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中国的城镇化潜力被高估了吗
时间:2013-02-23 02:51:50  来源:人民网  作者:黄茂军 

    已经是正月十一了,北京的交通依然畅通。

  17:30,我从建外SOHO东区某35楼的写字间看东三环,车流如织,这个时间段搁平时非堵车不可。有出租司机说:那些外地人还没回来呢!听一些留在北京过年的朋友说,尽管除夕夜的北京城状如海湾战争期间的巴格达,但一个仅靠声光陆离渲染而鲜见人气充填的城市是可怕的,北京似乎空了3/4。

  夸张。但北京还没有从春节的氛围中完全苏醒,这是真的。

  最明显的迹象是建外SOHO这样的中央商务区依然清净,午餐时间,你走进任何一家餐厅都不需要等座,表明还有很多公司并没有把自己的员工从节日的家中如期唤回——往年也是这样吗?回答:也是这样,但今年尤其。

  为什么今年尤其?

  最新出版的《新世纪周刊》告诉你:这种感觉是对的。这本杂志的封面文章是:谁看空中国?资本大鳄索罗斯一方面承认“中国当局比市场反应还机警”,另一方面也毫不讳言他个人对中国的投资保持“非常谨慎”。索罗斯甚至说,如果中国经济能冷却一些,他才可能变得再次乐观。

  中国新年刚开篇,便有泼凉水的过来,不是中国经济真热,就是泼凉水的人眼热。

  按照普遍的国人舆情,估计说后者的不在少数。

  最近几年,应该是中国自信心爆棚的年份,我印象最深的就是2009年某一期英国《经济学人》的封面:8张椅子簇拥着一把印有五星红旗的椅子——也就在那一年,多位中国高官在公开场合对美国为代表的西方社会发出呛声。那年春节期间,奥巴马给中国人点眼药水,执意会晤达赖;几天以后,六大国在纽约就伊朗核问题举行会晤,中国就仅派一位驻联合国的参赞与会,且在会上大唱美国的反调,明确表示不支持制裁伊朗,被国际舆论普遍认为是一种故意的怠慢……

  全球金融危机让西方国家陷入深度衰退,但中国却成功保八。

  在这种背景下,国际机构投资者宣布与中国资产概念的蜜月期告一段落,类似索罗斯这样的重量级看空者粉墨登场,我担心不仅起不到警示的作用,反而会在中国民众中间引发逆反,不仅不看空,甚至还做多。

  (二)西方资本看空中国,索罗斯是大佬,但并不是始作俑者。

  进入2010年以后,美国著名对冲基金经理吉姆·查诺斯在各种场合唱空中国经济,这位曾经在2001年以前准确预言了安然公司假象、做空安然并从中获得巨额收益与声望的资本家,认定中国经济泡沫横生、甚至横飞的依据只有两点:一是房地产,一是信贷。关于这两点,查诺斯的原话是“中国飚涨的房地产市场,是靠投机性资金撑起来的泡沫,相当于1000个以上的迪拜。”、“辨识泡沫最好的方法莫过于信贷扩张,现在没有比中国信贷泛滥更严重的国家了。”

  你不能说,查诺斯说的不是事实。去年开春,我曾经密集性地谈过我对中国经济的个人看法,从《刺激》到《钱不值钱了赶紧买房》,再到《小河有水,大河才满》,再到《通涨的脸在今天逐渐狰狞》……必须说明的是,我并非成功的财经评论员,仅仅是一位在经济领域游走多年的记者,较之理性分析,我可能更擅长的是用事实说话。

  趴在地面观察与在空中俯瞰,应该说看到的会是完全不同的景观。

  2009年全国“两会“之后,中央4万个亿的救市政策甫一出台,就有观察家忧心忡忡,担心此举会矫枉过正,将导致中国经济过热,尤其是那年3月份中国广义货币M2高达25.5%的增长记录,我当时就据此断言,“政府准备顶着巨大的通胀风险,来个软饭硬吃”——由此可见,查诺斯所说的事实,是一个不仅中国政府预计到了、甚至普通如我这样的记者也能预计到的事实。

  一个已经被预计到的冲击波,破坏力是有限的。

  对于查诺斯的看空,《新世纪周刊》的报道其实也提到,有观察家沿袭了“阴谋论”的调调,认为是西方资本在“借题发挥”,揭露说完全有可能是在银行再融资的巨大压力和信贷政策调整下,对冲基金利用价格错位的一次造势行为——考虑到索罗斯之流在上一轮金融风暴中对亚洲资本市场的所作所为,类似揭露未必不是一种真相。

  我个人认为,起码查诺斯所说“中国正经历着一场史无前例的房地产泡沫,城镇化带来的增长潜力远没有外界想象得那样充分”,有值得商榷的地方。

  (三)今年春节我在三峡库区一个叫云阳的小县城里,我可以告诉你我在那儿看见了什么:一是农民进城的速度与力度,超乎想象,起码是超出了我的想象;一是作为中国城镇化运动最主要载体的中国县城,在被膨化之后凸显的严重的公共供应短缺——我个人认为,中国城镇化的增长潜力不是远没有外界想象得那样充分,而是外界对中国城镇化的增长潜力远没有充分想象。

  2001年,我第一次到云阳时,那还是一个典型的川东码头。

  从长江边逶迤而上的台阶据说已有近千年的历史,依山面江的城市建设和这些台阶一样,只能用古老或者沧桑这类词语来形容。转眼到了2003年,三峡工程一期蓄水发电,云阳老县城被渐次上涨的长江水淹没,而原址上游45公里处一个叫双江的地方,被建设成现在这个簇新的新云阳。

  2002年,我曾经报道过云阳一位叫陈绍云的农民,举家在苏州从事面粉加工生意,挣钱后仿照苏南农村的民居在老家盖了一栋小楼;11年后的今天,还是这个陈绍云,开着一辆雪佛兰·科帕奇回了云阳;而在去年早些时候,陈绍云更是斥资58万在云阳最好的“滨江豪庭”购置了一套跃层住宅。

  尽管陈绍云的成功不具普遍性,但类似他这样买车买房的农民,却委实不是偶尔。

  陈绍云的老家是云阳县的鱼泉镇,今年春节我从鱼泉镇了解到,这个镇的居民中绝大多数和陈绍云一样,在云阳县城购置了房产,他们由镇及县之后空出的位置,被另一些从山里迁出的居民所占据。正月初一,陈绍云的父亲坐着儿子的车回鱼泉祭祖,这位78岁的老人承认,这是他第一次没有在自己的老屋过年。

  陈绍云们的蜂拥进城,使云阳县城的城市病现象加剧凸显。

  这个新兴的城市热闹、人声鼎沸、富有朝气同时也被陡增的垃圾、生活污水所纠结,子夜时分,疲惫不堪的清洁工人还在处理街边四溢的垃圾,他们大声抱怨人手的严重不足和工作负荷的巨大。公共供应的短缺还表现在居民出行的不便,公交大巴、小公共、出租车甚至包括摩托等组成的交通供应,也缓解不了市民巨大的公交需求。

  (四)查诺斯所说的“城镇化所带来的增长潜力”被高估,是基于一份《走向未知领域的大跃进》的调查报告,该报告声称,被各方寄予厚望的城镇化,其拉动经济的潜力远没有人们想象得那么大。中国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的很多村庄本身已经被高度城镇化。报告称中国的城镇化比率被低估了20%,这意味着人们普遍期望的未来即将进入城镇化的3.5亿人口,事实上只有1亿人口。

  我对这组数据的真实性表示怀疑。

  去年春节,我在浙江台州一个叫桐屿的小镇,那个地方尽管距台州的路桥不到5公里,但仍然保留着相当浓厚的乡镇气息和生活习惯,其蓬勃发展的乡镇企业和家庭工厂,拉动该地的繁荣指数直线上升,我采访过的一位当地农民,在桐屿盖了新楼的同时,还在路桥和椒江各买了一套住房,按照其分配设计,桐屿的房子是给父母的,路桥的房子是给自己的,而椒江因为是台州的中心区域,所以在那儿购置的物业是留给儿子的……

  中国家庭的裂变速度,我认为被低估,同时中国经济的人口红利,很可能已经被严重透支。

  我认为这才是中国经济最柔软的下腹部。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