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长大一倍以上 耕地面积12年不变
浙江慈溪的“城中村”界牌村日前完成改造后,安置地只用了原先建设用地的一半不到,剩余的土地用于开发三产,建设学校、道路、绿化等公共设施,不仅集约利用了宝贵的土地资源,还改善了群众居住条件,大大提升了城市的品位。这是慈溪做足土地文章,向城市中心挖潜力,走人口集聚土地集约的发展之路,加快推进新型城市化的一个缩影。
人多地少,工业化迅速推进,新一轮城市发展中,慈溪土地资源面临双重制约。如何破解这一难题?唯有坚持走人口集聚土地集约的新型城市化之路,慈溪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认为。据悉,慈溪去年工业总产值2503亿元,亩均产出236万元,在宁波属中等水平,与先进地区相比有较大差距。为此,该市在新一轮城市化中,注重内部挖潜,推进集约化城市发展模式。
改造城中村,提高土地利用率。慈溪市中心城区面积90平方公里,共有城中村(社区)69个,占地面积1539.7公顷,总建筑面积1165.2万平方米,而居住的农业人口仅有15.2万人,土地容积率很低。去年开始实施的该市中心城区改造提升覆盖了大部分城中村,计划逐步消灭中心城区内的城中村,将其改造为现代化居住社区,改变城市形象。
鼓励和引导建设项目向空中和地下要空间。未来3-5年,慈溪将投资600亿元对中心城区进行改造更新,对六大片区、十九大功能板块同步启动综合改造和拓展开发,推动“大区块式”发展。为实现城市土地集约高效利用,该市出台政策,规划部门在拟订房地产开发项目建设指标时,明确要求提高土地容积率。该市城南改造板块向上、下两头要空间,最高设计住宅45层,其余也以15层左右的小高层为主,采用地下停车方式,把原先只有0.7的容积率提高到了2.5。
引导企业大力实施“零土地”技改,发展新兴产业,是进一步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率的另一有效手段。今年上半年新批177个工业技改项目中,“零增地”项目达到139个,占比78.5%。据了解,近三年来,慈溪获得财政专项奖励的技改项目85%以上是未征一分地的“零土地”项目。
随着慈溪城市化向纵深推进,该市城市框架不断拉大、功能配套不断完善,既繁荣了城市经济,也加快了城市人口的集聚。据悉,目前慈溪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40.7平方公里,比五年前长大了三分之一,是十年前的两倍。但是通过垦造耕田、整理土地、集约利用等途径,全市耕地面积仍然为66万亩,连续12年保持占补平衡。“十一五”末,慈溪城市化水平已经达到63%,中心城区建成区常住人口增加到40.8万,实现了土地和人口同步城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