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计委大院”最后一隅,该不该保留
时间:2013-05-16 09:38:19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梁捷 

    去年10月,一封《保护“故园”呼吁书》张贴在北京三里河原计委大院幸存一隅的“北建委”宿舍门旁。几天后,一封以“居民”署名的《关于建筑文化遗产面临拆迁的情况反映》送交有关部门。今年3月2日,《北京晚报》发表了《计委大院那些年那些事》,讲述了计委大院的历史,被多家网站热转。

     计委大院宿舍的主院前些年已被大规模拆迁,幸存的建筑也正面临着同样的境遇。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央人民政府以北京西城区三里河为中心兴建了各大部委办公地,如国家计委、国家经委、商业部、国家统计局、财政部、国家科委、一机部、二机部、五机部等多个部门。在这些部门周边建成了机关宿舍,三里河一区被统称为计委大院。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机关宿舍多集中在机关所在地旁,就此形成了大院群落,如军队大院、煤炭大院等。而最具当代文化特色的要属计委大院了。我与一些同龄人就出生在这里,对这个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特色建筑群印象极深。

     计委大院始建于1953年。整体布局学习了前苏联街坊式住宅的“合围布局”——整个大院分割出若干个自然的小院落,小院落围绕着大院错落有致,别具特色。整个计委大院由211个楼门的三层住宅楼和29个楼门的四层住宅楼组成。可惜,在大规模的拆迁中,这个中苏风格交汇的宿舍建筑群体几乎荡然无存了。坐落在大院西侧一隅,有两个四层楼房的小院落,自成“四合院”,占地不大,方方正正的俗称“南建委”和“北建委”。“南建委”几年前被开发建成了高档酒店。而幸存的“北建委”保存得相对较好,却正面临着被拆迁的命运。

     作为大院文化的代表,笔者认为,计委大院应作为国家级文化遗产受到应有的保护:

     第一,从人文价值讲,计委大院值得保护。几十年中,这个大院陆续居住过许多名人,如著名经济学家孙冶方、薛暮桥、马洪等。“北建委”宿舍还在,居民们为保护这些历史文物,自发地为这几个楼门挂上了故居的牌匾。当年计委大院住着2000多名机关干部,这些干部中有中共建党初期就从事革命工作的资深老党员,有参加过两万五千里长征的老红军,有坚持八年抗战的新四军和老八路,有抗击日寇的抗联老战士,还有从朝鲜战场下来的中、高级指挥员……

     第二,从建筑文化角度讲,计委大院值得保护。计委大院包括“北建委宿舍”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著名建筑群,与原国家计委办公大楼互为配套,印证了上世纪50年代的北京建筑风格。“北建委宿舍”是目前保存相对完整的中苏式建筑群落。其建筑风格中西交融,建筑结构科学合理,屋顶采用中国民族传统风格,内用木梁结构,楼体采用西式设计,冬暖夏凉。从建筑文化讲,计委大院独树一帜,具有保留价值。

     第三,从建筑设计讲,计委大院值得保护。计委大院由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主持设计施工。计委大院是梁思成先生采用中西建筑风格交汇的产物,经历50多年各种考验至今完好。特别是经历了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考验,北京市同时期的建筑,大都在震后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损害,并进行了大规模的修缮和加固。而计委大院的建筑群体不需要维修和加固,被誉为50年代建筑样板楼。在加快城市化进程中,我们要保留这样的建筑群体,供后来的设计者研究借鉴和学习。

     文化遗产是历史传承的纽带,计委大院是北京市具有代表性的国家机关居住群,是北京城的特殊历史坐标,是不可再生的宝贵人文资源。它记载着共和国的发展历程,传承着值得珍惜的“大院文化”。计委大院所具有的文物价值、建筑文化价值、人文价值需要得到认真论证。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