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3月29日
星期五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成都发布公园城市有机更新导则
时间:2021-07-28 20:40:45  来源:城市化网 
  四川省成都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网站近日正式印发《成都市公园城市有机更新导则》。围绕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和世界文化名城”的目标,成都将在公园城市理念下开展有机更新。

  成都的有机更新,要打造什么样的城市?《导则》明确了成都城市有机更新的六项原则:

  留改建相结合,保护城市历史年轮——将采用保护传承、优化改造、拆旧建新等有机更新方式,少拆多改,在城市更新过程中对历史文化资源进行全方位保护,传承城市记忆,保护历史年轮。

  因地制宜,推动片区整体更新——将根据老城资源禀赋特点与面临的不同问题,实现更新方案“量身定制”,推动片区整体更新,加强片区综合开发,优化整合片区资源,精细化推进更新实施。

  推动城市新旧动能转换,提升城市能级——将以“策划规划设计运营”一体化思路,重点推动功能重构、品质提升、产业转型,盘活低效闲置土地,大力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营造新消费场景,持续优化升级城市功能。

  主动调适、多维统筹,促进职住平衡——将通过城市更新主动调适老城目前面临问题,调整人才结构和资源分配结构,注重产业功能、居住功能在区域分布的平衡性,强化职住平衡。

  践行绿色城市更新,促进可持续发展——将采用“融入可持续理念、应用生态技术、推行生态策略、实现生态效益、建设绿色城市、兼顾社会经济环境”的绿色城市更新模式,打造低碳未来社区,支撑碳中和先锋城市建设。

  政府引导、属地管理、市场运作、公众参与——政府充分发挥规划引领、政策支持、资源配置作用,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强化属地意识,提升管理效能。坚持高水平策划、市场化招商、专业化设计、企业化运营,强化更新可操作性。引导公众全过程参与,形成长效治理机制。

  立足于保护历史文化、优化功能业态、完善公服设施、美化城市环境、强化安全韧性5个方面,《导则》提出成都有机更新的总体导向,即打造人文之城、活力之城、宜居之城、魅力之城、韧性之城。

  在保护历史文化方面,要对历史文化街区、风貌片区进行整体保护,维持原有街巷格局、肌理与空间尺度,对历史建筑、文保单位进行真实性保护。要促进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提炼代表性地域文化元素,最大程度避让古树名木与原生树木,推进非物质文化、老字号活态展示。在尊重历史风貌特征的前提下对历史文化资源进行合理修缮和恢复,将现代功能合理融入传统历史建筑,促进片区活力再生。比如,可保留历史建筑本体,对内部进行合理改造,利用大空间建筑改造为博物馆、创意办公等功能。

  在优化功能业态方面,包括优化产业发展空间,植入新经济新动能。可结合对标服务人群,利用当地文化资源,植入新消费业态、多元社区商业、文化创意产业,提升产业能级。例如,利用工业遗产植入新兴文创产业,形成体验式文化场景。

  在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方面,要完善文体医教商养公共服务体系,结合现状人口结构特征和实际需求,利用现有空置、腾退用地、剩余空间及建筑改造等多途径,有针对性地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打造“15分钟便民生活圈”。

  在美化城市环境方面,主要包括增加公共空间,强化慢行系统,改造老旧建筑。将结合“两拆一增”,增补小游园微绿地,对河道进行综合治理和一体化设计,对街道空间进行一体化改造,充分利用剩余空间为市民提供休闲交往空间以及景观绿化。将建设“轨道+公交+慢行”的绿色交通体系,依托轨道站点,增设公交站点,完善交通设施,打通社区公交微循环,解决出行“最后一公里”问题。将对老旧建筑屋顶、立面、基底进行改造,实现建筑风貌整体协调,提升城市形象。例如,鼓励建筑屋顶净化、序化、坡化、绿化、艺化,充分利用屋顶空间,美化第五立面,丰富建筑功能。

  在强化安全韧性方面,将完善老城避难及微型防灾设施,注重TOD站点地下空间建设与人防工程结合,完善老城安全空间体系。鼓励对已有基层医疗设施进行扩容,配置医养结合型卫生服务中心,结合互联网应用,构筑社区基层公共卫生防控体系,同时加强社区健康环境营造。通过建设雨水花园、防洪堤坝等措施,整体提升老城防洪排涝能力。整合公安监控、物业管理、医疗卫生等信息,形成全时段一体化的社区联动治理平台,提升社区韧性和治理水平。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