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政府近日正式出台《重点项目建设推进办法》,把重大项目建设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载体,建立“环境承载、资源代价、质量效益和科学布局”统筹并重的考核评价机制,今后重点项目将不再受到迁就和享受“特事特办”待遇。
在今天上午举行的专题新闻发布会上,陕西省常务副省长江泽林表示,此《办法》最大的亮点在于观念和思想的转变,一改过去上大项目、赶进度的效率发展模式,把项目质量的优良度作为核心考核要素。江泽林说,过去五年,陕西省重点项目带动投资增速连年保持在30%左右,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0%以上。而项目质量、特别是重点项目的质量决定着经济发展的质量。
按照新出台的《办法》,陕西把资源代价列为项目质量评估的首要标准。江泽林分析,环境评估对一个区域产业项目布局至关重要,总体区域环境评估和单体项目的环境评估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同样的项目在同一个区域在不同的布局下,对环境承载力的需求也不一样,优化区域布局旨在防止因项目建设带来的高资源负担和公众利益损害。据介绍,此次出台的《办法》把重点项目的优良度作为质量评价体系的重要“标尺”;考核体系从资源代价、排放总量、安排就业、财政税收、投资强度、综合带动等六个方面进行量化评估。其中资源代价,在整个百分制考评体系中占到四分之一的权重。
江泽林介绍, 如果有项目在质量考评后超过环境容量允许范围,陕西省政府就将对项目产能和生产技术方面提出量化要求,若这些问题在项目设计和前期规划阶段未达到要求,则不允许上马。江泽林举例说,仅一期投资就达100亿美元的世界单体最大的化工项目——神华陶氏项目,在陕已酝酿准备多年,该项目在环境评估方面严格把关,就排放总量中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二氧化硫排放量等4项重要指标在前期就有明确的刚性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