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广西防城港接受台风考验
时间:2011-07-14 09:52:20  来源:人民日报 
      8月25日下午到深夜,代号为“科罗旺”的今年第12号强台风,以倒海翻江、摧枯拉朽之势,连续三次横扫我国华南沿海地区。地处最西端也最年轻的滨海城市广西防城港市,正面遭遇强台风。台风最大风速达每秒37米,(每秒风速达35米即为12级风力),且前后持续时间达5个小时以上。据气象资料记载,这是此间20年间遭遇的最大的一次台风!

  记者恰好几乎与台风同时到达这座港城。触目所见,市区内许多大树被连根拔起,全城停水停电,许多单位和居民的铝合金玻璃门窗被狂风摧毁;市区通往东兴口岸公路两旁的100多根水泥电杆齐斩斩拦腰折断,大片滩涂养殖被狂涛吞没,防城大塘江堤出现多处垮塌,原先绿海般的甘蔗大面积倒伏……

  然而,令人惊奇的是,这次罕见的强台风,留给防城港市这座新港城的却是同样罕见的两个“零记录”:无一例人员死亡报告,无一件治安案件发生。抗灾之时,城乡奋起;灾后次日,复如平常。

  我们由此感到,颇为奇特的两个“零记录”的背后,有着值得深究的深刻内涵:这场骤然而至的强台风,实质上是对一座城市实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物质、政治、精神“三大文明”建设的全面考验。

  关键时刻看干部 以民为本暖民心

  防城港市的广大干部,从市级四大班子成员,到区县、乡镇和村委会,乃至各部门的领导者,面对事关群众和城市安危的强台风,都能在这场搏斗中各司其职, 在关键时刻实践着“执政为民”的宗旨。

  ——市委书记朱军,越野车,高筒靴,防雨衣,手电筒,不停的手机传接;从防汛抗灾指挥部到防灾抢险最重要的港区码头,从刚刚撤离的民工转移处到20多公里外危急的防城江抢险堤段……一夜迎风搏雨穿行巡视,一夜现场检查运筹决策,一夜心系安危未能眠!

  ——市长尹建国,坐镇人口密集的防城区,点面兼顾,察灾情,听汇报,抓协调;政协主席黄荣明,一头扎进企沙渔港指挥抢险;副市长汪春伟死守送变电站点;副市长叶上辉在边城东兴顶风上堤查险情;其他市领导也奔赴各自岗位……

  ——此时的广大区县镇乡干部,均迅速到岗,迎险而上战台风。在企沙镇,台风到来的当天下午,听到沙天湾海堤有10多处崩裂塌方,将危及800亩虾塘和300多群众时,一位女副区长率镇长等共8名干部火速赶赴现场,强风暴雨中8人手挽着手走向大堤,指挥养殖场群众撤离险境。待8人回撤时,却陷于被狂风刮倒的无数大树前后困堵而无法行车并随时有被倒树压轧的险境。他们奋力伐木清道,与公路另一头接应人员共同奋战5个多小时,直到深夜才得以脱险。之后,他们不顾衣衫湿透全身瘫软,又继续深入到其他险危之处。

  ——许多普通干部,也有感人表现。当晚,企沙镇广播电视站站长黄广尚为检修线路一直在忙碌,深夜,手机响了,得知只身在家的妻子已临产出血,他才急急赶回,待把妻子送进医院,他又连夜返回抗击台风的岗位。

  船民钟福,这辈子都不会忘记这一经历了:25日下午5时到次日凌晨,钟福因泊船埋头修理发动机而未及进入避风港。镇干部和渔港监督发现这个险情,因风急浪大无法施救,便一边紧密监控“目标”,一边用手机与“目标”通话,不断对其鼓励和安慰,坚定其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整整6个小时,一方鼓励着,一方坚持着;终于,浪小了,潮退了,钟福被救,安然上岸!由此维持了一个珍贵的风灾死亡“零记录”。

  人们灾中也无法忘怀子弟兵。当位于山顶上的市电视台被强台风将四周玻璃幕墙摧毁、玻璃残片满天飞时,是武警消防官兵挺身而出,保护设备和仪器;当企沙虾塘海堤和大塘江堤出现多处垮塌险情时,是武警支队和当地驻军带领群众奋起抢险……

  灾后,市委书记朱军感叹:在最危急的时候,不管找哪一个责任人,全都坚守在第一线;很多老港城人则注意到另一个变化:过去抗台风较多注重于抗灾保财产,现在首先全力确保的是群众的生命安全。“科罗旺”台风肆虐之际,防城港市的广大干部关键时刻所想所为,都体现出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信念。

  科技进步降损失 经济发展增实力

  防城港市这次大灾之中能创造两个“零记录”,另一个重要因素是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双重力量。现代通讯设备有助于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市委秘书长戴毅和市府秘书长李培都深有感触地谈到,“灾中最显手机灵”。全市12万多个手机,这次最大限度地发挥和显示了不可代替的联络作用。

  “科罗旺”横扫防城港时,停泊在沿海的各种船只达4000多艘,有当地的、外地的、国外的,能做到无一艘沉、撞、损、失,船上无一人死、伤和失踪,都得益于充分发挥现代通信工具的作用。

  记者了解到,所有船只都装有卫星定位导航装置,船主都有手机和对讲机,随时可便捷联络,加上严密的组织动员工作,台风到来之前,渔船已归港,大船泊锚地。

  在白龙珍珠港,一个养殖姑娘的被救,也得益于手机通讯。台风咆哮之时,一女性身陷养殖伐棚屋,当地驻军接到手机报告,立即组织营救。脱离险境的姑娘,无限感激子弟兵,也难忘现代通讯工具的独特功用。

  这次抗击灾害的胜利,也再次验证了“发展才是硬道理”。这些年,防城港市凭借改革开放而加快发展,城乡从基础设施到人民群众的居住状况都有极大提高,抵御灾害的能力因而大为增强。

  在港城西面14000多名京族同胞聚居的京族三岛,过去以穷著称,每遇台风,茅房泥舍会大量倒塌,很多渔民赖以生存的小渔排会被毁坏。可是,这次用岛上老人的话说“从未见过这么大”的强台风,长时间席卷京岛,却没有一户房屋受损。记者看到,靠改革开放富裕起来的今日京岛农家,户户都建起了坚固美观的小洋楼,渔船质量和设施也今非昔比,疯狂的“科罗旺”在京岛难逞其威了。

  东兴市委书记于开林和市长李桂东还告诉记者,市里三年前投巨资修建的两处海堤,在这次抗击强台风中起到决定性作用。市民都很清楚:如还是以前的病堤危堤,后果将不堪设想!

  曾因台风发生过事故、现拥有30台大型塔吊和1000 多台套设备的防城港务局,是全市防灾重点,这次没有一台设备因灾受创;总量达160万吨、分别堆积在上百个堆篷中的海内外业主货物,也毫发无损。台风过后的次日中午,整个港口便又一切运行如常。

  记者向曾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的副市长兼港务局长叶时湘探问其秘,对方答得简单而轻松:“一靠改革,二靠发展。”他解析说,强管理能出抗灾力,目前港口实行严格的责权利制度,平常没有台风,也当作有台风来要求,全港所有塔吊等设备,可在2个小时内全部进入 “防台防汛”一级状态!

  灾后引发深思考 多方提升抗灾力

  仅仅在强台风过后的第二天下午,受灾港城便着手进行初步的总结反思。市委书记朱军说,尽管这次抗击强台风取得“双零记录”,社会经济损失也减少到最低限度,但毕竟这次强台风也造成不小损失,仔细反思检视,发现有不少地方应予改进,才能进一步提高城市抗灾能力,进而确保最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

  比如,应考虑改变水电线路布局和布线,以保证在强台风袭击时也能照常供水供电;应改变房屋结构和装修使之更有抗灾力;还有,必须考虑如何选择既美观、又有亚热带特色并能抗击台风的街道树种,如何设计出更切实可行的不同抗台风预案……

  一个新共识也在此间形成:以积极的思维,把强台风灾害视为对城市建设和干部作风的综合考试,正视问题,解决问题,进一步提升包括有效抵御强台风在内的城乡抗灾力——而这,也是新形势下对领导者“预测力、决策力和执政力”的检验!

  “千重要万重要,加快发展最重要;发展才有生命力,发展才有回天力!”此间广大干群的这一认同,已成为这座城市今后加快发展新合力。由此看出,差1个多月就达10周岁的防城港市,在接受一场强台风的洗礼和检验之后,更加深沉,更加成熟,也大大增强凝聚力了!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