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哈尔滨塌桥事故官方公布调查结果,认定事故系车辆超载所致。此事故从发生到成为舆论热点,继而受到广泛批评,结果出炉与舆论的穷追不舍不无关系,然而,这样的问责路径尽管明晰,却并非当下的传统。很多受到舆论关注的公共事件,最后都无终而返,被相关部门冷处理。新华网绕开当前舆论热点,发表了一篇非主流评论,文章以哈尔滨塌桥事故、“表哥”杨达才、打空姐事件等曾经的热点话题为引子,直指舆论热点“断头”现象:新的热点转移了民众和媒体视线,“旧闻”经常因此得以淡化处理。这种“新闻”盖“旧闻”的方法之所以屡试不爽,甚至成为公共事件危机应对的不二法门,文章认为,概因“各种问责处理机制并未按照既定程序发挥作用”。
这种清醒的声音其实早已有之,此前有媒体就对此类现象发表评论,将那些因为舆论热点转移继而不了了之的公共事件称之为“烂尾”话题,《南方都市报》亦曾就此发表评论,认为公共事件因为新的热点出现,舆论会出现早退,但问责“制度不该晚点”。藉此春风,有网友总结各种“烂尾”话题,发现不仅雷打不动的问题有之,甚至还不修边幅,卷土重来。事实上,“新闻”盖“旧闻”的舆论生态已经导致了一种问责惰性,甚至演变为某种逃避问责的“艺术手法”。
如此观之,今日芸芸众生的家国情怀和忧患意识,显然不能只是通过做大舆论来实现。若没有可供操作的舆论问责机制,若机制不能真正成为推动问责的发动机,当事人简单地“把事情搞大”,乃至颇为沉重的“身体维权”,都只能吸引一时的舆论目光;而路人的围观热情,无论是理性且富有建设性的谏言,还是片面且煽情的段子式的批评,都只能沦为一堆冰冷的舆论数据。
这个不是热点的热点,从长远看,显然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能否恢复“旧闻”的尊严,使其不因舆论焦点转移而被冷落,而是本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原则进入举事者的工作议程,显然这已决定了公共舆论、媒体监督价值的有无。我们之所以抛弃诸多热点,转而关注这种具有永恒价值的议题,正是出于对当前公共舆论看似繁荣实则虚弱现状的担忧。
舆论监督的重要性毋庸赘言,在现代社会,它和政府、法律一道,是维系社会正义的核心渠道。坊间有感于上述渠道失灵,感慨社会底线失守,代之以你我为底线,其焦虑值得正视。囿于当前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舆论监督承担了诸多额外的重任,为民众所寄予厚望。而民众对舆论监督的期望与失望,恰如“希望越大失望越大”这句话所昭示的那样,舆论监督的火力越大,新闻“断头”所带来的失望也就越大。“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舆论监督天然有着明月的光环,却始终受制于沟渠,此处的沟渠,说的不是舆论监督关照所谓“负面新闻”、社会阴暗的事实,而是说,监督作用经常得不到彰显,只能暗度陈仓,游离于“民间舆论场”,甚至被化作“沉没的声音”。
如此看来,声音沉没不仅是底层弱者的遭遇,也是社会的普遍现象。声音之所以沉没,不是因为缺乏社会资源,相反,传统媒体、网络等平台让各种声音有机会走向前台,然而,走向前台的声音未必可以避免被沉没,声音价值的大小不在于它的分贝数,而在于它是否被听。
不仅要被听,还要让倾听成为一种制度化行为。新华网评论指出,“在完善的法律体制下,事故的处理不会因为媒体和公众的注意力减退或转移而受影响。”在诸多公共事件中,公众都体现了足够的参与热情,鉴于此,当前对舆论监督的期待,应该转向期待让围观成为反思的动力,使批评造就变革的能量。体制内外只有凝聚此共识,围观者才不会成为“零余者”,舆论监督才能成为社会的正能量。
“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不“断头”的新闻才是有价值的新闻,繁荣的舆论需健全的制度作支撑,才能避免声音走向虚妄。明月走出沟渠,方是正义阳光洒满大地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