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李江涛: 探索新型城市化创新是唯一选择
时间:2012-03-13 09:19:57  来源:广州日报  作者: 李江涛 

走新型城市化发展的道路,必须把不断创新放在第一位。传统的城市化发展模式存在诸多遗憾与不足,例如城乡二元结构、耗拼资源、分配失衡等等。而要超越以往的经验,创新便成为唯一选择。

创新包含三方面的内容。第一是理论创新。新型城市化发展必须有理论上的讨论和准备。之所以要走一条新的道路,是因为旧模式的弊端不符合科学发展的要求,不符合以人为本的宗旨,也不被广大民众所接受。现代的城市化过程是与工业化进程相结合的。早期资本主义的工业化与城市化,是“用血与火的文字载入人类编年史”的,无论是“羊吃人”,还是血汗工资制,都被后来的发展所否定。用牺牲和剥夺一部分人的利益来谋求发展,实际上是对“人人平等”理念的背离。从农村过度汲取资源来推动工业化、城市化的做法已失去了合理性,同样,以牺牲未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搞城市化也会失去正当性。新型城市化道路应当怎样走,其目标、任务、思路如何确定,都需要理论的探讨。第二是制度创新。任何发展都是在既存的制度框架下进行的。走新路就需要调整制度,就需要进行改革。但目前讲到改革,都是因利益分化、固化而对改革的目标、内容、方式存在意见分歧。在制度创新的过程中,如何形成共识,是下一步改革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比如市场制度的改革,涉及到市场准入、市场规范、审批成本、特许经营权、定价机制等方面的改革;土地制度的改革,则涉及到土地征收、补偿方式及定价、土地流转、二次开发、地权平等,诸多内容;社会制度的改革,包括社会组织管理、政府购买服务、社会慈善、扶贫制度等方面。第三是科技创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也是新型城市化发展的助推器。无论是推行低碳经济、城市管理、社会治安,还是智慧城市、信息共享、科学规划与合理开发,都离不开技术的支撑和科学的进步。科技创新应当贯穿发展的全过程。

创新需要勇气,是因为存在风险。历史上的改革者、创新者,命运大多不妙。商鞅被车裂,王安石被贬,布鲁诺被烧死,确实阻吓了不少后来者。现在我们提倡创新,当然也要冒些风险。患得患失,“像小脚女人一样”,是既无法改革,也搞不了创新的。而在制度层面,我们应当设计改革创新的宽容政策,增加创新免责条款。如果不允许探索中的失误,出了问题就被整肃,很难使改革与创新成为社会普遍的自觉。

另一方面,创新必须遵循客观规律,同时要在法治背景下展开。创新是一个艰难探索的过程。如果仅仅是跟着感觉走,缺乏深入研究和反复思考,或者不从群众中吸取智慧,不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创新便成了“任性”。当然,创新必定要突破既有的框架结构,但这并不等于可以违法操作。如果实践表明已有的法律规定需要修改,仍然可以启动相关程序,这同样属于创新。划清创新与违法的界限,是希望创新过程是一个推动社会进步和社会稳定的过程,而不是一个朝令夕改、变化无常的混乱过程。

(作者是广州市社科院党组书记)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