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型城镇化号角的吹响,中国的工业化将进入更有质量的发展阶段。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曾明确要求,坚持以工业化创造供给、信息化引领提升,支撑带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使工业化、信息化发展更多依靠城乡区域发展协调互动,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性发展。
记者从权威渠道获悉,主管部门已经明确了工业化和城镇化结合的具体思路,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是其中的重要抓手。今后,为了形成城乡分工合理的产业发展格局,工信部将大力支持农产品加工业向县城、中心镇集聚。
为了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工信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国资委等部委正在紧锣密鼓地研究支持政策,包括减税、财政直补、品牌培育在内的一揽子优惠措施呼之欲出。
作用:
农产品加工业吸纳就业潜力大
从发展规律和趋势看,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在GDP中的增长空间颇大,这正是未来我国经济发展调结构、转增长、扩内需、富民生的重要抓手。
一斤木瓜,市场平均价格才0.5元,3吨木瓜一共才卖3000元,但3吨木瓜通过深加工制作成一吨速溶木瓜粉后,市场售价却是4.5万元,价值提升了15倍。
同样的例子不胜枚举:一个菠萝蜜价值几何,一袋由菠萝蜜加工而成的果干又值多少?一袋咖啡能卖多少钱,而坐在庄园里品尝一杯咖啡又是什么价格……其实,只要到市场去走一下,人们就不难发现,经过初加工或深加工的农产品,价格往往是原产品的几倍甚至更多。
由于农产品加工业能创造更大的价值,进而就为吸纳更多的资本和更多的劳动力提供了可能。据测算,我国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的比值每增加0.1个点,就可以带动230万人就业,带动农民人均增收193元。
正因为此,在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历史进程中,农产品加工业的重要作用毋庸置疑。
尽管“十一五”期间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迅速,已成为国民经济中最具成长活力的产业之一。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的总体发展水平仍然偏低,还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
以美国为例,许多农产品加工企业都做到了多层次、多角度的深度加工和精细加工,有的甚至达到了“无废加工”的完美境界。
在大豆加工领域,通常企业的大豆加工从制取豆油开始,沿着两条生产线进行深度加工和综合利用。一条生产线是将制取豆油剩下的豆粕,加工成大豆蛋白,再制成豆粉、豆面、豆片、豆奶等食品,最后将剩下的大豆纤维加工成各种畜禽和鱼虾的颗粒饲料;另一条生产线是从豆油中再提取卵磷脂和维生素E,并将豆油进一步制作成为色拉油、烹调油和人工黄油。
根据湖南金浩茶油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翔浩的介绍,目前,发达国家的农产品加工率一般在70%以上,而我国还不到20%;发达国家的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一般达到农业总产值的2-3倍,而我国还不到其1/2。我国农产品加工企业多数是将农产品进行粗浅的加工就投入了市场,精深加工产品较少。
此外,我国农产品加工业还存在产业集中度低的问题。目前,国家级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规模偏小,大多数农产品加工企业属于小规模分散经营,产业集中度不高,竞争力强的企业很少。而世界食品加工业500强最后一名的年销售收入也在300亿元人民币以上。我国农产品加工水平和技术装备水平与国外先进水平比有较大差距。
刘翔浩认为,集中度低也是制约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重要原因。除少数大型龙头企业外,目前我国大多数农产品加工企业都没有建立起完善的质量管理和控制体系,大多数企业没有通过了ISO9000、ISO14000和HACCP认证。相当部分的中小企业仍采用传统落后的管理方式,生产流程没有严格的质量技术标准,难以与国际接轨,严重影响了农产品加工产品的质量。
差距也预示着潜力。中国农科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所长戴小枫认为,从国际经验看,当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时,农产品加工业开始进入快速发展期;当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以后,农业产前、产中和产后的结构会发生革命性的变革,产后的农产品加工业(包括保鲜、物流等)则进入近似指数增长的井喷式高速发展时期,进而取代传统的种养殖业成为农业产业的主体和支柱。
戴小枫表示,从发展规律和趋势看,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在GDP中的增长空间颇大,这正是未来我国经济发展调结构、转增长、扩内需、富民生的重要抓手。
因此,工信部明确要求,将发挥县域资源优势和比较优势,支持劳动密集型产业、农产品加工业向县城和中心镇集聚,形成城乡分工合理的产业发展格局。
破题:
四大重点推进产业发展
首先是大力发展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其次是大力推进传统主食工业化。第三是大力推进副产物的综合利用。此外,还要大力推进我国农产品加工业装备制造业升级。业内人士认为,“十二五”期间,我国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产值有望实现年均11%的增长率,2015年突破18万亿元;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比有望年均增加0.1个点,2015年达到2.2∶1。
根据介绍,为了下好农产品加工业这步棋,主管部门未来几年将从四个方面开展工作。
首先是大力发展农产品产地初加工。目前,由于农民在农产品产后贮藏、保鲜、干燥等初加工环节方法落后、设施简陋,导致农产品产后损失严重。
据专家测算和实证分析,我国粮食、马铃薯、水果、蔬菜的产后损失率分别为7%-11%、15%-20%、15%-20%和20%-25%,远高于发达国家的平均损失率,折算经济损失达3000亿元以上,相当于1亿多亩耕地的投入和产出被浪费掉,很大程度上抵消了丰产增产所付出的巨大努力。
同时,农产品产后腐烂变质,还会导致蚊蝇滋生,污染环境,影响产品品质和消费者健康。
业内人士指出,减少产后损失,相当于增加供给;增强农民贮藏能力,可以平衡市场供应,实现均衡上市、稳定价格;推行科学贮藏、加工,能够有效防止腐烂霉变和细菌污染,提高品质和等级。因此,我国亟需高度重视并积极发展农产品初加工,努力实现“减损增收提质”的目标。
其次是大力推进传统主食工业化。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户均人口逐步减少以及食物消费观念的转变,传统主食生产已逐步由家庭自制向社会化供应转变,但工业食品占食品消费量的比例较低。
总体而言,传统主食的生产、供应以小作坊、小摊贩为主体,食品的安全、卫生无法保障,现代信息手段、现代物流手段等尚未在主食销售中得到应用。因此,要树立主食工业化的理念,加强政府引导和推动,强化技术研究和装备开发,鼓励社会主体参与,全面推动我国主食工业化。
第三是大力推进副产物的综合利用。要加强农产品资源综合利用的研究,鼓励应用先进的技术和装备,通过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延长加工产业链,“吃干榨尽”各种可利用资源。
此外,还要大力推进我国农产品加工业装备制造业升级。长期以来,我国农产品加工技术装备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技术研发滞后,产品结构简单,缺乏整体竞争力。大规模企业的高端设备大量依赖进口,这与我国装备制造业大国地位极不相称。
招商证券(600999,股吧)分析师介绍说,像圣农发展(002299,股吧)、双汇发展(000895,股吧)等有一定规模的农产品深加工企业,目前普遍采用了进口设备。
根据介绍,进口设备能够提供安全可追溯的功能,一旦发现被屠宰动物某块内脏有问题,可以追溯整个流程。“这一点,国产设备现在还很难做到。”该分析师表示。
因此,今后几年我国必须加强农产品加工机械装备的研究,广泛应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推进加工设备的集成化、智能化、信息化,切实提高我国的加工装备水平,满足农产品加工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业内人士认为,“十二五”期间,我国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产值有望实现年均11%的增长率,2015年突破18万亿元;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比有望年均增加0.1个点,2015年达到2.2∶1。
措施:
一揽子优惠政策正在加紧制定
优惠措施之一即降低农产品加工企业税收负担。此外,还包括“以奖代补支持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试点”等。业内人士认为,一揽子优惠政策的扶持下,农产品加工业将迎来全新的发展阶段,为新型城镇化提供坚实的产业保障。
记者从权威渠道获悉,为了落实好以上任务,工信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国资委等部委正在紧锣密鼓地细化支持政策,一揽子优惠措施呼之欲出。
优惠措施之一即降低农产品加工企业税收负担。
长期以来,我国的农产品初加工企业主要原材料的购进普遍按13%的扣除率进行进项税抵扣,但在销售产品时则按17%的增值税率征收销项税,“高征低扣”使农产品加工企业多承受了4个百分点的增值税税负。
国家发改委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第三产业研究室主任姜长云称,“现有财税政策和财政支持方式,确实加重了农产品精深加工业的负担。”
他说,“从一般纳税人手中收购农产品的深加工企业,由于只能按13%的抵扣率抵扣进项税款,即使按收购价销售加工后的产品,增值税负担也高达4%。”
针对以上问题,财政部和国税总局去年发布了《关于在部分行业试行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核定扣除办法的通知》,宣布自当年7月1日对以购进农产品为原料生产销售液体乳及乳制品、酒及酒精、植物油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开展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核定扣除试点。
业内人士指出,试点后大大减轻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增值税负担,有利于鼓励农产品加工增值,促进农产品加工行业的发展。今后,我国将按照先易后难的原则,试点在其他农产品领域将进一步逐步推开。
记者从相关渠道获悉,目前,财政部、税务总局和农业部等正在根据国务院办公厅的要求,加紧落实以上工作。
此外,对于农产品加工业布局不合理,资源的浪费和重复建设的问题。国务院办公厅也已做出了安排。
据介绍,由于一直以来各地按行政区域布局产业,什么都想搞,产业布局出现“小而全”,产业结构不合理现象,争原料、争市场,无序竞争等恶性竞争开始出现。出现了农产品加工企业“吃不饱”的现象。
针对“过去愁加工,现在是愁原料”的局面,刘翔浩建议,农产品加工不能走过去办乡镇企业式的老路,搞“村村点火,户户冒烟”,加工企业到处“撒网”。要高起点规划,科学布局,吸引农产品加工企业向龙头企业集中,既可以节约资源,又可以产生规模效应。
对此,记者了解到,国务院办公厅已经将“以奖代补支持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试点”的问题,分配给财政部、农业部等部门具体落实。
此外,由农业部、财政部、发展改革委、工信部、国资委、林业局共同参与的“创建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促进龙头企业集群发展”和“增加扶持农业产业化资金,支持龙头企业建设原料基地、节能减排、培育品牌”的项目也在加紧推进。业内人士认为,一揽子优惠政策的扶持下,农产品加工业将迎来全新的发展阶段,为新型城镇化提供坚实的产业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