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友眼中的横琴、前海、平潭
时间:2012-01-17 11:02:56
来源:城市化网
我认识的两个横琴人
横琴下辖11个自然村,常住人口7000多人,其中拥有横琴户籍的原居民约4000多人。除了海水,横琴没什么资源,多数人以养蚝、打渔为生,少许人还种植些香蕉。资源匮乏,当地自古就有“生不到横琴,死不到广州”的说法。
连接横琴岛与珠海的横琴大桥尚未落成时,岛上居民坐船去珠海需要3个小时,相比起来,去澳门却只需几分钟。因此,多数横琴岛居民们选择将自家的农海产品运到澳门出售,会获得更高的回报。虽然穷,横琴却比内地更早接触了“资本主义玩艺儿”:澳门的老婆饼,顺水漂到村口的塑料袋、塑料瓶,或者塑料花,都被村民们当成稀奇物件捡起来,看半天。不过,顺海漂流而来的都叫“海上漂浮物”,必须上缴,私藏资本主义玩艺儿,要犯政治错误。
虽然穷,横琴人也有内地人羡慕的特权:拥有横琴户口的居民,凭横琴岛村民证,可以自由进出澳门。在红旗村所设的码头,是专为岛上居民来往澳门所用。但是,“自由”只能在早7点30分至下午4点半之间,若有人逾时不归,留宿在资本主义社会,将视情节获得几个月至一年不得去澳门的惩罚。码头附近停着很多渔船,鱼贩在码头附近收鱼,渔民大多是外来的。在码头排队的人不屑于去打渔:横琴人是不会干这些的,去澳门打工才体面。 去了澳门,横琴人一般也是出苦力,男人去挖坟场、做建筑工人,女人则是做帮佣。40岁以上的横琴女人出门,多要戴帽子或用花布包着头,她们怕晒黑——晒黑了,或穿得差,就不容易在澳门找到工作。
魏德福在五六岁时就跟着父母去过澳门。他至今仍记得,每次准备去澳门时,魏德福都很兴奋,四点就起床,走两个小时到码头,然后坐“叭叭”叫的木头船,五六分钟后,就到达了梦想的彼岸。船费为葡币两元,相当于人民币几毛钱。初到澳门的魏德福伸长了脖子,哪里都想看。他现在还记得当时的感觉:街上每一个青年都穿着一条裤脚很大的牛仔喇叭裤,女士都有一头飘逸、靓丽、帖服的直发,不过每个人走在街上都急惶惶的,好像被狗追的兔子一样。
谢速莲是1988年从广东梅州来横琴岛的。当时只有十六七岁,得知横琴岛离澳门只有一条河,谢速莲花了两块钱从梅州坐船来到横琴。“觉得怎么都好,比大陆好。”尽管身边很多人去广州、深圳打工,谢速莲都觉得比不上自己在横琴,她坚信成为横琴人就是成了澳门人。澳门对谢速莲来说,有“国外的感觉”,儿子将来也上澳门大学。
最初靠发豆芽谋生,之后开了一间杂货店,丈夫做水电工,谢速莲渐渐站稳了脚跟。2003年,她终于通过购房入户,拿到横琴户口,她和家人开始和横琴的原住民一样,早上7点一过,就到红旗村码头上热闹地去排队到澳门。终于可以自由出入澳门,谢速莲却没感到向往的自由。4点半必须返岛,但澳门许多工作通常这时还没下班。为了保证岛民按时返岛,横琴与澳门方面分别制订了出入政策,早上出横琴时,用村民证换来一个黄色的上街证,入了澳门港口后,再用黄上街证换一个澳门发放的白色上街证。“还不如回来做个小生意。”谢速莲最后还是老老实实在横琴做起了小买卖。
魏德福很少提澳门两个字,他总是说“那边”。他也不愿谈起父母的澳门人身份。1990年,在澳门卖菜的母亲正好赶上澳门大赦:当天在澳门的人,都可以申请成为澳门人。魏德福的母亲当天刚好在澳门,怕人家觉得她是卖菜的看低她,连秤杆都扔了。那一晚回到横琴,知道这个消息的一家人有些兴奋和忐忑。七年后,魏德福的母亲成为澳门永久居民,父亲也申请去了澳门。按规定,双方均满60岁后,可为一个子女申请澳门身份。与谢速莲的感受不同,魏德福的父母对在澳门的生活非常满意,父亲做保安,母亲做清洁工,“岁数大了,回到横琴没人聘请,在那边工资很高”,而且每天上下午各有一次半小时的咖啡时间,“人性化一点”。但由于澳门的消费很高,二人仍选择回横琴居住,父亲一星期回来一次,母亲每天都回来。魏德福一直慎谈父母成为澳门人的事。他觉得“追求资本主义生活”不是个好名声。但是,父母到了澳门以后,魏德福觉得,“气质上不一样了,衣服穿得整洁多了,说话也文绉绉的。”
前海使深圳直辖有了时间表
随着国家发改委最近对前海合作区享有计划单列市的行政定位,前海这颗深圳未来的明珠,或者说是珠三角甚至是泛珠三角地区未来的明珠,总算是名正言顺的上升到国家发展战略的层面。随之而来,也使深圳自身的定位问题有了更新的解读空间。
深圳设立前海合作区,毋庸置疑就是冲着浦东和滨海这两个新区去的,或者说是冲着国家发展战略层面而去的。这不仅是深圳进一步发展的需要,也是珠三角甚至是泛珠三角地区发展的需要。作为国家经济主要引擎的珠三角,必须在未来有一个与长三角的浦东和环渤海的滨海旗鼓相当的,能起着引领作用的动力源。可以说前海就是为此应运而生的。
可要使前海与浦东和滨海旗鼓相当,首先一个难题就是级别。由于上海和天津都是直辖市,旗下的浦东和滨海也成为副省级的新区。而作为自身仅是副省级的深圳,在这点上就显然受到了制约,就是有再大的能耐,也无法让一个副省级的城市,自己诞生出一个副省级的区来吧?而不在级别上与其它两个新区平起平坐,就自然是名不正言不顺,难起引领作用了。
深圳想必是为此煞费苦心了一番的,无奈之下也就先将就着来了个“前海管理局”。但天佑深圳,经济特区建立三十周年的庆典,使得国家在这个特定时间段,把目光的焦点集中到了深圳这块昔日的热土上。温总理的前海视察,胡总书记的亲临庆典,无疑使深圳迎来了契机,前海自然成了“当面请示”的内容之一了。
但从另一方面看,国家对前海这样的破格定位无疑是出乎常规的。深圳本身就是计划单列市,而前海合作区也享有计划单列市的管理权限,这种关系肯定是过渡性的。是否可以这样解读,前海的行政定位只是一个铺垫,真正的意义在于,深圳的直辖已经列入了国家的时间表。其实,只有待深圳直辖的实现,珠三角的发展布局才能得以最终意义上的尘埃落定。
海边的平潭民居
平潭是我国第五大岛,福建第一大岛,因为岛上时常“东来岚气弥漫”,又称“东岚”,为省级综合改革实验区、旅游经济开发区和省级风景名胜区。
我入住宾馆后,沿着龙凤路向南,徒步走到海边。海边正在兴建环岛公路,人烟稀少。我在海边漫步。海岸蜿蜒曲折,岸线据说就有400多公里,其中100多公里为优质海沙滩。平潭岛的北、东、南三面分别有长江澳、海坛湾、坛南湾三大沙滩,都比较漂亮。
我在海坛湾驻足观赏。正是下午2:30左右,涨潮时分。海面上白浪滔天,拍打在岸边的岩石上,发出阵阵轰鸣声(日本刚刚发生在仙台的8.9级地震,引发海啸,已开始影响我国浙江福建一带)。我心里提醒自己,不能在靠近潮水的沙滩上走。海坛湾沙滩与广西银滩有异曲同工之妙。沙滩上沙质细白,海水清澈湛蓝,海上有岛屿岩礁。远处的礁石旁,有一红色建筑群,与蓝蓝的天空、蓝蓝的海水相映成辉。工地上的老乡告诉我们,海坛湾和坛南湾的沙滩,长度有40多公里,可容纳120万游客,是目前国内最大的海滨浴场之一。
在龙凤山老龙头,正在大规模开发海景别墅。我在“海景国际”楼盘售楼中心休息,售楼小姐告诉我,此处海景房40—600多平方米,均价2万多元。小县城的房价如此高,可厉害啊!
平潭的许多景色都很美。有“甲天下”的海蚀地貌,海蚀崖、海蚀洞、海蚀穴、海蚀平台、海蚀阶地等星罗棋布,形态各异,或如双龙抱珠,海豚戏水,跳跃腾空;或如利鳄刺天,锐不可挡;或如海龟登陆,摇曳徐行……形神兼备、栩栩如生,令游客叹为观止。有被誉称“东海仙境”的海蚀造型系列,包括仙人井、仙人峰、仙人台、仙人洞以及金光灿烂、神奇莫测的“金观音”,雄奇壮丽,神秘诱人。
岛上的三十六脚湖,高出海面15米,为八闽第一大天然淡水湖,风光旖旎,百态千姿;还有体积超过乐山大佛四倍的巨型石人——海坛天神,造型奇特,形象逼真,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花岗岩球状风化造型。平潭岛,巨岩交错,千姿百态,奇洞错列,佳境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