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建设文化强市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处理好文化“魂”与“体”的关系,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文化建设各个方面。
●城市的发展过程,应当是“有机更新”的过程,而不应当是“无机更换”的过程,区分标志就在于那些最有特色的文化元素、最核心的文化精髓,是否得到了有序传承和有效开发。
●满怀人文关照抓城市建设,避免大拆大建,注意保护好城市的“遗传密码”和文化基因,注意承接好城市的历史记忆和文化元素。
●城市建设,既要算经济账,也要算文化账;既要算文化资源今天的价值,更要算文化资源未来不可估量的巨大增值。
●着力打造更多展示中国气派、巴蜀风格、川西特色的文化地标,让成都的历史和记忆以实体形式呈现出来,让人们一到成都就能感受到浓郁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
本报讯(成都日报记者 张魁勇)12月17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黄新初在参加全会讨论时作了发言。他强调,成都拥有厚重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文化资源,要特别注意处理好文化 “魂”与“体”的关系,将文化建设融入到城市有机更新中,加快把成都建设成为中西部最具影响力、全国一流和国际知名的文化之都。
会议期间,参会代表围绕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省委九届九次全会精神、黄新初同志代表市委常委会向全会作的工作报告、《中共成都市委关于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建设文化强市的意见(讨论稿)》、《关于召开中国共产党成都市第十二次代表大会的决议(草案)》等踊跃发言,进行了热烈的分组讨论和 审议。黄新初一边认真听取发言,一边仔细做着记录,并不时和大家展开交流。
听取多位代表发言后,黄新初也作了发言。他说,这次全会的主题之一是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省委九届九次全会精神,就深化成都文化体制改 革、加快建设文化强市作出部署。在此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处理好文化“魂”与“体”的关系,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文化建设各个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贯穿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各个领 域,体现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各个方面。提供各种形式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尤其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潜移默化地融入进去,注重提升思想内涵和精神 价值,发挥好“体”对“魂”的承载作用。
黄新初说,全会提出把成都建设成为中西部最具影响力、全国一流和国际知名的文化之都的目标定位,与成都文化建设的现实市情和发展前景是适宜的。 文化,是一个城市最有特色的资源,也是一个城市最重要的软实力。成都作为国家首批认定的历史文化名城,拥有底蕴深厚、魅力独具的历史文脉,这是成都城市建 设的宝贵资源,也是展现成都特色的最好名片。“我们建设世界生态田园城市,既需要田园化的城市生态,也需要特色化的城市文态。”
黄新初说,一座城市,实质就是一个有机体,是一个由人口、产业、生态、文化多个系统耦合成的有机体。在这个有机体中,文化是城市活的灵魂,是市 民的精神家园,沉淀着人们深层次的情感记忆和共同的思想特质。城市的发展过程,应当是“有机更新”的过程,而不应当是“无机更换”的过程。区分城市发展是 “有机更新”还是“无机更换”的标志,就在于城市发展过程中,那些最有特色的文化元素、那些最核心的文化精髓,是否得到了有序传承和有效开发。“欧洲城市 发展的历程告诉我们,城市建设的任何资源都会随时间的流逝而枯竭或贬值,但唯独城市的特色文化、风俗风貌、历史街区等资源会随时间的流逝而增值。”黄新初 说,当前,成都正处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我们负有一种责任,那就是“绝不能在快速城市化过程中断了成都文化传承的根脉”,而要利用这个机会继承好、利用好 成都厚重的文化底蕴。要满怀人文关照来抓城市建设,避免大拆大建,注意保护好城市的“遗传密码”和文化基因,注意承接好城市的历史记忆和文化元素。“那种 大拆大建的方式,就是城市机体的‘无机更换’,城市形态虽然新了,但文化的根却断了,城市的魅力却没有了。”
“城市建设,既要算经济账,也要算文化账;既要算文化资源今天的价值,更要算文化资源未来不可估量的巨大增值。”黄新初说,我们绝不能把成都只 建成一座钢筋水泥的森林,也不能只建成一片厂房密布的产业园区。城市建设中要考虑产业布局,要考虑每亩地的投资强度和产出水平,“但有时候,少赚钱甚至贴 钱也要去办有价值、能增值的文化,文化氛围营造起来了,一个城市其实也增值了。”因此,城市建设中要特别重视文化,鲜明凸显成都文化的特色和本底,注重保 护那些人文信息丰富、地域特征鲜明的历史街区、传统民居和人文古迹,着力打造更多展示中国气派、巴蜀风格、川西特色的文化地标,让成都的历史和记忆以实体 形式呈现出来,让人们一到成都就能感受到浓郁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
“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在黄新初看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建设文化强市,更好地将文化建设融入到城市有机更新中,必须增强这三 方面意识。他进而阐述——文化自觉,是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文化作用的觉察、对文化规律的觉悟和对文化使命的觉醒。文化自觉的程度,既是文化体制改革推进 的环境条件,也是衡量文化体制改革成效的重要标志。没有社会的文化自觉,就没有民族的文化自信,也就没有国家的文化自强。“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黄新 初话锋一转,当前仍有一些地方、少数部门和部分干部群众缺乏足够的文化自觉,在思想认识上存在“唯GDP论”等片面倾向,这是制约文化体制改革推进的思想 障碍,也是我们落实这次会议精神、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所要解决的当务之急。黄新初强调,下一步工作中,各级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增强文化自觉、自信、自强意 识,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一手抓好物质文明建设,一手抓好精神文明建设,既加大经济建设投入力度,也加大文化建设投入力度,大力发展好文化事业与文化 产业,不断增强文化软实力,推动成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