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笔谈关于珠海发展思路的历史总结和思考
时间:2011-09-06 09:12:18  来源:珠海特区报 
      “格局”论是建立在国家赋予珠海“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定位的基础上,全面深刻总结过去30年发展经验教训,并站在未来30年长远发展战略的高度上 提出的,体现了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可以说,珠海的发展思路凝聚了历届市委市政府领导集体的智慧,一脉相承,有肯定与坚持,有继承与发 扬,体现了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

  □王梦阳

  所谓城市发展思路,是指对城市发展的通盘考虑,它体现了领导者的思维定势、话语体系和实施方案。在我国的现实政治体制中,不同时期的城市发展思 路无可避免地都刻上党政主要领导的个人烙印,体现领导者的个性魅力和执政理念。就笔者的认识而言,珠海发展思路从特区成立以来,大体上经历了“闯拼”论、 “跳出”论、“所在”论、“两西”论、“园区”论和“格局”论六个阶段。

  一、“闯拼”论

  “闯拼”论时期,大体为1980年特区成立到20世纪80年代末。这个阶段,特区发展“摸着石头过河”,老一辈特区人以非凡的勇气,发挥敢闯敢 拼的精神,杀出了一条血路,勇立于时代潮头。特别是1984年初,邓小平同志到珠海视察,对珠海特区建设给予了极大支持和高度评价,鼓励珠海要“大胆尝 试,大胆地闯,正确的你们就要坚持,不正确的你们可以改”,并提出要把特区办成“技术的窗口、知识的窗口、管理的窗口、对外政策的窗口”,体现了党中央试 办经济特区的指导思想和目的,就是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探索道路。通过学习、总结经验,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珠海市确定了“以工业为主,兼营农渔牧 业、旅游业、商业,综合发展”的新方针,并制定“外引内联与自办相结合,以外引为主;外向型、代替型、自给型相结合,以外向型为主;市办、县区办、乡镇办 相结合,以市办为主;大中小型工业相结合,以中小型为主”的工业发展思路。同时,果断实施“负债发展”战略,大刀阔斧全面铺开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开展招商 引资,珠海啤酒厂、玻璃纤维厂、聚酯切片厂、丽珠制药等一批千万美元以上的大中型项目陆续落户珠海,工业发展开始一路高歌猛进,一个以工业为主体、综合发 展的外向型经济格局初具雏形。

  这一时期工业发展迅速,到1989年全市拥有工业企业2141家,其中乡及乡以上企业765家,工业总产值达42.01亿元,总量是1979年 的22.6倍,按可比口径计算年平均增长37.3%,工业行业由建市初期的不足20个大类发展到32个大类,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38.8%,工业 经济初具规模。

  二、“跳出”论

  “跳出”论时期,大体为20世纪80年代末到1998年。在“跳出珠海论珠海”、“跳出珠海规划珠海”、“跳出珠海建设珠海”的方针指导下,珠 海规划(或建设)了大港口、大机场、铁路和主干道路,并以聚天下之财和才的胆略以及敢为人先的精神实现了珠海发展格局的大突破,抢占区域发展的制高点。特 别是1992年的首次“科技重奖”之后,在全市掀起一股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热潮,“把发展高新科技企业和技术含量高的企业作为重点,不再热衷于搞劳动密集 型的一般加工工业”(珠海市第三次党代会报告),“严格限制兴办低附加值高成本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利用重奖效应积极引导和支持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珠海 市四届人大一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这个时期的成就是巨大和鼓舞人心的,一是建成了一批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如珠海大道的建成彻底改变了珠海东西向交通的严 重阻隔,珠海机场及配套的机场东路建成,广珠铁路获得批准并动工建设(后停工),珠海西区开发的框架拉开,伶仃洋大桥项目获国家立项,等等。二是一批重大 产业项目确定落户珠海(或动工建设),如珠海电厂、PTA项目、南方软件园等。三是一批重大规划得到高层次定位推进,如珠海港十万吨级煤码头写入了总理的 政府工作报告,珠海港被定位为全国沿海20个主枢纽港之一(《港口法》颁布后改称主要港口),横琴岛被定位为广东省重点开发区,等等。

  这个时期也遗留下诸多问题和困难。一是大量政府工程欠款和企业债券融资不仅给进一步发展背上经济包袱,而且给珠海的政府诚信带来一定的负面影 响。二是机场、港口的可持续发展乏力,设施建设不配套,局部超前的负面影响突出,铁路及大桥项目因资金、土地、协调等诸多问题先后停工。三是政府公共关系 发生危机,在一些重大项目协调方面与周边地区和省的信任支持出现问题和困难。四是自身缺乏足够财力物力,却要牢牢“控股”,没能有效吸纳国家力量投入珠海 的建设,如此等等。

  三、“所在”论

  “所在”论时期,大体为20世纪90年代末到2002年。为破解发展难题,时任珠海市委书记黄龙云同志提出了“求所在、不求所有”的新思维,逐 步解决珠海发展的诸多难题。主要成就有:一是实施“功能区带动”战略,规划调整了工业园区、高新区,充分发挥基层招商引资、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大办实业经 济,夯实了珠海工业发展的基础。二是大办“大学园区科技创新海岸”,奠定了珠海的教育科技基地。三是任人唯贤,通过公选使得一批人才走向领导岗位,率先开 展“万人评政府”活动,大力度整顿机关作风,营造了“你追我赶、干事创业、力争上游”的良好氛围。四是在极为困难的情况下,建成了莲花大桥、横琴大桥、淇 澳大桥等,改造了市内几条主要道路,控制了乱搭建的城市难题。五是解决了“跳出”论时期遗留的若干项目建设问题,如医疗中心等。这个时期由于没能解决珠海 的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既无法发挥这些设施的良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又错过了全国大规模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的良好时机。

  四、“两西”论

  “两西”论时期,大体为2003-2005年。时任市委书记方旋同志提出了“工业西进、城市西拓”的发展思路,大力实施“科教兴市、实业旺市、 环境强市、文化盛市”四大战略,加快建设环境优美、经济繁荣、秩序优良、文明富庶的现代化区域性中心城市。这一时期珠海的定位开始有所弱化,发展不能形成 合力,虽然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但逐年走低(三年的GDP增速分别为17.5%、14.2%、13.4%),后劲不足,没有新的大型产业项目建设投产, 并被周边地区进一步拉开距离(中山市这三年的GDP增长逐年加速,增速分别为19.7%、21.5%、23.2%)。

  五、“园区”论

  “园区”论时期,大体为2006-2007年。在短短两年时间里,时任市委书记邓维龙同志提出了以工业园区为主战场,大手笔投入、大气魄建设的 发展思路,并在“十一五”规划中首次明确提出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坚持大办工业、注重办大工业,坚定不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这一时期的主要成就还包括在 全国率先推行“十二年免费教育”和建立以“大病统筹救助、中病进入保险、小病治疗免费”为目标的全民医疗保障制度等,但同时特区意识有所淡化,改革和创新 的锐气有所减弱,在干部机制、决策机制和管理创新等方面出现各种不足。

  六、“格局”论

  “格局”论时期,大体为2008年以来。2008年3月甘霖同志调任珠海市委书记后,提出了“交通先行、产业跟进、城市发展”的总体思路,并树 立“以格局定高下、以功能看强弱、以生态显魅力、以文化论输赢”的发展理念,通过构建“交通、产业、城市”三大格局提升珠海的模式引领、功能辐射和实力带 动能力,建设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这一时期,珠海发展迎来了新一轮历史性战略机遇,《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横琴总体发展规划》赋予珠海新 的历史使命,港珠澳大桥动工建设、经济特区范围扩大至珠海全市、珠海定位为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横琴新区发展纳入国家战略。“十二五”期间,广珠城轨、广 珠铁路、高栏港高速、机场高速将陆续建成通车,广珠城轨延长线、广佛江珠城轨、连接东西部的香海路及洪湾至鹤洲南高速等系列工程将陆续动工建设,航空产 业、海洋工程等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也将于“十二五”期间形成规模。可以说,珠海的美好蓝图已经绘就,思路已明晰、战略已谋划、格局已确定,需要的是战 术策略、埋头苦干和坚持不懈。

  “思路决定出路”。改革开放初期,我们需要“闯拼”论,敢闯敢拼就是成功的法宝;之后的“跳出”论体现了梁广大同志的卓识远见,就在珠三角地区 沉醉于大规模发展一般加工业的时候,珠海率先转型升级,选择一条不一样的道路,抢占区域发展的制高点;然而,国家宏观调控和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让珠海 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务实的“所在”论为破解发展难题作出了重大贡献;之后的“两西”论和“园区”论继承了务实的精神,主动顺应新形势,力求补足发展的 短板;“格局”论则是建立在国家赋予珠海“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定位的基础上,全面深刻总结过去30年发展经验教训,并站在未来30年长远发展战略的高度 上提出的,体现了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可以说,珠海的发展思路凝聚了历届市委市政府领导集体的智慧,一脉相承,有肯定与坚持,有继承与 发扬,体现了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

  (作者单位:珠海市发展和改革局)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