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15年将是中国能否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阶段,”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张永军2月21日表示,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面临三大挑战,一个是“人口红利”的减弱,一个是收入分配差距逐渐扩大,一个是体制机制创新相对滞后。
在张永军看来,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在于促进人口城镇化,“我门还有大量的人口在农村生活、就业,如果解决得好,把人口从农村和农业转移出来,在劳动力供应方面,也不会对经济造成更大的影响,与此同时,农民收入的增长也可以缩小收入差距。”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迟福林在《改革红利》新书发布会上介绍,解决人口城镇化的关键在于能不能在农民工市民化、户籍制度、土地制度等方面的改革尽快取得重大进展等。
10年内保持中速增长
根据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关于“中等收入陷阱”课题组的研究,在未来的十年,如果中国能够保持8%左右的经济增长的话,就可能在10年左右的时间跨越中等收入阶段进入高收入阶段,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在迟福林看来,释放内需红利是未来十年经济增长的关键,迟福林给出了一组数据,到2020年,城乡居民名义消费总量规模有望达到45万亿-50万亿元左右;加上相关的投资需求,2020年内需规模有可能接近百万亿。
也就是说,迟福林介绍,内需红利的释放足以支撑我国5-10年7%-8%的中速增长,而且将成为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动力,是现阶段转型改革的重点所在。
迟福林认为,能否抓住国内巨大需求释放的最大机遇、发掘人口城镇化的最大潜力,关键在于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的实质性突破。
《改革红利》一书提出未来中国5-10年的5大改革趋势:一是进一步刺激消费,将居民最终消费率提高到60%以上;二是打破等级制城镇管理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实现农民市民化、人口城镇化;三是通过收入分配改革与基本公共服务在全国实现6亿中等收入群体;四是打破政府主导的市场经济,进一步深化市场化改革;五是以“放权、分权、限权”为重点,加快推进政府机构公开化。
人口城镇化改革
郑新立表示,目前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比例是3.2:1,劳动生产率十分低下,农民的收入很低,农民收入不增加,而靠另外一半人收入的提高,实现未来10年GDP总量和城乡居民收入要比2010年翻一番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
根据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关于“中等收入陷阱”课题组的研究,未来十年,中国能否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阶段,控制收入分配差距是一个重要的保障,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阶段的国家,收入差距往往控制的都比较小,后来没有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阶段的国家,他们的收入差距,长期都处于比较高的一种状态。
在迟福林看来,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促进人口城镇化改革,能不能在农民工市民化、户籍制度、土地制度等方面的改革尽快取得重大进展等。
“释放城镇化的内需潜力,重在解开城乡二元方程。”迟福林说,解决此问题的关键就是落实农民工就业落户政策为突破口,放开城乡二元的户籍限制。
迟福林建议,应在一两年内实现中小城镇户籍制度全面放开,同时加大中小城镇的财政、金融、用地等支持力度,公共资源配置要更多地向小城镇倾斜,为小城镇产业发展和外来人口就业定居创造条件;3~5年内实现大城市和特大城市户籍制度基本放开;8年内把城市户口、农村户口、农民“暂住证”等统一为“居住证”,实现流动人口在全国范围内的自由流动和统一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