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口北”荒地5年变城镇
昨日的汉口北,一座座商品市场如大型商场一般明亮,六车道的马路上货如轮转,长途汽车站内,不时能看到拿着大包小包的外地客商。不远处,栋栋高层商住楼林立。
刘女士花半个小时,从花桥开车到汉口北酒店用品市场淘货,“我准备开一间小餐馆,过来碰碰运气,没想到该有的用品都有,很方便”。
她打算再去附近一些专业市场看看,找找家具,淘点便宜蔬菜,“路上这么多车,一点都不像新城区”。
多年前,她到附近探亲,连一条直达市中心的公交都找不到,“一眼望去,只有东一块西一块的菜地”,还差点在小径中迷路。
当时,这里只有很少一点住宅、别墅项目落户,其他工业类和物流类企业均不太“感冒”。“人家要来投资,水、电、道路等基础设施完全需要自建”。
黄陂区有人提出,在盘龙城发展南部经济带,极低地价也无法吸引企业入驻。
2008年初,卓尔控股打破这个僵局,投资100亿元,启建汉口北国际商品交易中心。
外界不是没有质疑。因为投资这块荒地,有2家合作银行停止了与卓尔的合作,卓尔不得不投入所有的自有资金。正是有了卓尔的率先投入和艰辛开拓,才造就了今天汉口北市场集群和物流枢纽区。难怪黄陂区汉口北物流枢纽区管委会主任廖传林说,“没有卓尔的坚持,就没有汉口北的今天”。
聚财气:卓尔“聚合效应”
聚合效应Polymerization effect,这个物理概念常常被借用到经济学上,讲的是企业成为品牌后,将得到资本、人才甚至政策的倾斜。同时,企业通过加强与供应商、后续企业的关系,聚合社会资源,产生“1+1>2”的规模效益。
在汉口北,这个效应在卓尔身上得到明证。
这5年,汉口北国际商品交易中心陆续建成300万平方米的鞋业皮具城、品牌服装城等近20个大市场,其中,包括义乌饰品、海宁皮革、桐乡毛衫等中国知名原产地市场。
在经过最初期的观望后,汉正街7000多名商户整体转移,商户营业额年年创新高。2012年,市场总交易额约150亿元。
其中,酒店用品城百万大单不断,已成为华中规模最大、成交最旺盛的酒店用品市场。同时,品牌服装城正打造为中国影响力最强大的服装集散中心之一。
在滚滚财气带动下。2012年,卓尔开建1000亩汉口北配套工业园,拟吸纳800家消费品加工企业入驻;扩大汉口北担保公司融资规模至10亿元,服务300多家中小商贸企业;投入5亿元资金,支持建设商旅酒店及交通等交易配套设施;联合新华社推出新华卓尔汉口北指数,成为内陆商品市场风向标。
从商品批发市场起步,卓尔控股的聚合能力持续发酵。
2011年10月,卓尔入主长江中游深水良港阳逻港,使汉口北得以“通江达海”,拥有了面向全国、通向世界的黄金物流通道。
除此之外,卓尔还布局宜昌转运港口、安徽铜陵港、上海临港码头,继续完善通江达海的港口物流体系及配送网络,加快建设以港口物流为特色的内需型现代物流平台。
去年末,卓尔控股联合中国储备棉管理总公司共同投资60亿元,建设构建中国规模最大的棉花现货交易平台中国棉花交易中心在天门市成功运营。交易中心正式运行以来,来自美国、新加坡和全国各地50余家棉商已上线交易。
武汉艺术品交易中心、武汉大宗商品交易中心等有影响力的内需交易平台集群正在筹划。
卓尔控股董事长阎志说,未来10年,卓尔控股将致力于成为世界领先的交易平台提供商和服务商,打造千亿级企业。
聚人气:一个产业兴起一片城
汉口北聚拢财气,最终给这块曾经的荒芜之地带来了人气。
目前,汉口北15大专业市场投入运营,总计1.2万名商户开门营业,成为湖北及中西部消费品市场形成较强辐射力的新兴消费品交易平台。
初步估计,按每家商户聘用的员工及拉动物流等环节用人测算,汉口北已带来了10万人流,每日进出。
“汉口北”市场群的商户有体会。最开始,哪怕招聘保安保洁,月薪不过400元也有村民愿意干。现在一个保安2000元,保洁2000千元,还请不到人。
有知情人士透露,从后湖到竹叶山,能请来的农民工都被纳入到“汉口北”的阵营里。
此时,由于市场群的兴起,汉口北周边的楼盘越建越多,旧貌换新颜后,吸引不少市民到此居住、投资。
由于汉口北的带动,2012年,黄陂区楼盘量价齐升。其中,汉口北大道沿线在售楼盘约10个,最受来自汉正街经营户和中心城区中等收入人群的欢迎,销售火爆。
张小姐刚刚在滠口街买房的,工作地点在汉口王家墩,今年年初搬到新房后,她开始了两头奔波的生活,上班一趟要花50分钟。
尽管上班很费周折,但他们中大多数人并不后悔在此买房。张小姐觉得,“当初买房子,也想到交通不方便,但中心区房价又实在贵,鱼和熊掌难兼得,等轻轨1号线建成就好了,到时候可以坐轻轨上班,当初买房也是看好未来的发展”。
扮演城市运营商 扛起区域崛起大旗
去年夏天,博鳌亚洲论坛国际咨询委员会委员、经济学家龙永图来汉出席论坛,参观了汉口北小商品城和卓尔第一企业社区。在他看来,汉口北大型商品交易平台,呈现一种有产业、有财气、有人气的健康城镇化模式,“卓尔在中国城镇化过程中的这种创新和尝试值得赞赏。”
5天前,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与金融学教授许小年在汉演讲时,专门提到他认可的城镇化路径:城镇化不是原因,是产业、市场经济发展的结果,首先要有产业的发展,把农民集中到人造的城市,使农民找到工作,这样的城镇化才是可持续和健康的。
武汉大学教授简新华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城镇化不是房地产化,需要有产业支撑,否则会唱“空城计”。有产业的城镇化,才会给一片区域带来税收、收入、人口聚集度。
汉口北的6年创新发展,与资深经济学家的观点不谋而合,通过适应需求激发产业集聚,再引来人力跟进,最终在汉口的北部兴建一座卫星产业城。
事实上,卓尔控股在汉口北新城崛起中,扮演着“城市运营商”的角色。和一般的房地产开发商相比,城市运营商在内涵和外延上都有很大的突破和超越。汉口北的运作,已经从常规地产向城市层面迈进,从大盘开发向区域经济延伸。
如果把汉口北城市运营比喻成一部性能良好的机器,那么卓尔是机器的内核。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经济学家的异口同声,经营户投资客的一致看好,在卓尔控股的整合下,汉口北的声音整齐划一,达到了城市运营的“双赢”。
聚名气:“汉口北模式”复制到中三角
汉口北几乎每天都要接待数批来自全国各地的学习考察团。 一个月多前,长沙市开福区委书记李蔚率领区内党政领导一行,考察卓尔汉口北项目。经过一番实地走访,他留下一句话:这里是平台建设和产业发展的典范”。
李蔚来汉不是走过场,他是来看一看留在自己辖区内一个大项目的未来:声名在外的卓尔走出湖北,在开福区建设湖南首个项目长沙总部基地,并拟再投资60亿元, 建设占地2000亩、相当于缩略版的“汉口北”国际商贸城,打造大型高端综合商贸物流集群。因为快速推进、功能独特,卓尔发展(长沙)有限公司被评为开福区年度产业投资先进单位,并获得二十万元奖励。通过这个“缩略版”,汉口北的成熟开发运营经验复制到长沙,快速高效形成辐射湖南及西南的消费品集散中心。
在卓尔看来,好的产业项目,具备可复制价值,助推区域经济发展,“中三角”战略为卓尔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空间。“除长沙项目外,我们还成立专班赴南昌、合肥及省内的襄阳、荆州等长江中游城市调研,筹划建设汉口北分销平台。相信不太久,汉口北模式就会在中三角开花。”
本月,轻轨1号线延长线开始铺轨,到年底,市民从长江二桥到黄陂汉口北只需25分钟,汉口北与武汉中心城区实现“无缝对接”。
作为经济“风向标”的轨道交通线,为何绕开黄陂传统意义上的“城关镇”,率先进驻汉口北?
爱逛街的市民总能想出一、二个答案,比如,这里有市场群,人气旺,需求足……
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时间如果倒回2008年,轻轨绝对“看不上”汉口北那样一片荒地。
5年来,汉口北通过建设大型商贸平台,聚财气、拢人气、造名气,在荒地中建起一片城镇,为快速城镇化提供了一个健康的实践范本。
在汉正街外迁大潮中,大部分商户已在汉口北国际商品交易中心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