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与农业现代化相辅相成。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与农业现代化相辅相成。要遵循城镇化的客观规律,积极稳妥推动城镇化健康发展”。到2012年,我国城镇化水平已超过52%,但也遭遇诸多困扰,城市居民为堵车、污染、房贵等“大城市病”所困扰,而农民“被上楼”、“半城市化”等问题也仍待解决,此外还有大约2.6亿农民工,希望逐步融入城市,并且有就业支撑,有服务保障。这些现实而迫切的问题让城镇化成为今年两会最热门的话题之一。
◆◆◆九三学社中央
保障规划的科学性、权威性
今年两会上,九三学社中央继续关注城乡统筹发展,提交了多个相关提案。其中《关于强化规划的科学性、权威性 推进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建议》指出,必须保障规划的科学性、权威性。提案建议:完善监督机制,增强规划的法律约束性,采取切实措施遏制“一任领导,一个规划”现象再度泛滥。拓展专家参与规划的深度,有必要将专家“一次参与”转变为“长期参与”,明确专家的长期责任。建立“大规划”专家队伍,要着力培养一批既熟悉城市发展规律,又懂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并能把握中国城镇化发展规律的规划大师。正确处理规划制定和执行中政府、专家和公众之间的关系,这三者应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做好三个协调,即将大中小城市、小城镇和新农村发展相协调,将城镇化与工业化相协调,将资源的集约利用、城市的宜居性与可持续发展相协调,实现全面发展。
◆◆◆支建华委员
合理规划城市承载力
“近年来的房地产热,促使房地产大规模开发,市场投机投资盛行。”支建华委员提出,我国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的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土地城镇化速度明显快于人口城镇化速度,造成土地浪费严重,一些地方在城镇建设中过度征用土地甚至耕地,同时城镇商品住房的“毛坯房”比例高,住宅使用寿命短、维护成本高等问题尤为突出。
支建华建议,应合理规划大、中、小城镇人口密度,不走重复浪费的老路;研究制定集约用地配套政策,进行综合配套改革,相关部门重新审查相关规划的建设用地规模,凡是不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安排的,进行调整、修改,把空闲、废弃、闲置和低效利用的土地作为今后土地开发利用的重点;政府应改变土地财政现状,科学引导城镇化遵循重规划、省资源、宜居住、便出行,以人为本、实现城镇有序发展等发展新理念;调整城市土地使用制度,控制随意出让土地,土地征用要给农民足额的补偿,解决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给农民市民待遇,推行城乡土地转换机制,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率,减少“空心村”和“空心房”。
◆◆◆冯俊委员
让农民工子女学有所教
谈到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时,冯俊委员表示,新型城镇化的本质是以人为本的城镇化,而不是土地的城镇化、房子的城镇化。
冯俊说,“外出农民工队伍不但规模庞大,而且其流动日益呈现出‘家庭化’的特点。调查数据表明,2006年后每年增加的进城务工就业农民接受义务教育的随迁子女有150万人左右,目前随迁子女总数达1260多万人。”
目前,农民工家庭背后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主要包括流动性大,转学率和失学率较高;学习成绩不佳,认同感低,犯罪率较高;高中阶段难以衔接,升学率较低;农民工集中居住,区域性教育资源空前短缺等。
冯俊建议,要健全教育投入制度,建立教育经费政府间分担机制和转移支付制度。应尽快建立中央与省级、流入地及流出地政府之间的经费分担机制,国家教育投入与农民工流出地和流入地政府教育投入要有一定比例,形成一个中央、省级、地市、流入流出地等政府各自责、权、利明晰的管理体制和经费保障机制,而不是简单地将责任甩给流入地政府。在具体方法上,可以通过建立全国性的电子学籍管理系统或实行“义务教育登记卡”制度,实现全国流动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信息联网制度,费跟人走,无论他们流动到哪里,都能受到良好的义务教育。
◆◆◆夏涛委员
特色立镇筑牢城镇化产业基础
“城镇化建设生命力何在?关键在于产业基础。”安徽农业大学副校长夏涛委员认为,夯实城镇化经济基础,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持续扩大就业保障民生,都离不开产业发展。
筑牢城镇化产业支撑,关键在于以特色立镇。夏涛建议,要把城镇化中的产业集中区作为承接产业转移和推动农民创业的重要载体,加大规划和建设力度,促进产业集聚、规模发展。规划和建设过程中,要发掘利用当地资源禀赋,合理确定并努力做大做强特色主导产业。
加强中心城市和县域产业布局和协作配套,理顺产品总装、部件、零件以及协作件分布格局,逐步形成具有明显竞争优势的块状经济和特色经济产业带,形成支柱产业、龙头企业及名牌产品。应研究县与县经济联动、县与中心城市经济的连动和互动,统筹规划产业布局协调发展的格局,避免小而全、大而全,避免重复建设。
◆◆◆民进中央
加快推进粮食主产区城镇化
根据自然生态条件,我国国土面积中,适宜城镇发展的区域仅占22%,且又与适宜农业发展的地区高度重合,这直接导致了城镇化与粮食生产之间的紧张关系。对粮食主产区来说,正面对着粮食稳产增长和城镇化的双重压力。两会期间,民进中央提交提案建议中央和省级政府高度关注、加快推进粮食主产区的城镇化,称“这既是保证粮食安全的迫切需要,也是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举措”。
民进中央建议优先安排粮食主产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中心镇发展。粮食主产区的城镇化不仅关系到占有相当人口比例的地区新型城镇化的进程,同时与我国粮食安全息息相关,必须予以高度重视。要优先把公共服务均等化安排在粮食主产区,加快中心镇发展,促进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和居住环境改善。
此外,民进中央还建议加强土地集约利用、确保耕地占补平衡。严格控制城乡建设用地,控制城市和小城镇的快速膨胀和农村建设用地的扩张,严厉制止土地利用粗放浪费、违法违规用地的现象。大力实现耕地“占补平衡”,通过土地开发整理,补充耕地数量和质量不低于同期建设占用、灾害损毁和农业结构调整损失的耕地。
(来源:人民政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