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3-04-17 10:35:36
来源:南方日报 作者:叶能军
眼下,全国各地都在探索如何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即将召开的高明一季度工作分析会,也将专门论及城镇化。
与顺德、南海镇街经济实力、人口规模相差不大,各镇街中心建成区成规模并形成组团内循环不同,高明城市发展一直以来是中心城区荷城街道“一家独大”,占据了全区企业数量、经济实力及人口总量的六成,城区以外的杨和、明城、更合三镇城镇化水平低、集中度不高,产业滞后于城市尤为突出。突出表现在三镇各自只有为数不多的街道,农业人口集中在农村、产业人口集中在工业园区、有消费实力人群集中居住在中心城区。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高明以10万元的人均GDP排在佛山乃至全省的前列,但同时却也是佛山乃至全省“最贫困”的地区之一。在革命老区扶贫开始前,高明49个老区村589户贫困户年人均纯收入不足2500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虽然扶贫后收入已有提升,但脱贫“牢固度”还明显不足。
这些数据的构成,既呈现了区域内城镇间发展差距,同时也折射城乡鸿沟和个体贫富分化。因而,笔者认为,杨和、明城、更合三镇应是高明未来城镇化的主战场,当中的核心不仅包括土地和基础设施的城镇化,更应包含户籍农民和外来人口的市民化。
土地和基础设施的城镇化高明近年一直在进行,在全区层面已实现全部行政村(居)100%通公交车和全部自然村(组)内巷道100%硬底化。具体到三镇,杨和镇借助毗邻中心城区以及两地交通一体化的优势,在城镇分工及产业协作等领域相互串联与激活,借此接收由中心城区传递的能量,在三镇中已显现率先崛起、冲刺高明区第二个特大镇的迹象;明城镇作为高明老县城,在城建规划与城乡统筹方面已具备建设特色小城镇的基础;更合镇借助产业转移及革命老区扶贫开发,学校、医院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有长足进步。
但从中央到省所提倡的城镇化绝不是见物不见人、兴城不兴业的冰冷式扩张,而是以人为本,造福百姓和富裕农民的城镇化。必须正视的是,当前高明由政府投入为主的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产品,其优质资源还集中于中心城区及市民,对农业户籍人口及外来人口的惠及还有待提高。
那么,如何在城镇化进程中逐步给予农民及外来人口市民化待遇?就给农民市民化待遇而言,笔者认为应通过推进农业产业化与购买社保相结合予以推进。当前,明城及更合的不少农村已呈现“空心化”趋势,留下的大多是老人及小孩,由此带来的是耕地的弃用及山地林地的低效利用。不妨借助正在进行的农村土地确权,引导农民摆脱小农经济,通过土地连片开发利用,培育一批区域化布局、产业化经营的特色农业块状经济和一批带动力强的现代农业生产主体,农民可以通过把确权土地出租获得财产性收入,有劳动能力者还可进入当中打工,从而获得比自己耕种还高的收入。同时,对那些没有工资性及经营性收入、到达老龄化年龄的农业户口由政府出资一定比例购买社保,使之能享受城市户口一样的退休待遇。
在惠及外来人口方面,逐步放开户籍限制已是大势所趋。如何让他们享有在子女教育、社会保障、医疗保障、参与社会活动等诸多方面享有均等化待遇,高明已需提前谋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