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本周一发布的《2012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透露出了农民工人口结构和行业分布的变化,这个为中国经济奇迹般增长默默贡献的群体,在中国政府谨慎推进城镇化之际需要得到更多关注。
统计局根据抽样调查结果推算,2012年全国农民工总量达到2.63亿人,比上年增加983万人,增长3.9%。
农民工在行业的地区间分布的变化,折射了过去中国制造业劳动力成本优势逐步丧失,以及房地产业在全国的兴起。
作为制造业发达的地区,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吸纳的农民工分别占22.6%和19.8%,分别比上年下降0.5和0.3个百分点。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的中部地区,制造业吸纳农民工比重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
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对劳动力成本敏感的制造业企业,诸如富士康等,开始向中部迁移。另一方面,内陆省份也在通过政策吸引本地劳动力就近就业。根据调查结果,跨省流动农民工所占比重继续下降。
报告还给出了另一种解释:中西部地区的农民工在东部地区务工生活开支较大、收入结余少,因此在中西部就业机会增加的情况下,农民工更倾向选择就近就业。
农民工收入增速普遍回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农民工收入趋同,不过大城市的务工收入水平和增加额都要高于中小城市。
从外出农民工的从业地点看,在直辖市务工的农民工人均月收入2561元,比上年增加259元;在省会城市务工的农民工月收入2277元,增加236元;在地级市和县级市务工的农民工月收入分别为2240元和2204元,分别增加229元和222元。
而从行业看,无论是东部、中部还是西部地区,农民工从事建筑业的比重都在逐年递增,该比例从2008年的13.8%上升到2012年的18.4%。收入水平较高的是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和建筑业的农民工,制造业和服务业收入较低。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40岁以下农民工所占比重逐年下降,由2008年的70%下降到2012年的59.3%,农民工平均年龄也由34岁上升到37.3岁。
这意味着,中国农村未来还能提供的青壮年劳动力已经很有限,如果按照这一增长速度,再过10年农民工平均年龄将接近45岁。
与此同时,没有参加过任何技能培训的农民工占多数,青年农民工参加农业技术培训的比例低。既没有参加农业技术培训也没有参加非农职业技能培训的农民工占比高达69.2%,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仅占10.4%。
不可否认的是,对于人到中年的农民工群体,随着年龄的增长,重新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能力已经下降。调查结果也显示,青年农民工接受非农职业技能培训的比例要高于年长的农民工。而对于年长农民工而言,也需要适应未来农业生产的方式。
虽然官方信息显示中国已经全面铺开保障性住房建设并投入巨资,但在连本地城市户籍、尤其是一二线城市的低收入家庭住房供给还存在巨大缺口的情况下,农民工群体很难分到一杯羹。最终外出农民工仍是以雇主或单位提供住宿为主。
以受雇形式从业的农民工,在单位宿舍中居住的占32.3%,在工地或工棚居住的占10.4%,在生产经营场所居住的占6.1%,与他人合租住房的占19.7%,独立租赁住房的占13.5%,有13.8%的外出农民工在乡镇以外从业但每天回家居住,仅有0.6%的外出农民工在务工地自购房。
除了住房外,农民工的基本社会保障也不乐观。雇主或单位为农民工缴纳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生育保险的比例分别为14.3%、24%、16.9%、8.4%和6.1%,比上年增长均不超过1个百分点。如果严格落实,社保缴纳对于雇主而言将是一笔巨大的、难以消化的开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