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交通运输部举行发布会通报交通运输经济运行情况
时间:2013-03-22 14:46:09  来源:交通运输部网站 

d182e3f895413522c725231fc626aa1e.jpg   

    【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何建中】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朋友们,大家上午好!很高兴又和大家见面,也欢迎大家来参加今天交通运输部的例行新闻发布会。

    全国两会刚刚结束,我想大家最近跑两会非常辛苦,两会期间,有关交通的热点话题,应该说也报道得非常充分,今天应该没有更多需要问我的。我想先跟大家通报一下今年前两个月交通运输经济运行的基本情况,也愿意回答大家感兴趣的问题。

    今年前两个月,交通运输经济运行的总体情况应该说是平稳的,公路、水路客货运量在稳中有所增长,但是增幅相对于去年同期略有下降。港口货物的吞吐量增长幅度较快,特别是外贸货物的进港量增长的幅度增大,交通固定资产投资延续了去年负增长的态势,但是降幅相对来说要缓和一些。安全生产的总体情况基本稳定,特别是在春运期间,道路运输安全重大事故明显减少,总体上比较平稳。

    【何建中】具体来讲,可以通报一下几个方面的数据。

    第一是公路、水路客货运输的数字情况。1到2月份,公路客运量和旅客周转量分别为63.1亿人和3339亿人公里,同比分别增长5.7%和6.6%。这个增长速度较去年同期分别放慢了3.7个百分点和4.3个百分点。水路客运量和旅客周转量分别是3657万人和10.3亿人公里,客运量同比增长1.3%,增长的速度较去年同期放慢了6个百分点,旅客周转量同比下降了2.1%,增速较去年同期也放慢了5.4个百分点。

    公路的货运量50.2亿吨,同比增长10.9%,增速放慢了2.3个百分点;公路货物周转量9075.5亿吨公里,同比增长12.4%,增速回落了2个百分点。水路货运量7.1亿吨,同比增长9.8%,增速放慢了0.8个百分点;水路货物周转量13047.2亿吨公里,同比增长6.2%,这个增速较去年同期放慢了10.9个百分点。

    【何建中】第二个方面的数字情况,港口货物吞吐量的情况。1到2月份,规模以上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16.1亿吨,同比增长11.2%,增速分别比去年同期加快了4.1个百分点,比去年四季度加快了1.8个百分点。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5.3亿吨,增长10.5%,比去年同期放慢了1.3个百分点,比去年四季度加快了4个百分点。内贸货物吞吐量10.8亿吨,增长11.6%,增速与去年四季度基本持平,比去年同期加快了6.6个百分点。

    这里面有几个数据值得关注,1月份,港口煤炭外贸进港量达到2866万吨,同比增长41.6%,这个创造了历史记录;1月份,港口原油的外贸进港量2477万吨,同比增长8.4%,这个增长的速度比去年同期加快了5.8个百分点;1月份港口进口的铁矿石7604万吨,同比下降了2.5%,但铁矿石的进口量可以说仍然处于高位。

    1到2月份,规模以上港口的集装箱的吞吐量2792万TEU,同比增长9.5%,这个增长的速度分别比去年同期和去年四季度加快了0.9和0.7个百分点。

    【何建中】第三个方面的数据情况,是交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情况。1到2月份,完成公路、水路交通固定资产投资908.8亿元,同比下降5.1%。刚才我说是延续了去年同期负增长的态势,但是降幅较去年同期收窄6个百分点。其中公路建设完成投资779.6亿元,同比下降9.3%;高速公路完成投资440.1亿元,同比下降21.5%,前两个月高速公路投资的降幅是最大的;国省道建设、农村公路的投资增长比较快,分别增长14.3%和15.1%;内河建设和沿海建设完成投资54.9亿元和66.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3.2%和55%。

    因此,从总体上分析,交通运输经济运行是稳中有进,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刚才我提到交通固定资产投资尽管总体上下降了5.1%,一个是下降幅度收窄6个百分点,另外在投资的几个类别当中,除了高速公路的投资降幅超过20%,国省干道、农村公路的投资增长超过14%和15%,内河建设和沿海建设的投资增长分别达到53%和55%,所以应该说投资结构的优化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另外,安全形势稳中趋好,因此总体判断,交通运输经济发展的态势还是平稳有序的。

    【何建中】这是我跟大家介绍的前两个月交通运输经济运行的情况,下面我愿意回答大家感兴趣的问题,现在可以提问。

    【中央电视台记者提问】我是中央电视台记者,3月14号的时候,中国铁路总公司挂牌成立了,大家现在非常关注的焦点是由交通运输部管理的国家铁路局什么时候能够挂牌正式成立,另外它的职能是什么。还有大家非常关心铁路票价会不会和公路、民航有一个联动。最后请您帮我们整体梳理一下交通运输部在这次大部制改革当中有哪些具体的举措?谢谢。

    【何建中】新一届国务院成立之后,第一次常务会议已经研究了国家铁路局“三定”方案,应该说很快就会公布国家铁路局主要职责。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中,事实上已经明确规定了国家铁路局的主要职责,那就是负责拟订铁路技术标准、监督管理铁路安全生产、运输服务质量和铁路工程质量等。

    组建大部制的交通运输部以后,公众比较关注几种运输方式之间会有一些什么样的联动,我觉得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方案当中,对交通运输部所确定的职能有一个很重要的表述,就是要统筹规划铁路、公路、水路、民航发展,加快推进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

    至于说到这几种运输方式的票价,公路运输特别是客运是政府指导价,由市场机制来调节,航空运输基本是市场调节,我觉得铁路的票价应该由有关部门加强监督,但是作为铁路总公司,企业应该有相对的经营自主权。

    【何建中】人大通过的改革方案,对交通运输部来讲,应该是一个新的交通运输部,我们也把它作为一个新的起点,特别是要做好加快推进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这篇文章,尤其是按照这次改革的重点,就是要转变职能,这也是国务院机构改革的核心要求。同时,我觉得关键在于简政放权,最主要的目的是在于提升服务。所以简单地说,新组建的交通运输部,应该把转变职能作为核心,把简政放权作为关键,把提升服务作为我们改革追求的目标。

    按照这样一个总体思路,交通运输部已经成立了深化改革和转变职能的领导小组和专门的班子,部长亲自挂帅,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从总体上做好改革的顶层设计,统筹规划引领,深化大部制改革的具体方案,完善制度、法规和标准体系,发挥科技支撑和创新驱动的作用,研究储备发展政策,进一步细化深化改革的方案和具体举措。

    今年我们将从几个主要的方面来推进和深化改革。一个就是从总体上要研究转变职能的总体方案,按照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和要求,落实好主要任务的分工和责任。

    【何建中】第二个,按照新的“三定”方案的要求,进一步调整和完善交通运输部机关的管理职能,特别是在简政放权上要有一些实质性的动作。

    第三个,深化交通运输行政审批事项的改革。目前,交通运输部有65项行政审批事项,我们将在这一次深化改革和转变职能过程中,按照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和要求,进行分类研究,哪一些应该取消,哪一些应该改变方式和转变职能,哪一些应该下放层级,最近已经组织了专门的班子正在认真研究和细化这个方案。

    第四个方面的重点改革就是要深化公路管理体制改革。我国现在公路总里程超过400万公里,改革的主要目标就是要明晰公路建设、管理、养护的责任,从体制和机制上加以完善,真正地使公路可持续、健康的发展。

    【何建中】第五个方面的改革就是要深入推进交通行政执法管理体制的改革,回应公众比较关注的交通运输领域的执法问题。真正地从建设法治政府部门、推进交通运输依法行政的需要,从体制机制上进行完善和改革,切实做到文明执法和规范执法。

    第六个方面就是要加大交通运输领域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管理体制改革。特别是要研究建立特许经营的管理制度,进一步放宽民营资本进入交通运输建设市场的要求。特别是组建新的交通运输部以后,应该统筹研究整个交通运输建设领域如何进一步对外开放,如何进一步引进社会资本,通过特许经营制度的建设和完善来推进交通建设投融资管理体制的改革。

    第七个方面就是要大力推进综合运输体系的建设。特别是要从规划引领的角度,统筹铁路、公路、水路、民航的协调发展,在统筹规划上做好工作,真正地发挥好各种运输方式的比较优势,提高综合运输的效益和效能。今年的重点一个是完善和调整好综合交通运输的规划,要加快推进出台国家公路网规划,进一步研究制订综合运输枢纽规划。特别是在大中城市发挥好综合运输枢纽的作用,切实满足出行者 “零换乘”和“无缝衔接”的要求,进一步促进城乡交通一体化的发展。同时,要加大对西部地区和老少边穷地区农村公路建设支持力度,使综合运输的发展当中,既有满足较高层次服务的国省干线,也有满足普遍服务的普通公路,更应该强化农村公路和城乡交通一体化的发展,使交通运输的发展更好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也使新的交通运输部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去开创一个新的局面,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出行提供更加安全、更加便捷、更加高效的交通运输服务。谢谢!

    【光明日报记者提问】我是光明日报记者。关于收费公路的问题,社会一直比较关注,近年来交通运输部会同有关部门开展了公路清理专项工作,今年有一部分收费公路即将届满,这些公路是否继续收费,我们将采取什么方式降低百姓的出行成本?

    【何建中】收费公路专项清理工作仍然在继续进行,对于刚才记者所关注的即将到期的收费公路,应该严格按照《收费公路管理条例》的规定,到期以后停止收费,交通运输管理部门有责任加强这方面的监管和落实。

    事实上,专项清理已经针对这个问题加大了整改力度,要从根本上解决好这个问题,需要我们从法规上、管理制度上和监管责任上进一步完善和落实。最近,交通运输部正会同有关部委研究对《收费公路管理条例》进行修改。修改的主要目的是回应社会公众对收费公路问题的关切,同时,也是落实好去年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确定的降低流通费用10项政策措施中的要求。一是要进一步完善收费公路通行费标准的形成机制,二是要建立好特许经营制度来加强监管,三是要实施更加透明的收费公路信息公开制度。这有利于社会公众和管理部门加强对收费公路的监管力度,也使经营者和管理者能够进一步明晰权利、义务和责任,从根本上完善收费公路政策,使公路的发展朝着健康、可持续的方向推进,谢谢!

    【人民日报记者提问】我是人民日报记者。我想问关于打车难的,大家很关注,今年两会杨部长透露交通运输部会出出租车管理方面的新招,不知道新招具体是什么呢?谢谢。

    【何建中】解决打车难,一方面是要落实好所在城市主管政府部门的责任,另一方面,作为交通运输部,也有指导城市客运发展的职责。2008年大部制改革以后,交通运输部在指导城市客运的管理中,就出租车的管理,从制度层面和管理规范层面出台过一些具体办法和要求。比如出台了《出租汽车服务质量信誉考核办法》、《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管理规定》、《出租汽车运营服务规范》等等。同时2008年,在国家层面也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管理促进出租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的通知》,这些文件在一定程度上对出租车规范管理起到了指导作用和促进作用。

    但在当前现有的条件下,要解决好打车难的问题,我觉得可能要从服务方式上做一些改革和调整。现有出租车的服务方式无非就是那么四种,我们打车也能够感受得到。一个就是巡游,也就是招手停车,目前这是最主要的方式,几乎占到百分之六七十。第二种方式是在站点候车,比如说在机场、车站,出租车停在那儿,人们可以在那里候车。第三种就是电召,现在我们比较推崇,打电话预约。还有一种就是包车,比如说我住在一个小区,正好附近有出租车司机邻近住,上下班时间跟他基本吻合,可以有个临时的协议,还有就是长期包车。

    我说转变服务方式,目前从政府管理部门角度,比较推崇或者说支持发展的有两种方式,一种就是电召,再一个就是站点候车。这两种方式我们正在从政策支持和规范管理的角度做一些工作,出台了一些新的办法和措施。我想,这可能就是你刚刚提到的新政。比如说在支持和发展电召方面,交通运输部从2011年开始,开始推进城市出租汽车服务管理信息系统试点工程,实际上就是建设一个终端、三个中心。所谓一个终端就是每个车上有车载的终端,作为管理部门建立三个中心,一个是监控指挥中心,主要从出租车营运状态、安全方面进行监管,第二个是数据资源中心,有出租车的总体情况,包括服务评价、质量考评的历史记录等。再有就是电召服务中心,通过这个中心信息系统可以推进电召服务。

    目前分两批在30个城市开展试点示范,像北京、上海都在这30个试点示范之列。从第一批15个城市的示范工程建设来看,总体状况还是比较好的。今年初,部里专门发了《关于规范发展出租汽车电召服务的通知》,在电召的形式上,可以通过网络、手机平台等方式进行推广,另外对电召服务的收费标准、主管部门的监管责任等方面都提出了要求。在这个基础上,下一步要在全国地级城市进行推广。

    【何建中】我们说打车难,实事求是地讲,公众也有一个误区,好象觉得出租车太少了。我要说一组数据,大家可能就能明白。北京、上海和广州这些都是特大城市,目前北京大概是每千人拥有4辆出租车,上海是2.2辆,广州跟上海水平差不多,这是一个数据。第二个是,出租车客运量占整个城市总的客运量比例,北京大概是8.8%,上海是18.2%,广州是13.8%。 第三个数字,出租车里程利用率,目前这三个城市大概都在百分之六十到七十。

    以上这三个数字,即千人拥有出租车的数量、出租车在整个城市客运量中所占的份额、出租车里程利用率,北京、上海、广州跟发达国家的特大城市比较,这三个数字是相近的,而且处在相对饱和的区间内,所以单靠增加出租车的数量,并不能解决打车难的问题,必须要从其他管理方式上来采取措施。而且单一增加出租车的数量,从减少排放、减少污染、解决拥堵上看,都是一个负效应。

    所以作为交通运输部,有指导城市客运的职责,我们有责任配合地方政府从管理方式创新上下工夫,切实解决好老百姓反映的打车难的问题。谢谢!

    【中国交通报记者提问】您好,我是中国交通报记者。交通拥堵是大中型城市的通病,关于这个问题的讨论,网络上和社会上一直没有停止过,我想了解一下交通运输部针对这个问题,有没有什么举措缓解或者化解,谢谢。

    【何建中】大家对打车难、交通拥堵比较关注,刚刚问了打车难,现在又是拥堵。

    解决城市拥堵确实是个难题,世界各国都有解决这些问题的经验可以借鉴,发达国家事实上也都经历过这样一个阶段和过程。从交通运输部管理职责的角度,要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致力于发展城市公共交通,作为最主要的手段来推进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解决。去年底,国务院出台了一个文件,就是《关于城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指导意见》,目前交通运输部正在会同国家有关部门研究制定落实国务院文件的一些具体措施和细化方案。目前来看,真正把公共交通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我个人觉得还是有差距的。

    要进一步优先发展城市公交,一是从优先理念上要加强。首先要意识到城市交通引领城市的发展,应该有这种意识。要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就应该在财政投入上优先,在路产路权上优先,在公交发展政策上优先,我觉得要从这些方面来确立优先的理念。

    【何建中】第二个,要完善公共交通的基础设施网络。要想别人乘坐公交车或者选择公共交通出行,首先是要便捷,通畅,能够通达,我们说叫零换乘,首先要在基础设施网络上能做得到。

    第三个,我觉得就是要加强法规标准体系的建设。我们现在正在配合国务院有关部门大力推进《城市公共交通条例》的制定工作,把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一系列国家层面的原则和政策,用行政法规的形式固定下来,真正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来解决公共交通发展的问题。

    再一个方面就是要优化公交营运管理,特别是在服务质量、安全、应急保障和营运线路、网络的合理化和可行性方面,要进行优化,真正让出行者比较便捷地去选择公共交通工具。

    当然,我们还要倡导绿色低碳出行,只有少开车或者说少开私家车,才能有效地减少城市的拥堵。比如我们感受到春节期间北京的交通比较畅通,就是因为车少。我们大力推进以轨道交通为主导的城市公共交通发展,把地下、地面和地上立体交通网络完善起来,另外,把其他运输方式和城市公共交通有效衔接起来,我们出行当中选择公共交通出行就会更多一些,我们开私家车出行的频率就会减少一些,我想这个城市的拥堵问题就会得到大幅度的缓解。谢谢!

    【中国青年报记者提问】我是中国青年报的记者,我想提关于大部制改革的问题。老百姓经常把机构整合和职能转变比喻成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交通运输部推进职能转变具体打算怎么做?可不可以以民航局和邮政局的例子,说明我们这些年的工作遇到的困难和取得的进展,谢谢。

    【何建中】实际上大部制改革,我刚才讲得比较多。这次大部制改革是2008年大部制改革的深化,这个改革简单地说就是“三句话”:核心是转变职能,关键是简政放权,目的是提升服务。所谓的简政放权就是要向市场放权,真正地激发企业和企业家的创造热情。向社会放权,就是要调动社会组织的积极性,让社会组织来参与社会管理。作为政府,怎么去提升服务,我觉得关键就是要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

    秉承这样一个要求和理念,交通运输部将以这一次大部制改革为契机,在职能转变上下功夫。前面我说了今年有六七个方面的重点改革,其中有几个都涉及到你所问的问题。比如说,我们针对现有的65项行政审批事项进行分类研究,真正做到依法依规、按照向市场和社会放权的指导思想,提出哪一些应该放给市场或者由市场资源支配,有一些转移到行业协会、学会,用社会组织进行调节,达到简政放权的目的。

    至于说统筹铁路、公路、水路、民航发展的职责,特别是部管国家局,国务院有文件、有法律依据,我们将按照国务院关于改革的统一部署和要求,依法依规实施管理,本着促进综合交通运输发展的要求,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比较优势,提升综合交通运输的效益和效能。谢谢。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提问】我来自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刚刚过去的春节是第二次重大节假日实行小客车免费通行的日子,我想问一下运行的情况如何?还有半个月就到清明小长假了,小客车免费通行政策是否有调整,交通运输部怎样部署?谢谢。

    【何建中】清明节确实快要到了,重大节假日小型客车免费通行政策已经实施了两次,在大家的支持下,特别是各类媒体充分报道,给予理解和支持,我们觉得一次比一次好。从落实这项政策的情况看,交通运输部门也进行了有效的评估,春节期间,应该说比去年十一黄金周实施的总体效果要更好一些。有关这方面的情况,在春节后交通运输部新闻办已正式对外发布了消息。总体上说,客运量没有去年十一黄金周那么多,平均每天交通的流量大概在1640多万辆次,是去年国庆长假的近70%。在春节期间,七座及以下小型客车的流量占高速公路出口交通总量的92%,所以我觉得小型客车在重大节假日免收通行费的政策是有吸引力的。全国收费公路累计免收7座及以下小客车通行费近40亿元,达到39.32亿元,特别是集中在十个大的城市和30个旅游风景区,车流量更大。

    清明节快到了,按照国务院的文件规定,也属于四个实施免费通行的节假日之一,交通运输部门将按照国务院去年37号文件规定的要求,严格落实好文件精神,或者叫认真落实号文件精神。

    第二个,我们将在总结前两次重大节假日免收小型客车通行费的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好免费通行的管理和服务,一些好的做法也将会延续。清明节期间,可能从部里的角度,不一定再统一发文件去规定,因为国家已经有文件,现行做法和办法也发过通知。最近,有几个省也已经开始公布本省实施的具体时间规定和要求,这个都是按照国务院文件规定要求去落实的。当然,我们从监管服务上要重视和进一步加强,特别是做好各收费站点的车辆分类引导、监管和服务工作,做好沿线服务区的服务和管理工作。另外,也做好我们路网中心的监控和信息通报、应急会商的保障工作。所以我想应该总体上按照国务院文件的规定要求,延续过去的做法,总结好的经验,加强行业的监管,提供更好的服务,使这一项政策落实得更好一些。谢谢!

    【中国水运报记者提问】我是中国水运报记者。今年全国两会上,很多代表委员提出要加快促进海运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希望政府出台相关的扶持政策,能否介绍海运发展国家战略的基本情况,交通运输部下一步会有怎样的举措?

    【何建中】全国两会期间,确实有很多代表委员在海运发展方面纷纷提出建议和意见,我部在两会后也收到了这样的提案议案。我们已经跟国务院有关部门进行了研究,但目前国家战略尚未正式出台,因此我无法说得很详细。

    但是目前航运业的发展确实处在低谷时期,特别是海运业。今年前两个月,波罗的海干散货价格指数(BDI)平均值不到800点,和去年同期差了100多点,波罗的海原油价格指数(BDTI)跟去年同期比低了10%左右,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CCFI)1100点左右,也有一定的下降。

    目前航运业进入低谷的原因有很多方面,什么时候能走出低谷很难预测准确时间。但我觉得如果分析内外因素或者说关键因素,首先我认为市场的需求是一个客观性的主要因素。因为我们国家过去经济发展是出口导向型,外贸运输90%以上靠海运,市场需求下降便会导致运力闲置。再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海运发展高峰期的时候,运力增长过快,或者说局部还有些失控,所以现在是运力明显大于需求。

    【何建中】当然,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刚性成本并没有下降,反而在上涨,譬如说人工成本、燃油成本。这些因素是从客观上分析,主观上也有很多企业在经营决策管理上的问题。总体上,我觉得在好日子的时候稍微盲目了一些,在过苦日子的时候应对策略相对来说单一了一些。

    对于这种行业性出现亏损的状况,我觉得无论是作为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还是作为国家层面,确实应该研究怎么去出台一些政策和措施来促进这个行业健康和可持续地发展。

    事实上,这几年交通运输部也出台了一系列这方面的措施和意见,也有一些作用和效果。比如我们在运力调控上,市场监管上,老旧运力淘汰政策的支持上,也包括在一些营运管理当中的便利化方面都有一些措施。现在确实需要国家层面研究和出台扶持这个行业健康有序发展,这是一个重要的时机。我个人觉得至少有三个方面应该在国家战略层面考虑。这个确实不是国家战略,是我个人的看法。

    【何建中】第一,是在扶持政策方面,譬如说国家的一些进出口重要物资,应该让国轮有优先承运权,这个也是国际比较流行的货载保留制度。再比如说造船,船舶更新改造和造船有一些贴息贷款,现在实际利率比公布的利率高得多,国家层面应该有一些贴息贷款,我觉得从扶持这个行业角度要有一些政策。

    第二,从投资政策角度,首先应该是鼓励能够做大做强的企业坚定地“走出去”,加快国际化的步伐,真正地增强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另外从政策导向和管理取向上,应该鼓励船公司和上下游产业之间实行战略重组和投资,如船公司和能源企业、钢铁企业应该有一些战略性的投资,而不是鼓励能源企业、钢铁企业自办船队,而应该是严格地限制和管控这些能源企业、钢铁企业自办船队,这都属于投资政策。

    还有一个很关键的是税收政策。我认为应该把现在航运企业的营业税、所得税改成船舶吨税制比较合适,国际上也比较流行,西方发达国家对航运业也都采取这种办法,日本、韩国、美国都是这样。另外,对船员个人所得税应该有一些减免措施,多年来大家都呼吁过。航运服务业鼓励发展海员外派,严格意义上讲,现在船员队伍的成长隐忧比较大,这些队伍的吸引力也是在普遍下降的。现在航海院校招学航海专业的学生,在城市很难招到。所以我觉得应该提高他们的待遇,必须从税费政策上下功夫。

    我觉得扶持政策、投资政策和税费政策都应该从国家战略层面上考虑。我声明这不是国家战略,是我个人的建议,应该说是目前我们在研究当中提出的一些意见。谢谢!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