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16日,第五届中国城市化国际峰会在北京举行。伴随着此次峰会的召开,“2011中国城市化典范案例”评选揭晓——
凭借前瞻、为民的规划理念及生态环保、宜居宜业的创新创意和高效、开放的开发建设,岚山区成功跻身此案例评选,并一举摘得“2011年中国城市化新兴滨海城市典范案例”桂冠,成为全国唯一获此殊荣的区县。
岚山获此殊荣,并非偶然。作为一个年轻的新区,长期以来,岚山以“大渔村”的面貌示人,在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的东部沿海地区,一直给人相对较弱的印象。
然而,经过“十一五”期间的潜心发展,岚山城市建设已今非昔比:规划、建设、开发、管理,一步一个烙印,步履坚实的岚山,经历了一场破茧成蝶的嬗变。
聚焦岚山嬗变,其背后又演绎着怎样的精彩?产城、港城、港产三者和谐相处、有机并存,让我们看到了不一样的岚山,如今,不一样的岚山仍在变。
一个滨海宜居宜业城市的愿景
工业化大潮的涌起,对滨海城市发展之路的选择提出了考验,似乎总是令滨海名城的梦想变得越来越难以实现。
岚山,靠山面海,是一座新兴临港滨海城市,自20世纪90年代就曾提出“建设北方小香港”的梦想,建设一座美丽的滨海宜居宜业城一直是岚山人的愿景。但伴随工业化大潮的涌起,对于眼看就要陷入重化工业围困的岚山,这样的梦想,似乎奢侈而遥远。
岚山海域港阔水深,终年不冻不淤,海岸线总长25公里,适港岸线12.8公里,是天然深水大港良址,1989年国务院批准实行一类口岸开放,目前已建成5000吨级以上泊位20个,吞吐能力5000多万吨、远期规划能力3亿吨,与140多个国家和地区通航,拥有发展临港重化工业的独特优势。
近年来,随着国家大进大出型重化产业发展向沿海港口地区转移,一批国家、省、市重大产业布局纷纷落户岚山,如山东精品钢铁基地、鲁南临港产业带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日照市临港重化产业基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