理想人居环境的探索我们不能脱离中国的基本国情,必须以中国的社会文化为背景,既不能“空想”,更不能“滞后”。我们所讲的“理想城市”充满着强烈的务实态度——这样的“理想”是能达到的,我们应该为之努力。

二、理想城市的特征与支撑体系

    正如我们前面所言,理想城市见仁见智,不仅普通人难用一个统一而简单的模式表达,就连城市规划专家、城市管理人员等也难以众口一词。如,在中国工程院院士、原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邹德慈眼里,生态城市是21世纪最理想的城市;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杨保军也认为,生态城市就是最好的城市[ 2010年6月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生态规划学术委员会重庆年会专家研讨会发言.];加拿大著名建筑设计师郑景明认为“适宜步行、交通拥堵不多、拥有清新空气、足够的草木、合理规划的建筑和良好的教育设施等,所有这些基本元素构成了一个适宜居住的理想城市” 。根据《西部广播电视》的调查,老百姓眼中的理想城市就更是多姿多彩了——丰富、创意、安全、秩序、安静、愉悦感、开放、合适的尺度、适宜居住的生活基础、多元化、步行空间、独有性、多样性、通俗性……
    多年来,我们一直致力于中国城市的发展研究,并形成了对“什么是好的城市?”的一些粗浅的认识,接下来,我们试图用精炼的语言,勾勒出我们心目中的理想城市。
    我们认为要探索理想城市,还需要回归城市的本质。城市的本质——以人为主体,由“自然物质环境”和“社会人文环境”构成的复杂的巨系统。自然物质环境包括自然环境、人工环境两个子系统;而社会人文环境包括社会环境、经济环境和文化环境三个子系统。对于好的城市而言,其自然物质环境能为人们提供了健康、舒适、便捷的物质生活基础,而社会人文环境则为人们提供就业、交往、公共安全以及精神发展需求。当然,城市自然物质环境和社会人文环境的界限不是绝对的,两者是相互融合、互为支撑的——社会人文环境的营造需要以自然物质环境为载体,而自然物质环境的设计则需要体现城市的社会人文内容,两者有机结合、相互协调,共同创造出安全、健康、繁荣、优美的人居环境。

理想城市的自然环境——生态环境良好

    自然环境指围绕我们周围的各种自然因素的总和。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周围的大气、水、土壤和动植物。城市自然环境主要包括城市的河流、湖泊、自然公园、树丛、空气、水、土壤和气候条件等。拥有清洁的空气、干净的饮用水以及适宜的气候等基本的自然条件,是人类生存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是理想城市的门槛。达不到这一标准,不可能是好的城市,仅仅达到这些标准,也不一定是好的城市。
     城市生态环境问题曾成为影响城市发展的重大社会问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伴随着长期的经济繁荣,在城市工业和机动车辆高速增长的过程中,20世纪50年代开始,西方国家一些大城市发生了一系列重大环境公害事件,对城市居民健康和生命造成了严重威胁。如1952年伦敦烟雾事件,4天内就有4000人死亡,两个月后又有8000人丧生;美国洛杉矶的光化学烟雾事件,仅1955年,因呼吸系统衰竭死亡的65岁以上的老人达400多人,1970年,约有75%以上的市民患上了红眼病。这样的城市不管它多么富裕多么发达,它都不是一个好的城市。因此,对于新城而言,在建设之初就应根据城市的自然环境和地理特征,做好生态保护的计划,因地制宜地保护好本地重要的生态功能区;同时,要做好城市的产业选择,着力发展环境友好型的产业,避免发展污染严重的产业;还要科学建立完善的污染防治体系,完善排污、垃圾处理等环保设施建设等,避免环境污染影响居民健康和正常生活,防止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理想城市的人工环境——景观环境怡人,设施舒适齐备,空间布局紧凑,城市规模适度

    城市人工环境主要包括公共空间、建筑布局、道路布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
    很多人喜欢说外国的某某城市如何美,是理想城市的样板。这是人们从城市的物质表象,即建筑物的形态、景观、风格等方面来评判的理想城市。由此可见,一个理想城市首先必须具备坚实的物质基础。高质量的物质形体环境意味着高质量的物质文明(一定程度上也包括精神文明),质量较高的物质形态应该符合美学上的要求,例如城市形象中的秩序感、层次感、合适的尺度与比例以及调和的色彩与多样化的风格等。
    理想城市不但要有别致的建筑物、清晰的城市平面、美丽的广场、艺术的街道等“性感”的元素,更要练好“基本功”,即要有完善的公共设施,如拥有便捷顺畅的交通、众多的高等院校、多元化的医疗设施、杰出的博物馆、多种图书馆及优美的音乐厅等等。例如,根据《经济学人》信息部(EIU)于 2011年8月公布的最新调查显示,墨尔本击败蝉联10年榜首的温哥华成为全球最宜居的城市,而这次温哥华之所以得分下滑,是因为基础设施获得的评价略有下降,特别是在交通方面出现了些问题。同时,理想城市的建筑及设施的规划一定要以人为本,即以人的需求为出发点,建筑体量和外观、道路的宽度、桥梁的结构、街头小品的设计等,要具有宜人的尺度,要考虑城市居民使用的舒适性、便利性和视觉上的审美需要,从而形成不同设施之间、不同建筑物之间相互协调,以及人与建筑的和谐,这是理想城市的重要标识之一。理想城市还要合理安排城市用地,形成特色城市地域结构,并因地制宜地将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历史风貌等融为一体,使人文景观因自然景观而添辉,自然景观供人文景观而增色,从而形成具有特色的城市景观。
    理想城市的在整体空间格局上既要体现“分散”性,又要体现“紧凑”性;在具体功能布局方面即要“功能分区”,更要注重“多元融合”。
    在城市的空间布局方面一直存在两种发展模式:一种是以欧洲为代表的紧凑型模式,即集约化发展模式,指在有限的城市空间内布置较高密度的产业和人口,节约城市建设用地,提高土地的配置效率;另一种是以美国为代表的松散型模式,强调人口密度低,但消耗的能源要比紧凑型模式多,其蔓延式的、郊区化的发展以及小汽车为主的出行方式会带来很大的能源、资源消耗。结合我国人多地少的国情,以及城市发展的实际情况,我们认为,理想城市的在整体空间格局上既应体现“分散”性,又要体现“紧凑”性,即“分散化的紧凑”。这里的“分散”是指城市规模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应采取“多中心”的发展模式,避免“单中心、无限蔓延式发展”(即“摊大饼”),例如北京、上海、广州在新一轮的总体规划中都提出建设多中心的城市结构。而“紧凑”是指应尽可能的在控制密度的前提下提高其空间利用率,建设疏密有致、适度高容积率、高效率的城市。这种“分散化的紧凑”在保留紧凑城市的高密度高强度特点的前提下,跳出单中心的无限增长,从多个核心的协调发展着手,强调核心之间的联系。这种城市形态避免了城市平面式的低密度扩张,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个高密度的集中点。为了培育这种城市形态,城市应重点发展紧凑的分中心,建设紧凑的新城。实践证明,紧凑型城市能节约土地资源,可以容纳更多的城市发展活动,符合最基本的规模经济原则,而且可以在更为方便的通勤距离内提供更多的工作、生活等必需品,还可以造就城市的多样性。因此,对于我国的新城而言,较为理想的模式是“紧凑型”模式。但在此要特别强调的是,发展紧凑型城市需要有“度”的控制,要防止人口和建筑的无限度增加密度,更不能因为密度的提高,而牺牲城市的绿地、绿化、公共空间等,从而降低城市的生活质量。实际上,目前中国城市的建筑覆盖率一般在30%左右,很多知名的宜居城市都在50%左右,这些密度较高的城市的绿化一般都集中在公园内或住宅区内。比如威尼斯,这座水上城市的河道旁并没有很多树,但是它仍然很“绿”,因为植物都在庭院里。
城市在具体功能布局方面应既要注重“功能分区”,更要注重“多元融合”。城市的形态对整个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能源消耗等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雅典宪章》所提倡的功能分区将居住、商业区和办公区分割开来,然而过于明确的用地功能划分忽略了城市活动的复杂性,区域内过于单一的功能,迫使人们每天像钟摆一样坐着汽车往返于工业区、居住区、商业区之间,不仅浪费了资源更浪费了人的时间和精力。而且这样的功能分区还导致了人流的分散,使得无论是在工业区还是居住区,商业都因为没有足够的、持续的人流而维持经营。过度功能分区导致的结果是,拥挤的地方更加拥挤,荒芜的地方照样荒芜。我们认为,一个理想的城市的功能分区格局应当是:城市可以划分为不同主题的功能区,但在各功能区内要适当搭配其它性质的用地,以用地功能的适度混合来营造城市各区域的生机与活力,以用地比例体现各功能区的差别。
    同时,理想城市的发展不仅应在整体格局上体现以人为本,在公共空间和私有空间的安排等方面也要体现人文关怀。首先,要有布局充足、多元的公共空间;其次在社区、街道的小公园、小店铺、休闲娱乐场等公共空间的布置上要便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现代城市发达的通讯网方便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但这种单一的联络方式,无法慰藉人们孤独的心灵和代替人们面对面的“全信息交流”的渴求,所以必须创造人与人能面对面交流的公共空间和娱乐休闲场所,减少城市人高发的“心灵疾病”。公共空间是城市的主体框架,公共空间做好了,城市的品质就上去了。
    此外,我们认为适度的城市规模对城市发展非常重要。当然,对于什么才是“适度”,理论界一直没有定论。认为只有相对的最佳城市规模,决没有绝对的最佳城市规模。我们很清楚城市经济具有规模经济递增的特点,规模较大的城市可以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条件,较完善的生产、金融、信息、技术服务,集中、有规模的市场,并且会由于企业和人口的集中而在技术、知识、信息传递、人力资本贡献等方面形成溢出效应,因而会产生较高的经济效益。但在产生这些规模效应的同时,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其外部成本也会上升,包括由于人口密集导致的居住、交通、生产成本和管理成本增加,生产环境恶化等。为此需要付出巨额的公共基础设施投资以及环境治理成本。从社会发展角度而言,在多数情况下,这些外部成本不能抵消城市带来的收益。因此,我们认为城市特别是新城,在环境、资源等容量达到限定的范围时一定要控制其扩张,另择新地重新建城,以此确保新城拥有良好的生活环境。

理想城市的经济环境
——经济持续繁荣,产业富有活力

    良好的经济环境主要指产业发展有活力,有充足的就业职位,有较高的收人水平,雄厚的财政实力,巨大的发展潜力及发展有可持续性等。
    经济是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和基础,也是创造城市物质形体环境的必要条件。经济的兴衰直接影响城市居民的工作和收入,影响他们的“衣食住行”和“安居乐业”(基本生活质量),并必然地影响着城市社会的安定等。同时,城市经济发展决定了城市的财政收入,影响着城市发展和物质形体环境建设的能力。因此,一个“多样化的、有活力、有创新的经济结构”是城市经济发展的理想目标。实践证明,人们并不愿意住在一座虽有光辉历史和优美物质形体,但缺乏经济活力、缺少就业机会的经济衰退的城市里。在全球宜城市的排行榜中,不管是国外的墨尔本、温哥华、维也纳,还是国内的北京、上海、深圳、天津、香港等城市,都有较强的经济基础。可以说经济超强不一定是理想城市,但理想城市经济一定要有活力。
    理想城市的经济发展不仅要有活力,还需要有一种良性、高效、健康和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我们在上一节中提到的“低碳、生态、循环”等经济模式都是理想城市发展应该采取的。这些经济发展模式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城市发展和经济发展的矛盾,实现以最少的能源、资源消耗和最低限度的环境代价,为人类提供最充分、最有效的服务,保证城市发展的持续性。

理想城市的社会环境
——社会和谐稳定,充满人文关怀

    良好的城市社会环境主要包括和谐的社会交往环境,完善的社会保障网络,牢固的公共安全防线,亲和的社区邻里关系,良好的城市治安环境,高效的政府服务及城市管理,广泛的公众参与等。
    理想城市首先要有良好的治安环境,让每一个与城市发生关系的人都能生活的安全、放心;同时还要能使每一个居住在该城市的居民能够维持基本的生活水平,必须建立起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质安置和社会互助等在内的健全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现代人们对理想城市认识的深化,不仅表现在目标选择上,还在于目标的实施上。关键在于要有一个具有广泛性,又有权威性的城市控制管理机构,即一个既能广泛吸取群众意见, 又能协调各部门利益与矛盾,全心全意为人民谋福利,说到做到的城市政府。此外,重视社区的“自治管理”,建立坚强而完善的基层组织,创造社区内部互助、和谐的气氛等,也都是十分重要的。当然还包括全体居民对继承历史和传统文化的自觉意识,对自然的热爱,对老、幼的关心及社会道德、教育、理想等属于精神文明方面的很多内容。这些都应该被看作是一个理想城市必备的条件。

理想城市的文化环境
——城市特色突出,彰显文化魅力

    如果将经济和建筑比做城市的血肉和躯干,那么,文化则是城市的灵魂,一个缺乏文化品味的城市是不太可能成为理想城市的。正如前面所言,个性和特色是城市文化的魅力所在,那么理想城市的个性和特色应该体现在哪里?
    首先,城市各种空间环境要素是城市文化最直接和最集中的表现者,是城市的文化载体,因此,理想城市的空间形态要能鲜明地呈现着城市的精神风貌,而且城市的布局、城市的空间结构也形象地反映城市的文化特征。如,城市建筑要抵御克隆和复制,体现城市自己的本土特色;城市中每一栋建筑在追求各自形式美的同时,要充分考虑与周边环境和整个城市定位的协调;同时还要考虑现代建筑与传统建筑的协调,注重建筑与环境的和谐,等等。其次,理想城市必须具有良好的人文环境,尤其是有充足的公共活动空间,包括各种完善的文化设施(如博物馆、音乐厅、图书馆、体育馆、科技馆、歌剧院等),充足的教育资源(包括大专院校、中小学、职业技术学校、继续教育机构等)等,以塑造浓郁的文化氛围。同时,城市建设的细节上还要处处体现人文关怀:一片自然的草地、一个方便的座椅、一个适合人性生理的街道转弯、一个红绿灯的设置以及服务于特殊人群的无障碍通道、盲道等。这些体贴入微的细节才能真正使城市成为人们“诗意的场所,人性的空间”和灵魂的家园[俞孔坚,李迪华.城市景观之路──与市长们交流[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第三,理想城市的文化还应有海纳百川的广阔胸怀,要能体现社会的包容性,和谐接纳多元文化。例如,澳大利亚第二大城市墨尔本在1990至2006年年间,先后十次被国际人口行动组织评选为“世界上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城市”。墨尔本之所以荣膺这个荣誉,不仅仅是因为它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完备便捷的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优美的城市景观等,更重要的则在于其城市精神的包容、大度、生态、方便和文化。在墨尔本被使用的语言超过180种之多,墨尔本有来自全球233个国家和地区的移民和116种宗教信仰,人群如此众多,语言如此复杂,如果没有海纳百川的广阔胸怀,没有相互包容的社会文化,没有取长补短的公共政策和社会思维及时调节,和谐接纳,是不可能达成这种多元和谐状态的。第四,理想城市还有一些属于自己的独特的民俗风情。最后,理想城市还必须是一个能留往城市记忆的城市。一个有魅力的城市一定是有文化底蕴和独特“记忆”的,城市的记忆以古代遗址、历史街区、民间艺术、市井生活、传统建筑、民风民俗等有形或无形的方式存在着,与城市文化和城市生活建立起密切的联系,很多成为城市文化的标志。

小结:
    综合以上分析,我们认为一个理想城市不仅能为人们提供丰裕、舒适、方便的物质生活环境,更要能给予人们文化关怀和精神体贴,理想城市不仅是人类身体的居所,更是人类精神的家园。
    如果要用几句精炼的话总结我们心目中的理想城市的特征,那就是:城市规模适度,生态环境宜人,经济持续繁荣,设施舒适齐备,景观环境怡人、空间布局紧凑、文化魅力突出,社会高度文明。
     如果要构建一个理想城市的支撑体系,我们认为,对于理想新城而言,产业是动力,空间是载体,生态环境是基础,文化是灵魂,景观能充分展示城市风貌特色,居住社区是城市的基本单元,是城市居住功能的主要载体,公共设施和社会服务是城市系统有序运行的保障,只有以上几大支撑要素协同作用,才能使城市这个有机体健康运行。

三、理想新城评价体系

    以上我们只是描绘了理想城市的大致轮廓,在衡量和评价某一具体城市时,就必须要有一系列指标体系和相应的衡量标准。正如前面所言,“理想城市”是一个随着人类社会进步而不断发展的概念,因此难以确定一个统一的评判标准,但根据已有的研究成果,加上我们对中国城市的认知,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列出了一系列指标,仅供研究和决策参考:
城市规模适度——主要从人口规模、城市地域规模、资源承载三大方面衡量。人口规模包括总人口数、人口密度等项指 标;城市地域规模包括城市用地总规模、人均城市用地面积等指标;资源承载包括人均可用淡水资源量等指标。
    生态环境宜人——主要从空气质量、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城市工业污水处理率、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噪声达标区覆盖率、工业固体废物处理利用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城市绿化覆盖率、热岛效应等方面来衡量;
    经济持续繁荣——主要从经济总量、人均GDP、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就业率、中等收入阶层比例、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投入产出效率、单位GDP能耗等方面来衡量。
    设施舒适齐备——主要从土地利用、城市交通、公共空间可达性等三大方面去衡量。土地利用包括街坊式布局的比例、土地混合使用、公共设施所占比例等指标;城市交通包括路网布局、停车泊位管理、人均通勤时间、公交出行分担率、小汽车日均出行距离等指标;公共空间可达性包括距离公共空间的直线距离、市民到公共空间的便利程度、公共空间周围的实际情况等指标。
    文化魅力突出——主要从历史文化遗产与保护,现代文化设施,城市文化氛围等三个方面去衡量。历史文化遗产主要包括文物古迹、传统艺术、民俗风情;现代文化设施主要包括教育设施、体育场馆、娱乐设施、文化设施等;城市文化 氛围主要包括价值取向、文化活动、道德修养等方面。
    居住舒适度——主要从社区舒适程度、生活质量水平和生活便捷性等三大方面来衡量。社区舒适程度主要包括生态住宅、邻里关系、生活设施等方面;生活质量水平主要包括消费水平、消费结构、住房面积、居住成本等方面;生活便捷主要包括,交通设施、信息设施、服务设施等方面。
    景观环境怡人——主要从人文景观与城市景观两大方面去衡量。人文景观主要包括文化遗产与保护、城市特色、古今建筑协调、建筑沿街立面延续性、建筑与环境协调;城市景观主要包括城市中心区景观、社区景观、街道小品、城市绿地、市容市貌等方面。
    社会高度文明——主要从政府服务、社会和谐、社区文明、公众参与、公共安全等五大方面去衡量。 政府服务包括:民主法治、政务公开、民主监督、行政效率、政府创新、错责追究6项指标。社会和谐包括社会保障、社会援助、社会治安、文化包容性、公平正义等指标。社区文明包括社区管理,物业管理,公共服务,公益服务,便民服务等指标。 公众参与包括听证会议、社区会议、公民评审团、公共调查、公众辩论、言论自由、阳光规划等指标。公共安全包括:政府预防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政府预防应对人为灾害的能力、公共安全事件的处理、信息采集和自动汇总机制、资源动员机制、食品安全6项指标。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