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共安全如何实现快速联
时间:2011-09-15 13:20:01
把城市公共安全管理与危机快速反应联动机制作为一项系统工程,从总体上进行把握和研究,是目前城市问题专家倾心致力的一个重要范畴。从首都城市公共安全管理体制及其运行机制的现状调查着手,全面深入分析北京公共安全管理状况,北京市社会科学院课题组在此基础上,不仅客观评价了该市政府在这些方面所做的努力和取得的经验,也揭示出其中的问题、根源以及相应对策。
确保城市的公共安全,需要协调一致的实际运作,更需要科学高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针对北京市目前由于社会转型,国家经济与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而带来的日益复杂的城市公共安全问题,本课题从首都城市的特定功能与未来稳定发展的基本需求出发,提出建立科学的公共安全长效管理和应急快速反应联动机制的对策建议。
城市公共安全的长效管理与危机状况下的快速反应
首先,为新的公共安全管理体制和应急快速反应联动机制确定了目标和功能:从政府对社会公共安全管理职能出发,根据北京市的区位特点和战略地位,针对北京市公共安全管理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建立科学的公共安全长效管理体制和应急快速反应联动机制,整合现有资源,提高北京市应对公共安全危机的能力,为把北京市建设成为安全、文明、发达的现代化城市提供保障。强调“以人为本、快速反应、科学管理、协调一致”的指导思想,本着“快速决策与系统联动、属地管理与协调统一、资源整合与信息共享、防治并举与平危相宜”的原则,针对公共安全管理自身需要,结合北京市实际情况,提出北京市公共安全管理组织体系的框架设计和职能描述。建立起北京市公共安全管理组织系统、公共安全管理决策系统、公共安全信息支持系统、公共安全监控支持系统、公共安全预警支持系统。其组织体系试图在尽可能发挥现有职能机构作用和尽可能不增设机构与人员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部门职能调整,强化公共安全管理中的部门协同。在建立北京市公共安全管理长效体制的基础上,报告进一步讨论了在危机状况下,北京市公共安全管理体系如何实现快速联动,以及应当建立怎样快速联动,以及应当建立的怎样快速反应联动机制等问题。从预警机制、信息机制、决策机制、专家咨询机制、组织协调机制、执行机制、法律机制、社会沟通机制、后备保障与社会救援机制、善后处理机制等方面全面论述了如何建立北京市城市危机快速反应联动机制的基本架构;从快速决策系统、信息支持系统、指挥调试系统、电视电话会议系统、实施反馈系统等兀方面提出了建立北京市城市危机应急指挥中心的系统运行机制;从预警快速反应联动机制、预案分级启动机制两方面阐述了北京市预警启动机制;从公共安全管理立法、应急立法机制两方面解释了北京市公共安全管理如何寻求法律支持。
首都城市公共安全管理研究的典型性与创新性
在该项课题研究过程中,课题组认为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有不同于其他城市的特点,其提交的报告不仅客观、全面地分析了首都城市公共安全管理体制的现状、优劣及其原因,还广泛地借鉴了国内外相关科研和实践成果以及公共安全管理方面具有典型意义的案例,保证了研究报告的先进性、科学性和实践性O对于科学高效地设计、构建能全面实现首都功能,真正体现首都特点的新的城市公共安全管理和城市危机快速反应联动机制具有现实的价值。因此,该项课题研究的重点,是目前首都的城市公共安全体制的优劣强弱及其原因分析,难点是该管理体制如何实现符合首都城市功能和北京发展需求的体制创新。
该项课题采取的文献资料研究,即研究与社区公共安全管理体制相关的现有法律法规、政策文件、学术文献与实际工作业务资料,解剖典型案例,统计分析有关数据;实地调查研究,即在科学分类的基础上,从各城区各类社区中选取若干典型社区实施问卷调查和个案解剖研究;向所在地区的上级有关部门、单位进行访问调查,收集、研究已有实践的经验教训;邀请有关专家进行专题研讨,设计并论证体制创新思路、方案等等。使研究在三个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第一,未来影响首都城市公共安全管理和城市危机快速反应联动机制的主要因素及基本趋势。这是本课题得出研究结论的必要前提,其准确与否将直接影响首都城市公共安全机制建立的有效性。第二,首都城市公共安全管理和城市危机快速反应联动机制的构建。这是本课题的最终落脚点,也是本课题研究的重点和难点。第三,首都城市公共安全管理和城市危机快速反应联动机制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这是本课题实践意义和实践价值的具体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