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笼罩中国百万平方公里国土的雾霾,让人不禁联想到西方工业化过程中曾遭遇的严重环境问题。显然,寻求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每个国家前进过程中必然面对的难题。
“中国应吸取美国等发达国家曾发生严重污染事件的教训,借鉴这些国家的治污经验,避免走它们走过的弯路,”美国洛杉矶县域经济发展公司首席执行官比尔·艾伦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
直面危机,突破重“霾”,把握机遇,鼓励科研,完善制度,立足民间……如何寻求环境友好型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美国专家给出各自建言。
污染并非中国特色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1943年7月,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南部城市洛杉矶遭到“烟雾”袭击。加州理工学院多名教授回忆说,当时在学院里生活数月的人甚至不知道几英里外有座高山,而被称为“杀人尘”的空气污染物使不少人罹患疾病甚至死亡。到上世纪60年代末,美国经济处在战后飞速发展中,无秩序的工业开发在多个地区引发环境问题,促使当时的美国政府和民众反思环境代价。
“中国应采取积极措施,避免类似洛杉矶烟雾和英国伦敦严重空气污染事件的发生,”加州理工学院空气污染问题专家迈克尔·霍夫曼教授说。
加州理工学院环境问题专家里奇·弗拉根教授说,如果不尽快采取有效措施,中国的空气污染问题将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造成不良影响。
全球愿景 建立范本
弗拉根认为,应对环境问题是全球性挑战,没有国家可以独善其身。空气中的污染物微粒会随空气流通而蔓延,污水也会在全球水循环体系中影响其他国家。因此,追求“美丽中国”不仅是中国自身的需求,也将为全球环境作出贡献。
弗拉根指出,建设“美丽中国”还能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环境保护的范本。对发展中国家来说,西方发达国家在环境污染治理方面的大量先进技术过于昂贵。
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空气污染治理还处于相对落后阶段,科技贡献率较低,转变生产方式、调整能源和产业结构非一日之功。中国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发展治理污染和保护环境的技术,将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借鉴意义。
直面质疑 突围重“霾”
严重的空气污染问题让中国不断面临“美丽”质疑,但中国并没有回避。
霍夫曼认为,直面危机、质疑和批评正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艾伦说,从PM2.5实时监测实时公布,到“煤改气”在中国多个城市展开,再到建设“美丽中国”的集结号,中国正在为改善环境不断努力。
弗拉根指出,中国应鼓励从事人类活动与环境关系等研究的科研人员评估和研究环境问题,这有助于找到问题的真正原因,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还可迫使造成污染的企业和机构
接受公众和舆论监督。“中国的民间力量同样不可忽视,非盈利组织的作用不可低估,”他说。
南加州政府联合会负责空气质量问题的官员乔纳森·纳德勒说,美国在治理环境污染的过程中,曾颁布多项立法和修正案。霍夫曼认为,制定、加强和执行相应法律法规也是中国治理污染的必要途径。
要解决环境问题,最重要的是政府、企业以及民众都能给予足够的重视。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环境问题专家翁玉林教授说,尽管控制空气污染成本很高,但事实证明,如果各方进行联动,环境污染问题可以得到较大改观。
专家认为,尽管中国面临环境问题带来的严峻挑战,但建设“美丽中国”,寻求生态、生产和生活的平衡,将给中国在新能源产业、绿色经济和科技研发方面的发展带来巨大机遇。
此外,“美丽中国”在推动未来产业变迁、生产模式转变,以及节能环保投资的同时,还将推动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郭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