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岁时随打工的父母来京。在北京上了9年学,却连一个北京孩子都不认识。从小学到初中毕业,他4次转学,始终无法有张安稳的课桌。他也想过回安徽老家农村,但是他说:“回不去了。”大多数在北京的流动儿童,最后的出路,不是早早辍学去打工,就是读个不要北京户口的职高混个文凭。(新闻链接)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正演得热火,那一番主要对大学及其就业生活的铺陈演绎,构思精巧,台词高明,虐心伤情,那诸多戳中笑点与泪点的渲染抓挠,甚至已悄然掀起了一波回忆青春的风潮。借这热潮,伤齿龙觉得,这骆锦强在北京的一番折腾,其实也很具代表性,完全可以成为外来人口被城市吞吐却不被消化的命运沉浮录,完全可以写成小说或者编成电影,名字或可称之为《致我们“融不入城市回不去农村”的青春》。
是的,他们融不入,这不仅体现在教育资源分配不公,求学经历折腾,所有的乡下人,在城市的出出进进,其最大的难点,就在于做不成城里人,其身份大致只是由农民变成城市贫民,他得到了表相的城市身份,但体会不到任何优越性,不能与城里人同享这座城市的居民福利,在求学、就医、就业、社保诸多方面都“低人一等”。
而且,他们也回不去,“村改社”、“宅基地换房”、“土地换社保”,“被上楼”等等激进城市化的操作,让农民土地被倒腾出来成为城市土地财政的资本,使他们没有了回去的退路,而二代三代农村子女对于农活的基本不接触,不熟悉,也使他们畏于再去脸朝黄土背朝天地刨食。
好吧,就让我借《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主题曲,为“骆锦强”填个词吧,对“骆锦强们”来说,这首歌可以这样唱——
他焦灼的脸,像天色将晚。
她拆开的辫,像心中火焰。
顽强的融入,以为此生运转。
坚韧的拒绝,将青春祭奠。
我皲裂的手,像冰冻的希冀。
你暧昧的眼,像雍塞的晕眩。
平权的向往,被无情解构。
同喝咖啡梦,已烟消云散。
疯了,累了,痛了,人间闹剧。
笑了,叫了,走了,青春无依。
良辰美景奈何天,为谁辛苦为谁甜?
这年华青涩逝去,却原地打转。
良辰美景奈何天,为谁辛苦为谁甜?
这年华青涩逝去,辜负了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