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春运大考需要大智慧大联网
时间:2012-01-11 10:42:02  来源: 大洋网-广州日报   作者:练洪洋 

  给春运期间的运输企业减免税费,让企业有能力提高产能,为春运分忧,并把优惠传导到旅客身上,提升他们过年回家的幸福感。

  为期40天的2012年全国春运前天正式启动,今年春运预测客流量将达到31.58亿人次,再创历史新高。春运期间客流量相当于全国人口整体迁移2次。

  渴望、拥挤、焦灼、疲惫……几乎成为这数十天的“中国表情”。一张春运车票,成为数亿人的心头之痛。从第一代民工到第二代、第三代,数十年来,周而复始。年年春运年年难,解决“一票难求”没有谁能给出准确时间表。

  过年回家,成为国人挥之不去的情结。当情绪得不到排解,公众的智慧便被空前激发,春运攻略大行其道,囧人囧事层出不穷。数天前,有民工致信铁道部称网络购票不公而获媒体赞助飞机票,得以顺利回家。前天,又有“回家达人”发明“曲线回家法”——“借道”国外,相当雷人。“借道”国外的真实性有待求证,即使真实也没有多少可行性,对于连网络资源都可望而不可及的农民工来说,“借道”外国岂不等于“为何不食肉糜”。

  铁道部副部长胡亚东称,今年铁路春运的运输需求与能力的矛盾仍然非常突出。预计春运期间,全国铁路将发送旅客2.35亿人次,同比增加1352万人,增长6.1%,日均588万人,同比增加34万人。作为春运的“龙头老大”,铁路只能解决2亿多人次,与30亿人次的需求相比,如此巨大的供需缺口,仅靠旅客的小智慧能够解决多大的问题?春运大考,需要更高层次的大智慧,需要各种交通方式的“大联网”。

  过年回家、过完年返工是融入公众血液的文化传统,是不可压缩的刚性需求,至少在相当长时间内,“候鸟现象”都将存在,除非二元结构、城乡差异、地区差异等社会问题都得以彻底解决。相关部门要做的,恐怕只有想尽一切办法、尽最大的可能满足而不是抑制公众这种需求。像过往,每到年关,呼吁农民工留在原地过年,作用有多大?事实上,解决春运难题,还是大有潜力可挖的,不必太悲观。

  就以公路运输为例。据公安部交管局发布的数据,截至去年11月底,全国汽车保有量达1.04亿辆,仅次于美国的2.85亿辆,位居世界第二。辅以全球第二的高速公路里程,如果得以充分利用,可以大大缓解春运难题。而尴尬的现实是,我国收费公路占全球70%,且收费之高世所罕见,一趟路跑下来,路桥费与油费不相上下,甚至还要贵一些。高收费、低品质大大抑制了公众利用高速公路的出行欲望。近年,陕西、宁夏、河南、黑龙江等地区春节三两天也会选择性地减免路桥费,象征性地减免聊胜于无,对缓解春运压力的作用有限。不敢奢望全年免费通行,哪怕春运这三四十天适当减免,对广大驾车回乡的游子来说也是一种极大的利好。

  公路运输只是一面镜子,照见管理的短板。航空、铁路、水路都一样,面对春运需求,仍有改善、提高的空间。譬如给春运期间的运输企业减免税费,让企业有能力提高产能,为春运分忧,并把优惠传导到旅客身上,提升他们过年回家的幸福感,一举两得。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