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概要:进入新世纪以来,在全国范围内重化产业布局加快向沿海靠港地区转移,沿海城市普遍面临港口岸线与生活岸线相互冲突的矛盾。岚山作为一个新兴临海拥港城市,在临港重化产业迅速发展的同时,沿海岸线资源用量大增,城市生活岸线受到挤压。为此,岚山区通过开展国际战略咨询,明确了岚山的城市定位、功能布局,通过打造滨海城市公共空间“海上碑”景区(星河湾文化广场),为市民营造了亲水岸线;通过“多岛海”城市综合体规划建设,为城市树立了亮丽标杆;通过加快城市公共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和大规模旧城改造与城中村改造,城市的亲和力、吸引力大大增强,开始了在重化产业区里建设宜居宜业海滨港城的完美蜕变。
一、树立滨海宜居宜业城市的愿景
岚山区地处鲁苏两省交界,南邻江苏省赣榆县,西靠临沂市莒南县,北靠日照主城区,城区离主城区35公里,是一个新兴临港滨海城市,2004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岚山区,是山东省最年轻的区县,总面积759平方公里,人口42.6万。境内安东卫建于明朝洪武年间(1384年),时与天津卫、威海卫齐名,为北方沿海“四大名卫”之一。岚山靠山面海、自然环境优良,建设一座美丽的滨海宜居城市一直是岚山人的愿景。
(一)重化工业大潮下的岚山
拥有发展临港重化工业独特优势的岚山设区晚,城市建设滞后,是一座靠海不见海,见海不好看,眼看就要陷入重化工业围困的滨海城市。随着工业化的迅速推进,使产城关系、港城关系、港产关系矛盾重重,而各项规划间的矛盾,更是地方政府必须面对的难题。
2007年以来,面对城市与产业发展越来越不相协调的严峻形势和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强烈的呼声要求、更高期待,新一届区委、区政府领导班子认识到,经济发展的再快,岚山的大多数老百姓也不可能都去日照居住,岚山才是广大老百姓的生活家园。因此,新一届区委、区政府旗帜鲜明地提出了“站位群众”的观点,决定从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入手,努力在为人民群众营造宜居生活环境中,赢得群众的拥护支持。
搞城市建设好的规划是前提,必须有科学的城市规划作引领。岚山自1993年以来,共进行了三次总体规划。但这些规划彼此矛盾、缺少协调,更没有把老百姓的居住生活等问题作为一个重点考虑在内,令区委、区政府无从依凭。
难道岚山就这样一直在这种尴尬的境况中发展下去?“我们决不能让岚山宝贵的资源在我们手里浪费,决不能使岚山在城市规划过程中留下难以修复的遗憾”,岚山区委书记高杰给出了回答。岚山不但工业要发展,城市也要发展;不但要按照国家省市要求,加快发展临港重化工业,而且要在重化工业区里建设滨海宜居城市。日照市委、市政府对此高度重视,要求市规划等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强工作指导,帮助岚山全力作好新一轮城市规划修编工作。为此岚山区委、区政府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探索。
(三)城市规划国际咨询
区委、区政府决定从修订完善城市规划入手,开展一次岚山产业园区及产城关系结构规划国际战略咨询,请国际上的高手帮助研究产业、城市、港口三者之间的关系。2008年9月,岚山区委、区政府委托深圳雅克兰德设计有限公司具体组织国际咨询。他们负责并最终从19家国际咨询单位中确定了美国KSK、日本野村综合研究院、英国ATKINS三家单位作为委托咨询单位。
2008年10月,《日照岚山产业园区及产城关系结构规划》国际咨询答疑会举行,区委书记高杰代表区委区政府专门抽出时间向各家咨询机构介绍背景,明确提出:岚山在日照市、鲁南经济带甚至山东省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点,不但岚山区重视,日照市政府及山东省政府也非常重视,这也是邀请国际公司参与咨询的原因。岚山要建设的不仅是滨海新城、产业新城,同时也是临港新城。我们对岚山的发展机会充满期待,但是我们对整个鲁南和自身经济现状的了解又使我们对发展的模式充满疑虑,毕竟如此大规模的开发有很多成功的案例,但也有大量的问题。本次国际咨询要解决的不仅是产城关系,而是产业、城市、港口的三元空间协调关系,港口的基础性、港城、港产之间的强烈互动关系。希望通过国际咨询对我们的困惑给出一个明确答案,以更加宏观的视野和更加开阔的思路帮助我们把握和达成“有远见、可实施”的双重目标,共同把岚山建设的更加美好。
各家机构经过近3个月的实地调查、分析,分别提出了对于岚山整体定位,产业、港口和城市发展间的关系和各项规划间矛盾协调的意见。
2009年6月,召开了岚山产业园区暨产城关系结构规划国际咨询成果汇报会。认为:岚山未来总体发展定位,是理想的、宜居的、具备独立发展能力的城市副中心,山东南部滨海产业新城及环渤海临港生态产业示范区。产城关系方面,城市与产业用地要协调发展,产业园区的规模可以适当缩小,以取得和城区的协调,并且城市与产业一样要有成长性,符合城市与产业发展的现实和规律。港城关系方面,城市和港口的分界必须明确清晰,交通也必须严格分开,在总体规划中应体现交通立交及城市功能的穿越。港、产、城关系方面,港口、产业区、城区范围明确分离,海岸线功能分区要明确划分为生活岸线和产业岸线,产业岸线部分产业港和渔港要完全分离,产业港通过内部连接道路形成内部交通的一体化;临港产业应该设置在港口附近,内陆型产业适于设置在靠近跨区域交通干线附近的内陆地区,其扩展方向是坪岚铁路西南侧的内陆地区;城市发展用地从南部海滨沿着绣针河向西北部延伸,形成将来城市发展主轴线,中央商务商业区和行政商务区所处区域为城市主核心,滨海商业休闲区附近为南部城市副核心,内陆居住区中心位置为北部城市副中心,各功能区块之间通过城市发展次轴线相连,将来的城市以主核心为基点向海岸和内陆地区拓展。
岚山通过日照产业园区及产城关系结构规划国际咨询,明确了港口发展、产业布局及城市建设之间的相互关系,解决了发展方向与城市定位问题,各界对岚山发展在认识上达成共识:即把岚山建设成产业发达、生态和谐、宜居宜业的现代化海滨港城。
二、曙光初照海上碑
岚山区委、区政府通过国际咨询,明确了城市定位、产城关系等核心问题后,面对港口、工业园区对城市步步紧逼的包围,如何迅速实现“城市突围”,必须找到一个突破点。仔细分析岚山城市发展现状,区委、区政府把目光定格在了南部沿海岸线。
(一)岚山海岸线的突围
南部沿海岸线具有打造滨海新城的条件,这一区域拥有以绣针河为中心的生态湿地,有安东卫古城,有6.5公里唯一南向的滨海岸线。这些都是打造滨海新城得天独厚的条件。而且打造滨海新城有助于岚山城市地位的提升,解决老城区改造和新城区建设的节奏和开发基础;能够集约高效地利用土地资源和滨海岸线资源,利用现有空间脉络梳理对外交通及与老城区的空间联系,创造城市发展的动力源;有助于创造场地内自成体系的景观体系,实现建城区内居民生活、工作娱乐等多种行为环境的塑造,实现“滨海宜居组团”发展的空间目标和经济目标。经过反复研究讨论,岚山区委、区政府秉持“把最美的地方留给群众”的理念,最终决定打造一个东至金牛岭路、西至绣针河、北至圣岚路、南至海边的一个滨海新城区,建设滨海8平方公里的“城市客厅”。
(二)海上碑“引爆”城市开发建设
滨海城区的引爆点是在南向岸线最东端的海上碑,这段岸线是工业与城市生活相互争夺的最前沿。海上碑位于岚山南侧海岸,以海边天然巨石为碑身凿琢而成,始刻于清顺治乙酉年间(1645年),有明、清时期名人所书刻的五幅碑文,为苏京、阎毓秀等历代名人题书。海上碑是我国北方千里海疆难得一见的名胜古迹,被誉为“万里海疆第一碑”,距今已有三百年的历史,立在碑石上,可远眺千帆竞发,海鸥翔集,盖为一方奇观。
岚山区委、区政府决定以海上碑作为打造岚山滨海城市的一个起爆点,除了海上碑具有较高的人文历史、岚山民俗风情价值外,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海上碑与东侧岚山港相邻,以海上碑为起点打造滨海生活岸线,可以遏制工业岸线西扩,保护好岚山仅有的南向海岸线。
海上碑景区建设为岚山老百姓留了一块亲水看海的生活休闲岸线,打破长期以来“临海不见海,见海不好看”的局面,为建设滨海新城走好第一步。
(三)龙王庙的去留
海上碑北侧,有一座龙王庙(又叫海神庙),始建于元代,明嘉靖三十一年(公元1552年)安东卫乡绅王瑾和众百姓重建。庙西有戏台,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每年农历四月初八、六月十三、六月十九连唱三天大戏,祈求海上丰收。在当地,渔船出海前,船工都要来拜一下龙王,祈求一帆风顺,满载而归。
1、龙王庙的去留决策
现状的龙王庙,无论风格还是质量都很一般,且掩于荒草、失于修缮、呈破败之象。客座雅克兰德设计公司的日本规划大师横松宗治先生和总监吴文媛女士认为龙王庙的价值不在于建筑本身,而是岚山老百姓渔俗传统与历史的一个见证,力主把龙王庙保留下来。经过多次讨论,实地征求当地渔民的意见,最后岚山区决定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对龙王庙按原有风格进行修缮。
2、龙王庙的重新修缮
2008年5月,龙王庙重新修缮。工程开工后,在当地渔民中引起强烈反响,纷纷鸣放鞭炮以示庆贺。修缮过程中当地的百姓,主动帮助施工队伍维持周边秩序。龙王庙修缮完工后,老百姓对龙王庙的保留及修缮表示赞赏,龙王庙看护者老王发自肺腑地说“这真是党委、政府为我们老百姓办的一件大好事”。一些在外旅居多年的岚山人回到岚山,让他们最为感动的是龙王庙还是原来的龙王庙,海上碑还是原来的海上碑,变化了的是周边的环境,不变的仍是曾经的记忆,家的归属感油然而生。
3、重新恢复的祭海仪式
2009年6月13日(阴历),岚山首届祭海节在海上碑龙王庙前举行。祭海是岚山渔民祈望丰收、祝佑平安的一种古老风俗。海上碑广场及龙王庙修缮完工后,当地群众自发把仪式整合,举行首届祭海节。上万渔民、上千条渔船及许多外地游客参加了这一盛典,渔民们杀猪宰羊、悬挂彩旗、鸣放鞭炮,表达对大海的浓厚情感和敬畏之心,向大海祈愿幸福、祝佑平安。
(四)海上碑广场规划设计
海上碑、龙王庙是岚山人民历史与记忆、文化积淀最为意味深远的元素与符号。海上碑的规划设计依托山海相依、人文荟萃的自然和人文景观资源,重视城市景观价值的提升与营造,以现代滨海生活为核心主题,融合滨海文化、地域历史文化,营造具有岚山特色的滨海生活环境。
1、海上碑景区
海上碑景区分星河湾文化广场和商业广场两部分,总占地面积48550平米,其中建筑占地面积约8000平米,景观占地面积40550平米。景区以现代滨海生活为核心主题,融合滨海文化、地域历史文化,打造特色滨海生态居住及旅游、文化、商业区域。
2、星河湾文化广场的聚集效应
星河湾文化广场2008年建设完成,一期商业广场2009年5月建设完成。星河湾文化广场建成后,前去游玩的老百姓迅速增多,结婚拍照、合影留念的人们络绎不绝,这也推动了商业广场的开发与招商,带动餐饮酒店快速发展。星河湾文化广场的影响力已经辐射到鲁南苏北地区,当年夏天来星河湾文化广场游玩的外地游客数量从前几年的几千人猛增到4万多人,星河湾文化广场俨然成了岚山的新地标。
3、星河湾文化广场的开发招商模式
星河湾文化广场属于市政工程,为了保证施工质量,政府实行商业化运作,谁开发、谁受益,先期进行勘查、规划设计,然后打包给开发单位,最后进行成本结算。此开发模式保证了建筑及景观的施工进度,同时也因为开发单位对于设计意图的理解与现场施工工艺的限制,使实现的效果受到了一定的影响,这也是政府在地标性景观区的建设中应当吸取的经验教训。
星河湾文化广场建设完成后,对周边商业发展迅速形成巨大的带动效应。为确保整个星河湾文化广场周边区域的建筑风格协调,岚山提出了后继开发项目必须保持与星河湾一期商业开发风格相统一的要求,对所有商业开发项目的规划设计严格把关,不符合要求的不批准开工建设。
三、多岛海,重新定义岚山
在加快推进海上碑景区建设的同时,岚山区委、区政府一鼓作气、乘胜追击,把目光投向了南部更为广阔的滩涂、盐田、湿地上。
(一)多岛海的创意
经过多方研究,岚山区委、区政府,决定以雅克兰德公司提出的“多岛海”方案,打造岚山的“城市客厅”。
雅克兰德提出以水为灵魂,引入“运河”理念,按潮汐原理,充分利用原水系系统,构建运河系统,形成水绕岛转、岛在水中的自然景观,使原有的6.5公里海岸线延长至29.5公里,将多岛海同时建成拥有滨海、滨湖、滨河、多岛等多层次的景观,打造独具岚山特色的城市亲水环境。同时,秉持保护环境、发掘历史的理念,兼顾海景观赏和商业环境营造,建设集商居、旅游、休闲、文化、娱乐等于一体的现代化滨海新区。多岛海设计创意中布置有灯塔广场、栈桥、风帆等设计元素,与金沙滩相呼应,为打造滨海风情环境奠定了良好基础。
目前,多岛海滨海新区建设已完成投资9.8亿元,修建景观防潮堤3000米,修建河道5470米,形成水域面积450亩,广场135亩,景观绿化70万平方米。 “临海不见海、见海不好看”的问题得到根本解决,初步实现了“显山、露水、亲海、增绿”的目标,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了良好的休闲场所。
(二)多岛海滨海新区建成产生的效应
2010年7月,多岛海海滨浴场建成启用后首次对外开放。同年10月,山东省“转方式调结构现场观摩会”召开,岚山区决定将多岛海作为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缩影进行观摩。省市各级领导来到多岛海之后,被美丽的滨海新貌吸引,对岚山在短时间内由一个大渔镇发展成具有特色的滨海新城深受震撼。特别是日照许多市级领导同志在看完现场、听完汇报后说,“今天听了汇报、看了项目现场,思想触动很大,也改变了原来的认识,现在看来岚山不但非常有必要,而且也有条件、有基础、有希望建设一个宜居城市。”岚山南部滨海在短短的时间里由“临海不见海、见海不好看”盐场滩涂变成了“近者悦、远者来”的滨海旅游胜地。
随着海上碑、多岛海滨海的建设,外地客商对岚山滨海岸线短时间内发生的巨大变化感到即兴奋又吃惊,深深地被南部滨海优美的环境和巨大的开发潜力所吸引,纷纷到岚山投资兴业,岚山房地产业迅速发展。
在加快滨海区域开发建设的同时,岚山区也在积极思考着如何进一步提升老城区和农村群众的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问题。2010年5月,岚山区召开了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大会,出台了扶持政策,把推进农村住房建设作为促进工业化、带动城镇化的重要措施,通过建设新型社区不断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利用腾空土地支持港口和临港产业发展,通过发展临港产业解决群众就业,增加群众收入。先后启动建设了凤凰山、官山路、海州湾、绣针河等7个新型社区,涉及46个村居、1.6万户。2011年,又提出了城区力争用3年时间全部完成旧村改造任务的目标,岚山城乡一体化发展步伐进一步提速。同时,岚山区还进一步加快了城市道路、供水、供热以及地下管网、污水处理厂、固废处理中心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了教育、医疗、文化、卫生等公共服务投入,加强了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大力开展城市绿化、美化,组织开展了“大爱岚山”感恩实践系列活动,岚山的城市环境进一步变绿、变美了,市民素质和文明水平进一步提高,目前正在向争创省级文明区努力冲刺。
岚山的命运正在改变。曾经城区面貌落后、靠海不见海、见海不好看的岚山,正在向港口、临港产业快速崛起与鲁东南首席南向观海低碳新港城蜕变。在2010年社会满意度调查中,人民群众对区委、区政府的满意度达到96.7%。此时的岚山、梦想中的岚山正在改革的大潮中快速崛起、扬帆远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