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前夕,墓园土地问题再次引发关注。日前民政部发布的“殡葬绿皮书”指出,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型城市很多公墓都出现墓地紧缺,开始限售墓位。据统计,上海公墓面积仅剩下2000亩左右,为买墓地,部分市民在墓园半夜排队守候。(4月2日《新闻晨报》)
大城市墓地紧缺应该说充满必然,动辄过千万人口,土地供给本就困难,而相对于土地占用一次性,人口具有再生性,哪怕墓地占有的面积再小,假以时日必然也会突破极限。因此,对于城市殡葬来说,墓地紧缺的形势只会越来越严峻,根本的出路必然是走节约型和“零占地”的殡葬道路。
问题很突出,办法也不缺少。比如,树葬、海葬等绿色环保殡葬形式以及壁葬寄存等节地模式,事实上都可行。但是,效果并不理想。譬如,上海市壁葬寄存既节约土地,又节约支出,使用率都不高;而上海、广东等地开始对海葬等给予奖励,目前的效果还没有显现出来。当然,公民观念的转变需要一个周期,不可能一蹴而就。
城市墓地紧缺期待殡葬观念转变,但是需要转变观念的不止是居民本身。首先,墓葬是一个风俗,入土为安的观念根深蒂固,有一定的惯性,必须承认它的长期性。其次,墓葬也是衡量社会公平的一把尺子,厚葬甚至墓地的奢豪,某种意义上延伸了公民财富地位的比拼,“死且不平等”,助长了墓地差异化、大型化的风气,单纯靠居民意识的自我提升,是难以改变的。第三,墓葬之于亲属与子女,有根的意义,承担着追思逝者,教育后代的功能,作为文化传承的载体,亦需要方式上的替代或者改良。
城市墓地紧缺挑战的其实是城市管理的难题,倡导居民移风易俗是正道,但是管理富于人性,能够助推观念转变才是关键。一方面,要强调居民殡葬权益的平等性。既让墓地回归公益地位,有序控制墓地规模,节约型墓地要占到绝大比例,尤其需要根治以赢利为目的的墓葬催生出来的攀比风气;另一方面,要增强城市的归属感。把城市当做居民共有的家园来打造,积极为树葬、海葬创造条件。比如,规划发展一批公益林与公益岸线,完善管护机制和祭奠条件。此外,还可以以城市的名义建立逝者信息库,收录逝者的相关信息、生平事迹、殡葬方式、落葬地点等等,供后人查询与祭拜,把居民与城市的历史联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