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日前发布的《中国的对外贸易》白皮书显示,中国出口商品质量总体上不断提高,2010年中国出口美国的食品为12.7万批,合格率99.53%,出口欧盟的食品13.8万批,合格率99.78%。
白皮书还提及,日本厚生省进口食品监控统计报告显示,2010年日本对自中国进口的食品以20%的高比例进行抽检,抽检合格率为99.74%,高于同期对自美国和欧盟进口食品的抽检合格率。
这样的数据是有说服力的。看得出来,我国出口食品的质量大有进步,有关方面引以为荣,以此作为“中国出口商品质量总体上不断提高”的力证。
早些年,我国出口的蜂蜜、泡菜、禽肉、冷冻蔬菜、鲶鱼乃至宠物饲料都闹出不小的风波。改变是如何形成的呢?这并不难解答。众所周知,欧美国家对食品质量要求高、监管严,对于进口的食品更是严格把关。我们的食品生产企业和有关部门是知道个中利害的,质量不达标,检测通不过就不能进入异国市场;一旦某种食品在异国出现问题,就会遭到进口国不再进口的禁令,甚至相关联产品也会被禁止,而且更多国家可能纷纷效仿。因此,生产企业会精心生产,相关部门也严格监管以保障出口食品质量合格,进而得以在食品出口市场立足乃至做大。
然而,对比出口食品的高合格率成就,人们很容易联想到国内食品的不佳情况。有人说质量好的食品都出口给外国人吃了,我们自己吃的都是不合格食品,这固然是过激之语,但国内食品普遍令人不放心,与出口食品的普遍可靠反差很大,却是不争的事实。在国内,说到食品,人们往往下意识地反应的不是营养、味道如何?而是安不安全,能不能吃?接连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给人们留下这样的阴影。
食品最起码的品质是能够食用,制成的食品毒害身体健康甚至夺走人命,根本就不能食用,就已经不是食品了。在一些企业频频越过道德底线,制造不安全食品的背后,可以窥见我们对食品的质量要求和质量监管并不尽如人意。每当有跨国企业出现食品问题,回应我国消费者时几乎如出一辙:我们的产品符合中国的标准。我们还知道我国的奶业新标准不是与时俱进,而是倒退20多年,几乎为全球最低。在食品质量监管上的松懈与疲软也是为人诟病的。
对此,不少人常常以国情来辩解。产品质量固然与整体生产能力和水平有关系,但国情并不能成为产品质量时常在底线之下的理由,况且从出口食品普遍合格上可以见证,我们的企业有能力生产出安全可靠的食品,监管检测部门也是有能力把好关的。
国内食品质量应当向出口食品看齐靠拢,只要更加重视民众的食品安全,各方面都尽最大的努力,食品质量内外统一是可以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