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清理工程转包和违规分包而导致福建信通公司中途退出,如果不是中铁六局与福建信通公司之间因为“中介费”的承担问题引发了一场恶性群殴事件,如果没有媒体的深入调查,这一笔“中介费”可能永远也无人知晓,这项潜规则可能要等待另一个事件的发生才会大白于天下。
笔者孤陋寡闻,这回真是大开眼界。按照客运专线每公里造价1亿元计算,这条37公里的高铁造价大约37亿元。当然,在山区如果隧道涵洞多,造价会更高一点。但是福建信通公司付出中介费1亿元只要求施工11座隧道工程,也就是说这一个亿只能摊到这11座隧道工程的成本中,而不是整体的造价里。这里面的“油水”有多少?现在的分包潜规则有一包、二包、三包,有的甚至达到四包的,层层分包克扣的费用是多少?最后包到工程的真正的施工队往往只能成为“卖钢筋、卖水泥”的了。在施工的过程中,还有各式各样的灰色成本,真正用到工程上面的钱到底有多少?这样做出来的工程,质量不言自明。
更让人感到惊愕的是,作为铁道部直属单位的中铁六局,可以说是“嫡系”,却不一定能中标,一家远在东南沿海的民营企业福建信通公司却能保证中铁六局中标。有关部门的权力寻租已经到了“六亲不认”的地步。这当然是一亿元的“中介费”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收取了“中介费”的有关部门确实有这样的权力,可以说是一手摭天,可以操纵整个招标流程,想把项目给谁就给谁,而且所言不虚,让中铁六局中标了。表面上看,有关部门相当给力,“拿人钱财,为人办事”,还是挺讲“道义”的,可惜这个“道义”不在正道上。实际上,那些招标过程、合法程序、公平正义、诚实信用早已经被践踏在脚下。有关部门的权力之大到了让人无法想像的地步,这也让高铁的招标乱象露出了冰山一角。
当然顺着这个事件,顺藤摸瓜,揪出几个贪官不是难事,也可以发现在这个利益链条下面的各个食利阶层。但是正所谓“权力导致腐败,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如果体制无法改变,权力得不到切实的约束和监管,寻租就永远不会停止,前腐后继也就不足为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