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16日,第五届中国城市化国际峰会在北京举行。伴随着此次峰会的召开,“2011中国城市化典范案例”评选揭晓——
凭借前瞻、为民的规划理念及生态环保、宜居宜业的创新创意和高效、开放的开发建设,山东省日照市岚山区成功跻身此案例评选,并一举摘得“2011年中国城市化新兴滨海城市典范案例”桂冠,成为全国唯一获此殊荣的区县。
岚山获此殊荣,并非偶然。作为一个年轻的新区,长期以来,岚山以“大渔村”的面貌示人,在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的东部沿海地区,一直给人相对较弱的印象。
然而,经过“十一五”期间的潜心发展,岚山城市建设已今非昔比:规划、建设、开发、管理,一步一个烙印,步履坚实的岚山,经历了一场破茧成蝶的嬗变。
聚焦岚山嬗变,其背后又演绎着怎样的精彩?产城、港城、港产三者和谐相处、有机并存,让我们看到了不一样的岚山,如今,不一样的岚山仍在变。
一个滨海宜居宜业城市的愿景
工业化大潮的涌起,对滨海城市发展之路的选择提出了考验,似乎总是令滨海名城的梦想变得越来越难以实现。
岚山,靠山面海,是一座新兴临港滨海城市,自20世纪90年代就曾提出“建设北方小香港”的梦想,建设一座美丽的滨海宜居宜业城一直是岚山人的愿景。但伴随工业化大潮的涌起,对于眼看就要陷入重化工业围困的岚山,这样的梦想,似乎奢侈而遥远。
岚山海域港阔水深,终年不冻不淤,海岸线总长25公里,适港岸线12.8公里,是天然深水大港良址,1989年国务院批准实行一类口岸开放,目前已建成5000吨级以上泊位20个,吞吐能力5000多万吨、远期规划能力3亿吨,与140多个国家和地区通航,拥有发展临港重化工业的独特优势。
近年来,随着国家大进大出型重化产业发展向沿海港口地区转移,一批国家、省、市重大产业布局纷纷落户岚山,如山东精品钢铁基地、鲁南临港产业带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日照市临港重化产业基地等。
岚山(省级)经济开发区重新规划扩展,重点发展钢铁及配套产业、石油化工及精细化工产业、木材产业、食品药品产业。目前已形成钢铁产能1000多万吨,钢铁配套加工能力达到350万吨;石化产业精炼加工能力达到630万吨,罐储能力达1000万方;木材产业加工能力达到400万方,进口能力350万方;水产品养殖捕捞能力达到22万吨、加工能力59万吨,已发展成为江北最大的海产品冷藏加工基地和全国最大的海洋仿生食品生产基地。
临港产业的快速发展,有力促进了岚山经济实力的迅速大幅攀升,但产业发展的“单兵突进”同时也给岚山带来了一些严峻的负面问题。
——岚山的港口吞吐量连年跨越式增长,港口发展对岸线的需求量急剧增长。岚山的港口开发建设存在国有、民营、集体等多种形式,多年来,由于港口建设缺乏统一规划指导,造成港口岸线无效利用、野蛮开发、无序竞争,东部原有沙滩生活岸线已不存在,仅有的5.3公里南侧生活岸线临海不见海、见海不好看,同时受到岚山港西扩挤压,一度要放置大型工业项目。岚山经济上有条件的人特别是投资客商、大企业职工大都到相距较近的日照市区买房居住生活,出现了经济越发展城市常住人口越少的“怪圈”。
——经济快速发展对城市建设带来了巨大冲击。由于岚山设区晚,城市建设缺乏科学规划,城市布局混乱,城市配套服务设施极不完善,外地人到岚山找不到城市中心,本地人在城市中找不到中心,认为岚山是一个工业基地,或者是个大渔镇。同时,港口、大项目因征地、拆迁、环境等问题与周边居民关系紧张,冲突时有发生。
岚山的广大老百姓及普通的产业工人该怎么办,他们的出路在哪里?岚山发展该何去何从,岚山的出路在哪里?这一系列棘手的问题摆在了岚山区新一届领导班子面前。
“经济发展得再快,岚山的大多数老百姓也不可能都去日照居住,岚山才是广大老百姓的生活家园”。“站位群众”,岚山区委、区政府决意对城市建设“破题”!
城,规划先行!一个城市如果没有好的规划,就像一个人没有好的形体,就算长得再漂亮也是缺憾!但现实情况是,岚山开发建设十多年来,还没有过科学完善的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