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城市化与文物保护要善做“加减法”
时间:2013-04-14 12:56:13  来源:番禺日报  作者:何 高 
    近日,济南“万人坑”遗址进行商业开发,成为舆论焦点。据报道,每年清明节,济南琵琶山下的“万人坑”石碑前,都会有不少日本老兵千里迢迢来“赎罪”,祭拜当年杀害的遇难者。但今年,他们远道而来,却发现“万人坑”的石碑不见了。据了解,“万人坑”遗址土地将被开发成商业住宅,开发商嫌石碑“碍眼”将其清走。(《新京报》2013.4.10)

  当前,随着快速城市化的到来,在钩机、铲车等钢牙铁嘴的野蛮啃噬下,一些单体文物被破坏,一些历史建筑被摧毁,一些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地段永久消失,一些历史文化名城名存实亡,即使有些历史文物得以幸存,其周围环境也遭到了严重破坏,无法修复。其结果造成一个地方的文脉断裂,一座城市的历史失忆。可以说这次“万人坑”拟建商业楼事件只是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个微观缩影而已。

  城市要扩张,经济要发展,做好加法理所当然,但历史文物也要保护传承,不能尽做减法。科学规划,合理加减,并在加加减减中求得动态平衡,才是我们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

  就拿济南“万人坑”事件来说,此地记录的是一件重要的历史事件,侵华日军在1940年至1945年占领山东期间,将逮捕或俘虏的抗日军民杀害于此,形成“万人坑”,这是日军侵华的历史铁证。作为济南市“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当地政府在文物保护上一味做减法,将“万人坑”等地段让位给开发商建楼,这是对历史的不负责任,也是对勿忘国耻的亵渎。

  在当前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城市化与文物保护,确实很难做到两全其美,不可能把所有的文物全部保存下来,有时必须做出取舍,这是无须置疑的。但各地的主政者必须有一个清醒的头脑,那就是作为城市记忆和国家记忆的历史文物,具有不可再生性,一旦失去,将要接受永远失去的痛楚。因此,不能为一时利益或政绩冲动,而成为当地城市发展史上的罪人。有些地方政府,自以为聪明,拆旧建新,拆真建假,到头来,连普通游客都骗不了,看完之后恶心不已,成为一堆浪费资源的历史垃圾。

  推进城市化,建设新城区是做加法,但当城市化车轮抵近历史文物地段时,不妨自觉做做城市化的减法,而调头做做文物保护的加法,多支持些财政拨款、多筹集些社会资金,大力推动历史建筑或文物的修缮与开发工作。客观来看,做好文物保护工作,不但不会影响城市化,还会增加城市化的文化底蕴,这就好比北京城需要古胡同、上海大都市需要旧民居,纽约、东京等世界级都会圈需要低矮平民区一样,历史文化永远是城市化不可或缺的关键一环。

  其实,城市化与文物保护并非矛与盾的关系,也是可以相融共生的,对历史建筑文化地段进行市场化运作或商业开发,以弥补财政投入的不足,是现代国际的通行作法。当然,商业开发必须是良性的,只能是在“保护第一”和不改变文物本身用途的前提下进行。另外把历史地段开发成公共服务场所,如设计成游园绿地、小型广场、或博物馆式的群众文化场所,也是一种很好的选择。

  今天就是明天的历史,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文化遗产需要代代相传,城市化不能以牺牲文物保护为代价,我们也不需要那种割裂历史的畸形城市化发展。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