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防止城镇化走偏
新一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7日亮相新闻发布会,他强调未来中国经济要保持经济持续增长,防范通货膨胀,控制潜在风险,同时不断改善民生。也就是说要着力提高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者的收入,持续地扩大中等收入的群体。
城镇化是本届政府的工作重点,李克强总理表示,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并特别强调要防止城市病,不能一边是高楼林立,一边是棚户连片。解决城市内部的二元结构,也是降低城镇化的门槛。
可以认为,新型城镇化将会以人口城镇化为核心,实现职业上从农业到非农业、地域上从农村到城镇、身份上从农民到市民的转换。这需要两个基础,一个是为农民提供更多并且稳定的职业,意味着每个城市要建立产业平台;另一个基础是,为进城农民提供市民应享有的一切福利和保障。
这显然是一项复杂的工程,从而难以具体量化。但是,对于地方政府而言,是否足够理解新型城镇化的意义并执行是值得怀疑的,因为市场担心,地方政府会借助“城镇化”概念,继续搞建设。所以,如何区分新型城镇化与过去十年的“造城运动”至关重要。
中国镇化率从1978年的18%已经上升到2012年的53%,尤其是在过去十年出现加速,但主要是土地的城市化,而非人的城市化。一线城市人口暴涨,出现“大城市病”,人口和产业优势相对较弱的三四线城市,则大规模建设基础设施与住房,出现空城现象。应当说,相当长的一个时期以来,城市建设主要是为了拉动经济增长,而非促进农民向城市的转移。
目前,如何防止新型城镇化建设重复造城运动,是至关重要的。毕竟,只有大规模的投资才能拉动经济增长,实现政绩的量化,而产业转型不仅短期内无望实现,将农民转换为市民身份也需要大量的民生投入,这对地方政府而言很难实现,毕竟现在承担了太多的债务,也有实现经济增长的任务。
因此,舆论担心,新型城镇化或许被地方政府偷梁换柱,以城镇化为名,继续搞土地财政,铺摊子以至于重复建设。在很多地区,已经出现要求农民并村上楼。在记者会上,有记者表示,有人担心随着城镇化的推进,会有很多农民失去土地,进而形成一个新的阶层,城市贫民阶层。对此,李总理认为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然趋势,但他似乎没有给出问题的答案。
事实上,对于棚户区的改造,为城市贫民提供廉租房或廉价房,既可以拉动经济增长,又尽可能的实现了社会公正。但是,在最广大的三四线城市,新城还是空城,旧城也不算旧,不可能继续搞建设,应该提供和提升更多的教育、医疗等资源,吸引农民进城。
据悉,各地在城镇化方面的资金安排比较大,这个战略的核心是,向最广大的底层提供可持续的收入,防止造成运动结束后出现无业可就的局面,同时,这一群体收入不断增长后将成为中国消费最大的增量部分。但该战略有一个巨大的挑战,继续以投资拉动经济的做法会制造通胀,从而对城市中产阶级构成压力,因为他们很难在城镇化建设中直接获益,但承受了通胀成本,他们可能将表达不满。
从长远看,中国必须实现产业升级,这需要进行体制性变革,给予民间创造自由,并大幅改革僵化的教育与科研体制,并以中产阶级的壮大来发展服务业,吸收就业。只有这样,中国经济的转型与可持续发展才会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