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来,或许有人一辈子没有用过手机、没有看过电视,也有人一辈子没有坐过飞机,但是每个人每天都在制造垃圾。所以垃圾问题是任何一个人,任何一个城市,任何一个社会,任何一个政权都不能回避的问题。
世界上最可怕的罢工,莫过于环卫工人的罢工。试想一下,如果垃圾一个礼拜运不出去,人民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这个城市会是什么样子?人民生活在被垃圾包围的环境里,不仅健康没法保证,就连生存也会直接受到影响。在上世纪80年代初,北京市海淀区和宣武区的环卫工人罢工,垃圾一个礼拜运不出去,结果所有的街道全部堆满了垃圾,市长亲自上街指挥。
一个城市的生存、发展,离不开垃圾问题的妥善处理,否则对于城市来说就是一场灭顶之灾。从历史记载看,在欧洲中世纪,由于没有专门的环卫工人,城市垃圾主要堆放在街道的两旁,没有进行妥善处理,造成老鼠、苍蝇、蚊子滋生,结果瘟疫暴发,伤寒、霍乱流行,欧洲死掉了1/3的人。这在欧洲的一些名著,比如狄更斯的《双城记》、雨果的《悲惨世界》里面都有描述。
我国有660多个城市,其中1/3以上的城市被垃圾包围着,严重影响城市经济的发展以及城市人民生活,是关系民生的大问题。北京曾一度被垃圾所包围。上世纪80年代初,北京市曾经做过三次航空拍片,沿着三环路四环路这一圈,50平方米以上的垃圾堆4700多个,也就是说,北京市被垃圾环带严严实实包围起来。随着城市的发展,以及政府相继斥巨资建设垃圾处理厂,包括转运站,1993年以后,这个问题逐渐得以解决。
其实,全世界都很关注垃圾问题。2007年5月11号,我曾应美国马里兰州众议院的邀请去研究关于垃圾的问题,还有幸见到了正在竞选总统的克林顿·希拉里。她说:“我们可以不研究飞机,但不能回避垃圾。”如此坦率的话语让我记忆犹新。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资源是一切可以被人类利用的、有价值的客观存在。十年前,我就提出垃圾是资源。有一位经济学家曾对我说:“垃圾是废弃物,是没用的,怎么能说是资源呢?如果垃圾有价值还废弃什么呢?”
我曾做过一个调研,1999年,北京市收废品、捡垃圾的人有8.2万,到现在已增加到17万人。而且,他们已经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严密的产业链——有捡拾的,有收购的,有交易的,有运输的,有再交易的,有再加工的,有再生产品的销售。全国600多个城市,垃圾的从业人员有数百万人,这难道不是一个可以被利用有价值的东西吗?
我说垃圾是资源,除了它是能养活这么多人的产业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废旧物资已经进入了国民经济的主战场,全世界的主要工业原料比如钢铁原料40%以上都来源于废旧资源。
自然界的万物都是循环的、守恒的。根据物质不灭定律,消耗多少资源,就会产生多少垃圾。然而,人类的行为,出现了线性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大量的开发资源,大规模的生产和消耗,大量产生废物,违背了自然界的循环规律,久而久之,就出现了资源日益短缺,垃圾越来越多,环境污染越来越重,最终导致了人类的不可持续发展。于是在1975年,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首次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理论。目前,我国正在推行循环经济,而狭义的循环经济就是废物再利用。此外,经济学家、考古人员、新闻工作者、人类行为学研究者,甚至公安和安全人员,或者艺术家,都在关注垃圾,并从中汲取有价值的东西。所以,垃圾成为宝贝也在成为不争的事实。
(作者系北京市市政管理委员会高级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