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城市化率不是一个科学的概念
时间:2012-07-30 18:41:51  来源:光明网-理论频道  作者:秦振生 

    在“城市化”问题上并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国际经验”或什么“经济学理论”。如“城市化率”,单纯以“入住”城市人口数占总人口数的比率衡量城市化程度,完全对城市中不同阶别人群的生活质量不予考量,完全不察城市经济、公共资源配置及环境的状况。从而在统计计算上也不可能有规范的“质量口径”。
 
    在世界某些地区(非洲、南美、亚洲南部等)的大城市,环绕“高贵”、“繁华”以及“有害的奢侈”的另一极,是充斥贫困和不安的无数的“贫民窟”,这样的“城市化”和不断上升的“城市化率” 有什么实际意义呢?
 
    显然,“城市化率”如作为“经济学概念”,由于缺乏“边界”约束条件,除了“模糊”和“忽悠 ”视听之外,了无任何实际价值。更谈不上据此去可靠衡量“发达”程度及民生状况(现代文明的进展已表明,“发达”的真实程度须与普遍的民生状况相联系),等等。
 
    而事情另一方面,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的“逆(去)城市化”运动,城乡理念及布局开始“变革 ”,真正宜居的生态家园往往在郊区或是星罗棋布于广袤的农村,而不是城市,如象现今北欧、西欧一些地区那样。总之,“城市化率”不是一个科学的概念,更不宜当作衡量(考核)的指标。为了给“推进”“城市化”找依据,有把中国与美国作类比。说美国农民很少,占总人口的十分之一都不到。以此类推,中国现有农民7—8亿人口,故“城市化”潜力巨大。这种类比类推实在没有“谱 ”,拿社会发展当儿戏。
 
    仅就历史文化和地形地貌地质地域条件而论,中国和美国在有关“城市化”问题上不具有可比性(和同一性)。任何一国的乡村与城市的分布发展都和该国的历史文化渊源相联系,並受“天时地利”特別是综合地域条件的制约。
 
    如果要坚持寻找人类社会发展的“城市化”共识,那只能是,城市只是因时因地相关产业规模发展的产物,从来不是任何没有切实基础的臆断式的“谋划”。城市及城乡理念与实践要体现经济社会发展的自然进程,它是与时俱进的且符合人类文明的发展规律,与任何主观意志的强加无缘。
 
    再则,如果“效仿”美国,十多亿人口进城就业如何解决?生产出如此巨量的商品销往何处?卖给谁?世界市场一体化,全球经济任何波动都会受到影响,届时何以应对生产过剩、市场萎缩?真正的危机就会找上门。2008年,我国之所以出色应对了金融大海啸。除了相关政策措施应对得当外,还有一个重大因素,就是大量(临时)失业人员又返乡务农去了,避免了“绝对失业”的社会危机。危机来临时,最受冲击的是民生问题,而就业是民生的核心。社会生产就业体制必须保持适度“弹性”,“弹性” 要具有多样性,这为社会稳定机制所不可缺。
 
    时下某些陷于危机或经济低迷的发达国家,出现不同程度的某种“动荡”,失业骤增和居民收入下降是主因,造成此问题的根源是在于过度城市化商业化及普遍极度“僱佣化”的生产就业体制的“弹性 ”缺失而导致的僵化。
 
    人口居住过于集中,高楼密集,这本身不仅是一种生态危机,也蕴藏着生存危机。
 
    “同则不继”,老祖宗早说过,生活居住方式也通此理。
 
    过于封闭、缺少沟通、疏于交流、人情冷漠、性情怪异,这些西方发达国家常见的社会病态,久而久之或许将会在我国“上演”。
 
    人们的生活过于应赖工业、商业机制,若某一环节出现异常,将使该系统停摆,影响全局。
 
    在应对天灾人祸方面,特别应对大的自然灾害及未来可能的(强加的)战争,必须防止失去本来拥有的许多有利条件和优势。察近忧须谋远虑。
 
    晓社会之理要通自然之常。在城乡布局和生活居住方式上也应如此。决不被不科学的“城市化率”所迷惑。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