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宾:
邵念强:北京海勃湾投资顾问有限公司总经理
张寰宇:北京易安鼎投资有限公司副董事长
石 彤:中华环保联合会环保技术标准研究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
洪振斌:住建部建设环境工程技术中心城市照明规划设计研究所所长
蔡义鸿:城市化委员会秘书长、城市化杂志主编、城市化网总裁
1、“美丽中国”从字面怎么理解?内涵是什么?
石彤:“美丽中国”提出后,各省市都有自己的定位。从我个人从字面上理解,从环境、人文角度,希望能创造更和谐、碧水蓝天的环境,来描述中国的愿景。之所以提出这种愿景,是因为现实离我们的愿景有距离。比如,在北京,每天生活在拥堵、噪杂、雾霾的环境里,每天的新闻都充斥着负能量的报道,让人感觉挺压抑的。有时候非常期待一种理想的东西,不管是信仰、文化、信息等,我希望是一种正能量。
洪振斌:从字面理解,“美”上面是“羊”,下面是“大”。“羊”会让人从吃上面去理解,味道鲜美。“丽”上面一横代表天,下面是古写的鹿,意思是大草原上有一只长着漂亮犄角的鹿站在那儿。这叫美丽。我觉得,“美丽中国”就是形容中国很美丽。“美丽中国”只是愿望,最后应该达到中国美丽这个最终目标。可是,现在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房价高得让很多老百姓望而生畏,交通方面就是到处堵车,等等这些老百姓最关心的地方好像都出了问题,要是把这些问题都解决了,我觉得才能让老百姓心中感觉到美丽的中国。这需要我们所有人一起去努力。
邵念强:“美丽中国”的内涵确实很丰富,无所不包。我大致将它划分为两大范畴:一是社会精神文明层面,另一个是社会物质文明层面。社会精神文明层面又包括很多东西,浓缩一下可以用“仁义礼智信”或者是“真善美”来描述。比如救助老人、赈灾义举等等,都是“美丽中国”重要的内涵。关于社会物质文明层面,我看的更多的是美丽的自然风光。以前去过若干次坝上,但从没有像去年五一去的这次看的草原这么漂亮。这些震撼的景色实际上就是“美丽中国”。这是自然给我们的“美丽中国”,由衷地让人发出感慨。张北也是草原,属于坝上。有一次我给张北一个经济区的书记说,这么大的经济区,现在只需要做好一件事情。他说,什么事呢?我说,就是把路边上的塑料薄膜收拾干净,否则,这儿再有什么漂亮的湖、草地、森林,只要让人们看到有垃圾就不美丽了。由此,我们说,人的层面上要求的低了,问题就出来了。所谓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其实都是靠小事努力出来的。
张寰宇:我觉得,“美丽中国”要从我做起。我是做房地产开发的,我觉得,现在建筑也好,建筑施工、建筑设计也好,都是一哄而上。速度太快了,结果把中国传统的东西都丢掉了。像邵总刚才说的“仁义礼智信”,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可持续性,似乎被遗忘了。感觉整个行业就是照猫画虎,把设计图拿回来,建完后赶快把房子卖掉。还有就是建筑垃圾,很多时候我们就是做不到规范处理,有的工地常常把土挖出来就不管了,风一吹尘土飞扬,给环境造成很多污染。改革开放虽然给我们带来了实惠,带来了进步,带来了世界大国地位的提高,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世界人民的批评。北京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大市场,不仅吸引了全国各地的人聚集到北京来,而且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来北京,但现在很多人因为雾霾要离开北京,这两天又是重度污染,这不得不引起我们反思。
蔡义鸿:我从两个方面谈谈看法,一个是在制度的设计上不够美,另一个是以人为本。关于制度美,如闯红灯本身是不对的,但我们的马路红灯设计的不是时间太长就是时间太短,如在北京西站南广场的一个路口,我感觉红灯时间超过一分半钟,让人等着烦;但最近有媒体报道,广州有一绿灯只有5秒钟的通行时间,连百米短跑冠军都过不去,更何况我们普通人?细说造成闯红灯原因有不少:一是公民素质。我国农村的教育资源比城市少很多,这是制度设计不美的典型表现,但我们不能说农民就不美。我想,教育制度也好、红绿灯制度也好,都说明“美丽中国”任重道远,只有以人为本,从教育抓起、从制度抓起,才能真正建设一个“美丽中国”。
另外,对于美与丑的判断,不同的角度会有不同的看法。当一个农民工出现在我们中间的时候,他身上有汗臭味,衣服不干净多数会被城市人所排斥。但如果从另一个角度看,是他把城市打扫干净了,把牛奶送到我们的家门口了,把快递送到我们手里了……当我们接到快递、拿到牛奶的时候,可能他身上那股汗臭味就不那么刺鼻了。所以,他们应该得到尊重。同样,我们的洗脚工、按摩师,当他们那双手因为长时间工作长满了茧子的时候,要看到,这是一种生活的美、工作的美、职业的美,他的心灵是美的,而不能简单以手的美与丑来判断。
2、从职业角度怎么理解“美丽中国”?
石彤:我从事新能源方面的工作,更希望从能源的角度实现“美丽中国”,也就是把更多的清洁能源带到未来的社会发展中。
洪振斌:我是景观照明行业的,我们看一个城市漂亮不漂亮,一般都是晚上去。夜景做得好,说明这个城市有品位,城市的经济发展好。现在,一二线城市照明做得都比较漂亮,到了县一级,很多地方没有统一的规划,做得不伦不类,就像一个漂亮的女孩子涂脂抹粉多了,反而不漂亮了。从专业角度来说,这样的“美丽”跟“美丽中国”差了很多。
邵念强:从职业角度,我最关注哪儿能够找到中国美丽的乡村。改革开放让乡镇企业蓬勃发展,却让田园风光稀缺了。欧洲国家比我们发展得好,收入比我们高,仍然保持了两三百年前的田园乡村味道。这种味道很重要,是人精神生活的归宿。我们回到乡村很难了,但是也有,大家为什么跑到湘西、跑到丽江去?就是因为那些地方还保留了一些我们精神寄托的乡村古镇的东西。“美丽中国”要保留或者说保存、保护乡村的美丽,决不能把美丽的、质朴的、传统的乡村舍弃了,建些不伦不类的所谓的现代化的乡村。
其次,我关注的是美丽的建筑。我国历代都留下了好的建筑。但新中国建立之后,好的建筑越来越少了,尤其在民间、乡村。最本质的原因是土地公有制。1998年之前,我们甚至连自己的房子都没有,农民自己盖房子,建完了还不属于自己,因为地不是你的。大家没有恒心,另外再加上制度的原因,我们不可能再造出王家大院、乔家大院,没有这样的乡绅、这样的人,就不可能有好的建筑。另外,老百姓当时吃都吃不饱,怎么会有好的建筑?而原来乡村拥有的大量的美丽建筑也都砸掉了。城里也是这样,过去,出资建房的都是公家,住宅也是公家建了租给个人的,大家从来没有把建筑作为一种艺术品。从五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几乎找不到好的建筑。在桂林,有味道的、有文化的、有底蕴的建筑,一说还是民国时期的。我觉得这是制度的问题。尽管现在是二十一世纪,但土地制度没有变,乡村还很难再有精美的好建筑。
张寰宇:我们希望奉献一些有北京地域特色的建筑,因为建筑是要传承的。解放以后优秀的建筑少了,五十年代的建筑还有一点中国传统的风格,大屋顶的结构,还可以让大家评述。但六十年代之后的建筑,既不保温、又无特色,也没有什么可以评述的。对于我们来说,就是力所能及地将能够掌控的和发展的潮流吻合起来,让建筑有品位,减少垃圾建筑,同时减少建筑垃圾,让环境更美好。如果中国13亿人每人都做一件环保的事情,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那就是13亿件有意义的事情,就是一件大事情。
蔡义鸿:作为媒体人,我认为,看问题的角度如果总是带有自己主观意志的话,会失之偏颇,媒体应该更加公正。正面新闻也好,负面新闻也好,要实现“美丽中国”,就应该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事物,这样会挖掘更多美的东西,避免更多丑陋的东西出现。
3、在您心中,如何想象“美丽中国”?和您的家庭、生活结合在一起,如何理解“美丽中国”?
石彤:“美丽中国”也好、法治中国也好,问题的核心还是价值观。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价值观的需求,有不同的价值观的表现。中国的价值观实际上有些走形,这是因为前几十年改革开放快速发展,这个过程使我们无论是个人、家庭、社会还是国家。价值观经过这些年发展有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反回去再看发现有一些东西不对了。比如,在孩子的教育上,急功近利、不追求个性化,追求的不是创造性,而是从一性、整体性,没有符合我们未来的创新中国、法治中国的教育内容。那么,是不是我们首先从个人、家庭到社会、国家都应该重塑价值观或者重新梳理价值观?这个 过程实际上是最后实现“美丽中国”、“中国美丽”的反思。
教育孩子,是否还要追求幼儿园完成小学课程,小学完成中学课程,中学完成高中课程,高中完成大学课程?是否还这么急功近利?我们是不是应该踏踏实实在什么年龄干好什么样的事呢?前段时间,我看了一个德国关于义务教育的案例,包括幼儿园的教育规定非常明确,不允许拔苗助长。在幼儿园阶段就是形成习惯,认知社会,养成良好的遵守交通法规的习惯,认知各种职业工种,形成尊重的习惯。但我们的幼儿园呢?学外语、学法语,学三外的都有,学小学的各种珠心算、跆拳道,表面是包装得很好,但心是空的。问题的核心是什么?价值观不对,需要修正。我觉得,这也反映出家长没有正确的价值观,教育体制没有正确的价值观。
张寰宇:就现在而言,怎么想象“美丽中国”,我觉得就是天是蓝的、水是甜的、这是最基础的,另外,家庭是和谐的。这些是表面的东西,但其中深埋藏的就是价值观,这是基础。像石总讲的,很多孩子会跆拳道,但却不知道交通规则是什么,说白了,不会走路,包括我们都不知道怎么走路,怎么开车。大家往往比的是,谁车好,谁加速快,谁违章不被罚款。这说明,我们不仅缺少规范,还缺少道德规范。而中华民族的传统,像我们刚才提到的“仁义礼智信”,其实讲的就是规矩,我感觉现在在很多方面,我们都没有规矩,包括我们的一些政府。
在我心中,“美丽中国”就是可持续发展,中国人讲无后为大,其实无后为大说的是人类不能传承,家族不能延续、社会不能发展,这肯定是非常大的事情。如何让我们的孩子得到自由、快乐,同时又创造社会的文明和发展,这就是我理解的“美丽中国”的含义。
邵念强:价值观、世界观是指导人生发展的最基本的东西。中国的宗教文化很丰富,但我们是以儒家文化为主导的文化走下来的。改革开放之前,我们是摒弃宗教的。改革开放之后又把原来的计划经济的东西扔掉,引入市场经济。市场经济的本质是竞争,在中国引入竞争很重要,我们领教了没有竞争带来的大锅饭、低效率,但竞争是把双刃剑。我们一直在灌输一个思想,中国人多地少,资源稀缺,要在这样的环境里出人头地,必须去争。怎么争?必须好好学习,考第一名,否则就要去拉架子车,去当农民。在我们的观念里,这就是价值观,应该说这是错误的。再加上高考制度,因为资源稀缺,只有这么多人能够进到大学里,再多的要进来怎么办?考试。这是最简单最有效的,也是没有办法而为之。这让所有人都浮躁,要争,不争就如何如何,一代一代就这么传承下来。
我曾到过欧洲的一个小镇,这个小镇就一万多人口,有个裁缝做衣服很好,家里几辈子都是做裁缝的,但他没有扩大经营做连锁店,也没有别的裁缝看他生意好也开店。如果在中国可能就是另外一种情形了。按道理讲,竞争给消费者带来福祉,但恶性竞争就是变相的资源浪费。在欧洲,看不到这样的竞争,欧洲人的生活理念是够了就好。我在新西兰的皇后镇参观一百年前欧洲人移民到那去的博物馆。他们当时去就是开金矿,过程很惨痛,矿难、事故、生活的凄惨都有史料,跟咱们现在的煤矿差不多,最多一次矿难死了72人。现在,矿山里还有大量的金矿,但大部分都封掉了。他们认为,一方面会毁坏资源、环境,另一方面,不用这些金子,把自己手里的活干好了,也能过比较富裕的生活。
市场经济过程中,西方在消耗社会资源的时候很理性,把非理性的竞争摒弃掉了。我们差在两个地方,从国家层面,那么多的稀土当垃圾卖。过去我们需要换取外汇,情有可原,但现在是不是该控制一下,减少浪费、污染,把它埋下来,交给后代开发?从家庭来讲,豆腐白菜保平安,从我们自身做起不要浪费,如果有条件,就资助欠发达地区的人们,让他们也富起来。从理论上、经济学来讲,东部发达、西部不发达,西部也有富人、穷人。如果我们想过更好的日子,也要让穷人过上更好的日子,这样才能提高所有人的生活水平。我们应该静下心来,想想怎么让更多的人享受到改革的成果,尽可能地改善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比如农民市民化,让社会更加公平。我觉得欧洲人、美国人意识到了这一点:如果中国不发达,美国的生活水平也不会提升到今天这个水平。中国发展起来了,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这些价值就会转移到美国、欧洲,道理是一样的。归根结底,这是一种文化、一种价值观。富裕起来的中国人或者有知识的中国人应该更加平和地看待社会,确定自己的幸福观。国家富强了,老百姓才能有幸福感、安全感,家庭和睦了,孩子快乐了,将来就会以快乐的心态生活地很好,为这个社会做出他应该做出的贡献。这样,“美丽中国”就又增加了一些内容。
洪振斌:拿房子来说吧,老百姓要改善住房条件,农村人要提高生活品质,要到城市买房,可是有的人拥有很多套房子,有的却一套也买不起。国家把大部分的投资都投到大城市,没有合理分配到小城镇,国家应该让老百姓知道城镇化进程中,美丽的小乡村也是宜居的地方。其实,一个国家也好,一个城市也好,发展需要一个过程,要实现“美丽中国”,需要我们所有人去努力。我想,“美丽中国”不仅要有大城市,也要有美丽的乡村、美丽的县城。在乡村,就应该建适合乡村环境的房子,要有不同的风格,要把建筑做的很优雅,像艺术品一样。当夜晚有星星的时候,这里的图景就像一幅画。当然,这样一种理想要在满足生活需要的前提下,逐渐过渡到精神层面,要国家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才能实现。
现在,人们普遍很浮躁,主要是大家追求的物质的东西太强烈了,原来穷怕了,这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非常紧张,因为竞争就会产生紧张。想想我们小时候,邻居之间,今天谁家缺点盐,就到隔壁要点,彼此相处很和谐。有时家里住不下,就跑到邻居家睡觉。现在,邻居之间都是大门紧锁。为什么?无非就是财。钱这个东西很可怕,没它不行,多了也不是好事。这些都要从教育上着手。对于国家来说,首先考虑的是怎样先把经济发展起来,改善人民生活。现在,到了应该冷静下来好好思考的时候了,城市发展到这个阶段需要有一个很好的环境了,如果有一天,乡村变得漂亮,环境变得优美,人也不那么浮躁了,中国美丽就实现了。
蔡义鸿:我觉得,价值观定位错了,这一辈子就白活了,如果把错误的价值观传给孩子,就是害了下一代。我们家五兄妹,四个兄弟一个姐姐,家庭的亲情非常好。但现在,由于是独生子女,亲情的缺失问题很突出,这对孩子的团队精神影响也很大。我常常让孩子多跟老家的亲戚接触,多联络、沟通,可是孩子不懂家乡话,语言又成了障碍。另外,独生子女制度也让养老问题成了许多家庭今后的难题。曾经和我在一个病房住院的老先生,今年七十多岁了,他跟我说,本来可以生两三个小孩的,但只生了一个。孩子因为脊柱受伤骨折,现在生活能自理,但当他一住院,家里乱套了。儿子和儿媳请了两天假照顾公公。上班后,老板说,如果认为这个地方不合适,就休一个月,意思就是让走人。没办法,老人只好自己照顾自己。他出院那天专门在医院食堂买了两份饭,一份中午吃,一份留着晚上吃。这两件事情都让我觉得,独生子女制度让家庭的亲情以及养老都出了问题。现在,这个制度是不是该放松了?我们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是过度放开,比如说家庭承包责任制,但是,把一头牛和犁分开的时候是没法耕田的。所以,计划和市场之间,该集体出现的时候还得出现,该市场化的时候就市场化。我希望,在今后制度的制定上,应该在亲情、家族文化、养老问题方面给予更多的考量。户口的问题也是一样。
4、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最让您感到和“美丽中国”吻合的或者感动的事件或现象有哪些?最让您感到与“美丽中国”背道而驰的是什么?
石彤:最近,通过使用微信,我觉得它传递的信息量非常大。其中无非体现了三种态度,一种是正能量的,一种是负能量的,表现社会的阴暗面,包括小道消息、不良信息,还有一种就是中间派,过好自己的小日子,记录生活的点点滴滴,晒晒孩子、晒晒老婆、晒晒风景。这三种态度可以折射出目前社会的现状,一种人是悲观的,一种人是积极的,一种人是所谓的中立派。“美丽中国”实际上要带动更多的积极的东西,去弱化或者尽量减少负面的东西,让更多的中间派向正能量聚集。这是我从微信得到的反思。从我自己来说,更多的是成为一个传播正能量的人,我也愿意跟这样的人群去生活、去交流,这样,自己生活得也比较愉快,比较有信心。
在自己的行业里,像我们是做新能源的,工作的领域里可以接触到更多跟“美丽中国”有关的东西。比如,中国的新能源现状比较惨烈,到底该怎么发展?从正能量的角度考虑,这是一个进步,是一个发展的过程。从负能量考虑,中国的新能源产业有很多企业倒闭了,支付不良了,欠债了。正能量的角度看多了,自己更有信心,有更多积极的因素,或者产生更多创造性的东西,去应对挑战,让更多的老百姓去应用新能源,不单是以前我们说的传统新能源的概念——太阳能热水器,可能未来我们的光伏产品等如何和建筑结合实现一体化,做出老百姓消费层面的电子产品,让更低廉成本和合适生命周期的产品进入到千家万户,这就是积极的、从正能量的角度考虑我们的行业如何去参与城镇化。否则只会越来越悲观,拿不出更多的动力来。
就我自己而言,就是如何让自己具备更多的正能量,并且把这种正能量带到工作、生活、家庭、交友圈子里去。
张寰宇:我觉得,每一个人都要有积极向上的精神,尽管负面的信息很多,而且也有很多需要我们去推翻或者批判的,但首先从自己做起,小环境的改善就是大环境的改善,小环境不稳定,大环境无从谈起。我以前在环保局工作。那个时候,我们的环保局长就提出要改革,要搞环保,把城市的电动车搬到郊区去。可是现在农村的污染越来越严重,有人比喻说,这是第二次的“农村包围城市”,这将让我们今后餐桌上的许多食品都受污染了。现在看来,这句话确实是应验了。现在,很多工厂搬到了农村,大量的土地受到污染,另一方面,大量使用化肥也加重了土地的污染。所以,我们不仅要引导自己,还要引导周围的人产生正能量。无论是价值观,还是正能量,最后都是殊途同归。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传统那么灿烂,我们要让它继续灿烂下去,比以前更灿烂,这样,我们的社会才能不断延续,变得越来越好。
蔡义鸿:讲到这个话题,我不得不说凤凰古城收费事件。在“美丽中国”的大语境下,这种收费政策的出台很不好,美丽的凤凰被毁了,挺可惜的,这件事情值得我们反思。这与当地的文化、中国的旅游业、城市的建设发展,以及中央提出的“美丽中国”都是背道而驰的。凤凰古城不是说不可以收费,主要是定价、政策制定、征求民意的过程中,和企业、商家、包括市民、媒体的互动做得不够,带来的负作用就是把凤凰古城的整体形象给毁了,对国家也有伤害。为什么收费说不清楚,据说搞听证了,但老百姓不认可。
石彤:其实可以换一个方式,让每一个去凤凰古城的人把自己当成凤凰人,提一条建议,给一份捐款,哪怕就像壹基金一样,做个公益基金,凤凰当地政府作为发起人,当基金有回报的时候,每一个捐助人的名字都会刻在所谓的册子上,既让大家很有面子,同时还能解决当地财政的问题。
邵念强:这件事首先是没文化,其次是没水平。像凤凰古城这样的旅游资源在中国太多了,比如乌镇、周庄,这是公共资源,政府是不能收钱的。看看世界上其他国家,比凤凰古城漂亮的地方多了,人家也没有收钱。像奥地利的普罗米洛夫,还有捷克老城,太漂亮了!全部是开放的,一分钱都不收。但是,当地政府没少挣钱,因为人们来到这儿就会有消费,有了消费,政府就冠冕堂皇地收到了税金,然后拿税金再去做资源的维护。
蔡义鸿:借着刚才石总讲到的微信,我讲讲我对于微信的感受。我一直关注微信,一是它发展快,记得微信推出三个月,用户就突破一亿人,半年突破两亿人,现在已经突破三亿人了。还有就是最近有关微信收费的新闻。不过,最终工信部明确表态不收费,腾讯也一直表态绝不收费。这个事件,从宏观到技术层面,再到竞争对手,感觉传递的都是非常正的能量,从QQ到微信,也让我觉得腾讯是一家很有责任感的企业。对于“美丽中国”来说,如果有更多像腾讯这样的美丽企业,给我们带来美丽的产品,我相信,“美丽中国”就离我们越来越近了。
石彤:关于微信,我认为,它实际上代表的是一种言论自由、言论民主的进程,代表的是一种把中国文化、中国元素国际化的进程。我个人认为,微信是让腾讯国际化的一个非常好的机遇。从政府的角度看,是希望腾讯作为中国的一面旗帜走向国际化,老百姓对它的希望是能够广开言路,所以微信是非常好的综合性平台,谁跟它都不冲突。我觉得这种趋势和方式代表着我们未来“美丽中国”实现的可能性。因为我们原来最担心的或者是中国最慎重的言路问题,通过腾讯,我们看到,报刊、报禁、书禁等等这些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了,腾讯已经通过微信这个渠道打开了老百姓了解真相的一个大门,带来了民主。就像我们做新能源讲的能源民主化,随着分布电源站,随着每家每户可以作为发电主体,每一栋移动建筑都可以成为一个发电载体,能源民主化就打开了。微信实际上也是开启了我们选择精神生活的民主化进程。只有真正的民主化进入到我们的生活,我们的精神层面才能真正地解放,“美丽中国”才能有精神层面的支撑。
邵念强:微信实际上是互联网技术和移动技术结合的产物,它把金字塔的世界扁平化了。这个趋势谁都阻挡不了。扁平的世界是互通的,大家沟通起来比较方便,金字塔的世界是封闭的、专制的。现在的中国领导人越来越开放了,我认为这是健康的。因为当一个国家的领导人越来越开放,也表明他越来越自信,自信就被认为国家健康。不要怕说坏话的人,让他去说,让更多的真实暴露出来,除非是国家机密。要有一个健康的心态,出什么事没有关系,只要能够正常处置。比如,矿难发生的时候,老百姓想知道的就是真相,其次,老百姓希望政府积极地处置、抢救,惩治责任者。如果掩盖真相,那么它带来的损失将远远大于公布真相。另外,中国的老百姓也越来越成熟了,不能随便忽悠了。所以,微信是从技术层面影响中国的政治,这也是“美丽中国”基础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