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1-14 09:57:40
来源:北京青年报 作者:熊丙奇
2018“马云乡村教师奖”颁奖典礼昨天在海南三亚举行,100名马云乡村教师奖获得者、20名马云乡村校长计划入选者接受颁奖。在颁奖典礼的首场活动“重回课堂”上,马云、单霁翔、惠若琪、宋小宝等人与获奖教师、校长重新返回课堂,体验乡村教师的坚守与付出。
“重回课堂”的价值,显然不在于组织一两次有名人明星参加的活动,让乡村教育重回课堂、回到乡村,对我国教育发展和乡村振兴具有特别的现实意义。教育扶贫被认为是精准扶贫的重要措施,从这个角度审视我国农村地区、贫困地区的基础教育,一个突出问题是亟须改革基础教育的办学模式和内容。如果农村地区、贫困地区的基础教育采取升学教育模式,只关注能升学的群体,以升学为目标组织课堂教学,所起到的扶贫作用将十分有限,而且可能让乡村教育的发展空间越来越窄。
关于发展乡村地区的基础教育,时下流行的观念是,通过教育让乡村孩子“改变命运”,而这往往被直接理解为考上好大学。我国一些乡村学校普遍采取升学教育模式,孩子们从小被灌输一个强烈的观念:只要好好学习,才能考上大学,只有考上好大学,才能成功离开乡村。这种教育模式,是通过培养农村大学生在城里求职发展,来改变农村家庭的贫困面貌,而不是培养人才,立足乡村建设,整体改变乡村面貌,让乡村都富起来。
在高等教育精英化时代,升学教育模式对少数农村家庭是管用的,培养了一个大学生,家庭的日子就好起来,但对于没有培养出大学生的家庭,则没有多大作用。随着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即便是对培养出大学生的家庭来说,升学教育模式也不太管用了,因为家庭为培养大学生花了大笔钱甚至欠债,但大学生毕业后可能很难在城市找到好工作,并在经济上回报家里。
更主要的是,采取升学教育模式的基础教育,与乡村发展、建设没有多大关系,甚至会影响乡村发展建设。农村学生要考上大学离开家乡,才被认为是出人头地,学生学知识都以升学为目的,而不是学习建设乡村的技能,这让那些考大学无望的学生早早选择辍学,外出打工,乡村课堂对他们没有吸引力。乡村学校的课堂,很多只是教给学生升学的知识,而没有给乡村孩子身正需要的好教育。
通过升学到城市学校读书,获得自身的发展,这只能是少数学生的选择和成才路径,而不能成为乡村教育的基本模式。发展乡村教育,需要考虑怎样发展教育扶贫——扶贫不是让学生都考上大学,或者选择离开家乡到城市打工,而是有少数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考进大学,更多学生学习掌握建设乡村的技能,从根本上改变乡村面貌。
从这个意义上说,马云基金会实施的乡村教育计划(包括乡村校长计划、乡村教师计划、乡村免费师范生计划),针对的正是乡村学校在升学竞争模式之下的薄弱环节,突出培养乡村教师、校长扎根乡村教育的目标,帮助乡村教师、校长给学生上好每一堂课,让乡村教育重回课堂、回到乡村。这一方面需要政府部门、企业家、乡村校长、乡村教师的积极探索,另一方面,需要形成崇尚技能而非学历的社会氛围。
只有让乡村教育真正重回课堂、回到乡村,乡村地区、贫困地区的教育扶贫才能做到重点扶贫、精准扶贫,才能推动贫困地区教育事业加快发展,教师队伍素质能力不断提高,让贫困地区每一个孩子都能接受良好教育,实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成为社会有用之才。企业家积极投身乡村教育精准扶贫,也必将带动更多社会力量关注教育扶贫,投身教育扶贫,让每个乡村孩子都拥有接受好教育的机会。