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力破解京津冀一体化课题
时间:2011-09-06 09:13:54
来源:人民日报
深化区域合作、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是提升区域整体发展水平的必然途径。京津冀都市圈的精心打造,首都经济圈的积极构建,天津滨海新区的强力推进等,都为京
津冀晋内蒙古区域合作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日前,在第四届京津冀晋蒙政协区域经济发展论坛上,五省区市政协委员、专家学者进行深入探讨———
“十二五”期间,华北区域经济发展面临新机遇——
打造“首都经济圈”已纳入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天津“滨海新区”建设作为国家战略取得了显著成果,与北京形成强有力的产业对接和功能衔接;河北提出建
设“环首都绿色经济圈”,通过对接融入首都,强化自身“造血”功能,实现跨越式发展;山西省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国家为推动全国资源型经
济转型、实现区域协调发展而实施的重大政策试点;内蒙古提出加快辽吉黑、京津冀晋、陕甘宁等省区市互利合作,积极参与产业分工协作,共同打造产业带和经济
区……
与会的政协委员和专家学者一致认为,深化区域合作已成为京津冀晋内蒙古的广泛共识,目前已到了加快推进五省区市经济协调发展的新阶段。
首都辐射带动,提升京津冀发展水平
京津冀区域一体化是社会各界多年来持续关注和研究探讨的老课题。部分委员、专家认为,“十二五”期间,打造首都经济圈将成为破解这一老课题的新理念和新思路。
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推进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打造首都经济圈”的区域发展战略部署,意味着首都经济圈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
北京市政协副主席熊大新认为,首都经济圈本质上是围绕首都形成的区域经济,是首都经济职能辐射和影响的空间范围。从北京自身发挥首都功能的需要和资源限制看,北京亟须更大发展空间;从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要求看,周边地区也需要与首都经济实现融合发展。
“首都经济圈战略既延续了京津冀区域统筹协调发展的理念和思路,又凸显了首都的地位和作用。”北京市社科院院长谭维克介绍,在建设中要在新的战略框架下,对首都和周边区域发展进行整体规划,发挥首都资源的辐射带动效应,促进周边区域发展能力和水平的提升。
他说,狭义的首都经济圈,核心区是北京行政区范围;紧密协作区包括天津市和河北的廊、保、张、承、唐、秦6市,对首都具有较强的功能支撑,且经济联系紧
密;联动支撑区指河北的石、沧、衡、邢、邯5市,主要承担产业支撑、科技成果转化、港口物流、生态保障等功能,有利于实现更大范围的优势资源整合,也有利
于河北省整体融入首都经济圈进行规划发展。
省政协副主席崔江水认为,“环首都绿色经济圈”建设,不仅是京津冀一体化和首都经济圈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河北着眼为大局服务、为首都分忧、为河北添活力而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
熊大新建议,北京与河北优势互补,合作的内在动力很强,应把做好与河北“环首都绿色经济圈”对接工作作为推进首都经济圈建设的切入点,重点做好产业规划、交通规划和生态规划相关方面的研究。同时,进一步深化与天津港的合作关系,积极推进区域内“无水港”的建设。
京津冀三地主导发展产业高度重合,造成三地在项目引进上的恶性竞争。对此,有专家也提出,建设首都经济圈,要促进区域内各主体间的互动与协作,在功能分
工、产业协作、基础设施共建设、体制机制创新等诸方面形成共识和合力,积极破解区域合作难题,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区域合理布局,形成发展合力
一般而言,构成经济区域须具备两个要件,一是“龙头”,二是“腹地”。在华北区域内,京津无疑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双龙头”,冀晋内蒙古便是京津天然的广
阔腹地。大家一致认为,应将京津的技术、人才、资金、信息优势同冀晋内蒙古的资源、劳动力优势等结合起来,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明确区域产业分工,实现五
省区市错位发展、良性互动,提升整个区域的经济实力。
“当前京津在制定经济发展规划时与冀晋内蒙古呼应较少,各地发展定位和分工还不
够完善,产业结构趋同现象依然存在。”北京市政协委员邹正方提出,尤其是京津从周边地区得到资源、人才等各种支持,却没有反哺经济腹地,经济中心将经济腹
地的发展当做自己的附庸,经济发展地位不平等。
区域发展的准确定位和产业分工的合理布局,是深化区域合作的重要基础。熊大新认为,目
前北京正处于后工业化阶段,发展应从注重功能集聚为主向集聚、辐射并重转变,从服务首都自身为主向服务区域、服务全国转变。在打造首都经济圈过程中,北京
应树立舍得观念和共赢理念,为周边省区市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
崔江水建议,应积极对接中央和五省区市“十二五”规划,研究制定华北区
域发展的总体规划,使五地能明确功能、找准定位、互惠互利,在合作中发挥自己的优势,在深化区域合作中发挥自己的相对优势,配置好自己的要素资源,从而形
成巨大的生产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冀晋内蒙古都有积极主动承接京津辐射带动的强烈愿望,应使腹地企业在合作中共享京津龙头地区的优惠政策,在互利合作
中获得更大的利益。”山西省政协常务副主席郭良孝提出,以生物制药为例,北京拥有研发优势,天津拥有政策优势,河北拥有生产优势,内蒙古、山西有资源优
势,如果五地合理分工,相互合作,共享产业利润,共担市场风险,就一定能共同打响华北生物制药业品牌。(记者薛惠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