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在日本福岛县南相马灾区,在此搜寻遇难者遗体的警察向遇难者默哀。新华社/路透
日本3·11大地震及此后的余震,给东京带来的人员伤亡等直接损失并不大,但由于现代化大城市对于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高度依赖,人口高度密集,此次灾
害确实给东京带来了罕见的困难。超大型城市如何面对大灾难,东京在3·11以来的表现,为外界提供了极为难得的经验与教训。
大灾暴露城市脆弱性
高度发达的基础设施在为城市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使超大城市具有相应的脆弱性。在类似3·11地震这样的情况下,灾害本身也许并未直接造成人员伤亡或重大财产损失,但灾害造成的基础设施受损或瘫痪,却很可能造成城市混乱。
仅从东京的经验看,即涉及如下问题:在地震发生后,如何确保人口密集区域的临时避难场所有序接纳大量居民,并保证人员疏散过程中不致发生混乱?如何安置
因公共交通瘫痪滞留在中心城区的几百万名“归宅困难者”?如何在混乱状态下确保通讯和信息的基本通畅,稳定社会情绪?如何在紧急时刻确保中心城区的生活物
资供应?
这些在平时并不“显山露水”甚至并不成为问题的问题,在大地震来临后却纷纷暴露出来,任何一个问题处理不当,即有可能造成严重后果。
与世界上其他现代化超大城市相似,东京市中心白天人口密度大,但很多上班族住在远郊的卫星城,通勤人口多,对公共交通依赖程度高,人员出行主要依靠总长度超过1000公里的轨道交通线路,其次则依托地面道路网。
3月11日大地震发生后,东京的全部轨道交通停运,高速公路封闭。很快,市内道路就陷入拥堵状态。这导致数百万“上班族”面临“回家”难题。
根据日本政府“中央防灾会议”近期得出的估算数字,地震发生时,东京市中心区域约有1144万人,其中392万人成为所谓的“归宅困难者”,亦即返家徒 步距离超过10公里以上人员。根据日本警视厅交管中心的数据,当天东京市中心的主要道路车辆时速均在10公里以下,其中不少道路的时速甚至低于3公里,与 人步行的速度类似。市内干线道路全部恢复正常,已是次日(12日)下午。11日当天震后,记者驱车从东京赶往东北灾区,用了9个小时才驶出东京。一路上, 只见人行道上挤满移动的人群,直至午夜时分,远郊道路两侧还有成群结队徒步回家的上班族。
在此后连续不断的余震中,每有较大的余震,东京地铁交通就会受到影响,再加上缺电造成轨道交通班次减少、运力下降,交通瘫痪展现了超大城市在灾害面前的脆弱一面。
此外,地震发生后,东京市内手机通话基本失效,只能偶尔发送短信,亲友之间联系困难,街头满是待避市民。很多人只能从街边商店的电视中了解信息。在这种情况下,如无平时细致的预案、到位的训练,仅靠临时组织防灾避难,极易造成重大混乱甚至人员财产损失。
|
|
3月11日,在日本宫古,地震导致的海啸吞没了沿海的道路。新华社发
以最坏设想制定预案
在灾难性地震发生后,大城市首先要解决的就是人员临时疏散和避难。像东京市中心商务区这样的人口密集区域,有大量人员要从众多高层建筑中撤至露天场所躲
避余震。这其中存在两个关键环节:第一,如何确保撤离过程中的秩序,避免因人员拥挤和混乱造成无谓伤亡;第二,如何确保在室外有足够避难空间容纳这些人 员,这些避难空间不能距人口聚集区过远,且要有一定面积,以留出足够的隔离空间,以免周边建筑物倒塌或火灾威胁避难者安全。
在此次地 震中,东京虽然陷入交通瘫痪、通讯不畅的局面,但人员的避难和疏散过程并未造成伤亡和明显混乱。考虑到东京的人口密度和这次地震的灾害程度,这一结果是难
能可贵的。这应当归功于相对完善的避难场所体系、细致的平时准备和灾后妥善应对,以及切实到位的日常防灾训练和教育。
多年以来,针对 预想中迟早将会发生的“首都圈直下型地震”,日本政府做了细致的预案。以前述“归宅困难者”问题为例,根据政府预测,如果东京在工作日午间12点发生地 震,将造成约650万名“归宅困难者”,因此东京长期以来是按照这一“最坏”设想制订相关预案,如计算避难所容量、调整避难所布局、设计徒步返家道路等。
这种“从难、从重”制定预案的做法,为灾难发生时的政府处理提供了足够余地。
日本是地震多发国家,东京也处于地震带附近。在1923 年“关东大地震”中,东京的遇难人数超过10万。为应对地震、火灾或其它紧急事态,东京日常建有较为完善的避难场所体系。其中一类是“临时避难场所”,多 为人口密集地点附近的街头绿地、小型公园等空旷区域,这在东京街头不时可见;另一类则是“广域避难场所”,多设于大型公园、广场、大学校园等地,不仅空间 更大、可容纳人员更多,且可以在周边建筑群倒塌或发生火灾时为避难者留出足够安全距离,这种场所在东京有189处。
为在灾后应对方 便,上述两种避难场所通常都设有“防灾仓库”,根据避难场所大小,预存一定物资,如应急食物、饮水或防灾用品等。在有的小公园里,这样的“防灾仓库”只需 是一个集装箱,但关键时刻却能发挥救急作用。此外,学校、体育馆等公共设施也可作为所谓“收容避难场所”,供夜间无法回家者暂宿。有了这些分布于市内各地 的避难场所,在地震后的第一时间,避难者才得以“有处可逃”,不至于发生大批人群拥堵街道和踩踏等事件。
日常防灾训练不松懈
仅仅有防灾设施和政府准备,并不能确保减灾效果。只有民众知道“往哪逃”,“如何逃”,政府的防灾准备才能充分发挥效果。
从东京的经验看,居民长期不懈的防灾训练以及由此培育出的防灾意识和逃生经验,是防灾设施和机制得以发挥作用的基本条件。
在东京,高层建筑的物管部门每年基本都会组织防灾训练,让楼内居民或员工了解撤离时机、撤离路线和避难场所位置等。安全帽、救急包、救生哨等防灾用品,
在东京的民居和办公室中时常可见。记者近日与当地友人聊起3月11日当天的经历,发现他们在震后也大多是按照日常防灾训练传授的那样,按部就班地完成撤离
的。很多人在房间里常备的应急物品———手摇充电器、方便食品、地图册(远程徒步回家必备物品)等,也都派上了用场。
此外,东京政府 还充分利用传媒传送相关信息,指导民众疏散和避难。为使民众在通讯中断的情况下了解情况,国营的NHK等电视台不断播放各处避难场所地址,以及公共交通和
市内道路信息,数字电视还用字幕常态显示避难信息。对于避难者而言,只要走入一家路边小店,看会儿电视,就能知道灾情总体如何,自己大致应采取何种行动。
3月11日地震发生后,东京政府根据预案,迅速开放了市区内全部244所市立学校,以及大批体育馆、文化馆和会议中心等公共设施,供各处民众暂避,总避 难设施数达到1030处。大批民众由于平时接受过防灾演练,能够有序撤离到这些避难场所。虽然这些设施避难功能并不完善(如不提供卧具和饮食),但这毕竟 使无数民众有了可以遮风避雨的容身之处,避免了流落街头的尴尬。来源新华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