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
把提升县域经济竞争力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强力引擎,可以走出一条以中心城市为核心、以县域经济为引擎、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路子
近年来,长沙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中部农业大省省会城市的实际出发,把提升县域经济竞争力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强力引擎,走出了一条以中心城市为核心、以县域经济为引擎、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路子。全市呈现整体与县域全面提升、互促共进,城市与农村统筹发展、良性互动,经济与社会协调推进、共创和谐。突出表现为经济竞争力显著提升,要素配置显著优化,辐射带动能力显著增强,民生显著改善。所辖的长沙县、浏阳市、宁乡县和望城县县域经济竞争力进入全国“百强县”,成为全国唯一全部县(市)挺进百强的省会城市。
长沙市统筹城乡发展的主要经验,在于始终坚持以“两型社会”试验区改革建设为龙头带动,着力调结构、转方式、抓改革、强基础,在实现县域经济跨越中提升城乡统筹发展的能力。一是“两型”引领发展。把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根本方向,贯穿到经济发展的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在规划布局上融入“两型”元素,在产业发展上强化“两型”主导,在城乡建设上凸显“两型”特色。二是项目支撑发展。抓住国家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促进中部崛起的政策机遇,全市推出了322个项目、总投资5636亿元的一揽子项目计划,加快推进基础设施、民生工程和产业建设等一批重大工程,全面提升发展水平。以项目集聚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是创新驱动发展。注重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健全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产学研金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注重发挥人才集聚效应。一方面,全市组织实施引进高端人才计划。另一方面,鼓励支持各县(市)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创造人才“高地”。注重增强体制机制创新活力。四是强基保障发展。突出加强基层基础,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做到三个着力:着力提升基层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着力强化基层工作管理的科学性和实效性;着力倡导为民务实的作风。
长沙市的实践探索,给了我们有益启示。
启示一:必须全面提升县域经济竞争力。贯彻落实中央关于统筹城乡发展的方略和“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方针,最关键的路径是在县域范围内实行统筹。从长沙市发展的实践看,只有县域经济强大了,才能通过促进城乡生产要素的流动,实现以工促农和以城带乡;才能提高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加大对农业农村发展的支持力度;才能有效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民素质,真正实现强县富民和城乡群众共同富裕。
启示二:必须大力推进“四化两型”融合发展。全面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与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是湖南实现科学发展的总体战略,也是加快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试验区改革建设的必然要求。推进“四化两型”融合发展,能够有效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和高效协调持续发展,从而加快发展方式的转变;能够促进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市民与农民、经济与社会的良性互动、协同互补,加快实现区域经济优化发展、绿色发展、创新发展和人本发展。长沙市通过全面推动“四化两型”融合发展,不仅大幅度提升了县域经济竞争力,而且从更高层次、更宽领域推进城乡统筹发展。
启示三:必须充分发挥中心城市和城镇的带动作用。国内外的发展实践充分表明,只有通过核心增长极和城镇将区域内外的资金、技术、人才等先进生产要素高度聚合起来,才能实现发展速度的跨越、发展质量的跃升、发展效益的倍增,才能显著带动整个区域城乡统筹协调发展。长沙市通过做大做强省会中心城市,充分发挥长株潭城市群核心增长极的辐射带动作用,同时突出发挥县城和中心镇的节点和纽带作用,找准了区域经济和统筹城乡发展的根本路径。
启示四:必须着力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现阶段公共产品相对短缺的矛盾,突出表现在城乡差距大,主要制约因素是县域经济实力薄弱。长沙市以提升县域经济竞争力为引擎,在加快“六个一体化”进程中,注重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使城乡居民共享发展成果。
(执笔人:张伟达 杨立勇 姚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